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O卷 第4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4):23~26 2008焦 8月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ugust Fisr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Aug.2008 文章编号:1002—2090(2008)04—0023—04 黑龙江水稻主产区稻瘟病流行程度气候区划的研究 赵自君 ,徐梅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学院,大庆1633 19;2.东北农业大学) 摘要:为对黑龙江省稻瘟病的预报和防治提供指导,从气象条件对水稻稻瘟病的影响出发,选择6月下旬降雨量、8月下旬湿 度2个指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系统聚类法将黑龙江省33个主要水稻种植区域稻瘟病发病情况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所选指 标与稻瘟病流行指数密切相关,可将这33个地区划分为3类。 关键词: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系统聚类;区域划分 中图分类号:¥431.1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Blast prevalence climate division in main rice producing area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o Zijunl,Xu Mei (I.College of Plant Science,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Daqing 1 633 1 9; 2.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In order to forecast and control the rice blast,this passage begins with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condition to the rice blast, and chooses the rainfall of the last ten-day of June and the humidity of last ten—day of August as the indexes and uses the system cluster to sort the 33 regions growing ri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ex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rce blast epidemic index.These 33 regions can be sorted into three types. Key words:rice blas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ystem cluster;regional division 稻瘟病(Man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居于 世界范围普遍发生的毁灭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 1材料与方法 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可造成绝产。黑龙江省是水 1.1资料来源 稻种植大省,2005年黑龙江省稻瘟病累计发生 气象资料由黑龙江省气象台及各地区气象站提 6.67 ̄10 hm ,其中穗颈瘟3x10 hm ,病害严重发生 供,病情数据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稻瘟病课题 的市、县15个,中等程度发生市、县l0个_lI。稻瘟病 组依据普查结果所提供。所用资料选自黑龙江省的 发病率之高,发病范围之广,损失程度之大,均为历 33个市县,涵盖了黑龙江省主要栽培地区,它们是: 年罕见。其发生原因,一是寡照、多湿天气条件;二是 虎林、密山、鸡东、鸡西、林口、穆棱、牡丹江、海林、宁 丰富的菌源量;三是优质粳稻品种种植的单一化。本 安、东宁、鹤岗、佳木斯、桦南、萝北、绥滨、汤原、富锦、 文从影响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几个重要气象因素 同江、抚远、饶河、宝清、通河、巴彦、延寿、依兰、方正、 出发,对黑龙江水稻主要种植区域的33个市县做聚 尚志、五常、阿城、呼兰、木兰、绥化和肇源。 类分析。供水稻种植、研究、规划者借鉴,来更好的指 导水稻的种植以及对水稻稻瘟病的预防,达到降低 1.2稻瘟病影响因子的选择 发病率、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研究表明,一个地区在年度问种植品种、栽培措 收稿日期:2008—03—10 作者简介:赵自君(1982一),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徐梅,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LzzO0@l 26.ton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第20卷 施和病菌致病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年际间稻瘟病 发病程度主要与当年作物生长期的气象因子有关。 黑龙江省水稻叶瘟病始发期为6月下旬,盛期为7 月中下旬f2'31。穗颈瘟(包括节瘟)最易感染期约在7月 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盛期在8月末至9月上旬。黑 龙江省稻瘟病的损失主要是由穗颈瘟引起的,而叶 由黑龙江省虎林县的856农场提供的9年病情 数据及虎林气象台提供的9年气象数据做相关性分 析。以5月~9月各旬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 温、湿度、降雨、El照、降雨天数共105个因子作为因 子选择对象。经相关性分析后6月下旬降雨、8月下 旬湿度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66 7、0.721。因此我们选择6月下旬降雨量、8月 下旬湿度作为影响因子及分类指标,分类指标数据 均为近5年平均(见表1)。 瘟的病情又影响穗颈瘟的流行程度。所以,本文暂且 不涉及水稻品种感病性栽培措施以及病菌生理小种 等因子,仅以5-9月的气象条件作为待选的区划因 子。 表1分类指标数据 Table 1 Classification index data 区划对象 虎林 密山 鸡东 鸡西 林口 对象 315 183.2 173.6 141.0 330.8 80.0 78.0 76.0 75.0 78.8 同江 抚远 饶河 宝清 通河 51.2 259.8 146.2 147.4 178.2 77-4 75.4 81.6 76.0 81.4 穆棱 牡丹江 海林 208.8 192.2 264.2 78.0 74.0 75.8 巴彦 延寿 依兰 283.8 353.8 191.0 82.2 82.4 79.4 宁安 东宁 鹤岗 139.2 160.2 161.0 76.4 75.4 72.6 方正 尚志五常 140.2 420.2 394.6 82.6 81.6 78.6 佳木斯 桦南 萝北 绥滨 汤原 175.8 271.0 134.6 70.8 146.2 75.0 80.6 78.6 78.2 82.4 阿城 呼兰 木兰 绥化 肇源 228.6 307.6 246.0 234.8 162.4 77.4 77.8 78.6 76.8 76.0 富锦 55.2 79.4 2聚类方法介绍 聚类分析是研究f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 多元统计方法,即利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样品(或 指标)的亲疏关系,从而客观地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 类。针对样品进行分类称为Q一型聚类,针对指标分 类称为R一型聚类。聚类分析内容非常丰富,有系统聚 标对分类的综合影响。系统聚类分析所根据的思想 是:一开始把每个样品自成一类,然后把最相似的样 品首先聚为小类,再将已聚合的小类按其相似性再 聚合,随着相似性的减弱,最后把一切子类都聚合到 一个大类,从而得到一个按相似性大小(或接近程度 的大小)连接起来的谱系图。假设有n个样品,每个样 品测得P项指标(变量1。原始资料矩阵为 ’‘’Xlp 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 论聚类法、图论预报法等。本文将要进行的是针对指 标进行分类即R一型聚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 数据进行分析【4.5I。 … ●●● ●●● … ,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类是将影 其中 ( 1,2,…,n;j=l,2,…,P)为第i个样品 的第 个指标的观测数据。第i个样品兢为矩阵的第 响分类的多个性状指标看成一个整体,讨论多个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赵自君等:黑龙江水稻主产区稻瘟病流行程度气候区划的研究 i行所描述。为了将指标进行分类,需要研究指标之 间的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有两种方法有相似系数 和距离。距离法即将一个样品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 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类与类之间用不同方法的 定义距离,就产生了不同的系统聚类方法。本文采用 的是欧式距离,最短距离法。运用DPS软件在电脑上 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越近的点归为一类,距离 运行。其聚类谱系图可见图1。 虎林 呼兰 林口 延寿 密山 通河 鸡东 佳木斯 牡丹江 依兰 东宁 肇源 鹤岗 鸡西 宁安 梦北 汤原 饶河 宝清 方正 穆凌 海林 抚远 桦南 巴彦 阿城 绥化 木兰 尚志 五常 绥滨 富锦 同江 0.00 l2.76 25.52 38.28 51.04 63.80 图1黑龙江省33个地区聚类图 Fig.1 The graph of clustering the 33 reg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第20卷 3结果与分析 由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图可以看到这些地 正、阿城、呼兰、木兰、绥化、肇源28个市县。这些地 区覆盖了黑龙江大多数地域。这些地区特点是6月 下旬降水量在141—271 mm之间,适合病害发生,8 月下旬湿度分布不均,大多数湿度较低不利于水稻 穗颈瘟的形成,因此属于病害中度发生区,年度间发 病程度变化较大,与种植品种、农业措施和病菌致病 性有关。各地2005年、2006年未防治区水稻稻瘟病 区按照6月下旬降雨、8月下旬湿度2个指标,可以 分为以下3类。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含五常和尚志2个市。该类地区分布在黑 龙江省中南部,6月下旬降雨量大,降雨量在390 mm 以上,稻瘟病菌在高湿度情况下产孢量大,且萌发、侵 平均发病率见表2。 入迅速,叶瘟发病率高,8月下旬湿度均大于81%,适 第三类包括绥滨、富锦和同江3个市县。该类地 合水稻穗瘟病的发展,因此该类地区属于水稻稻瘟 区分布在黑龙江东北部,6月下旬平均降雨量小于 病高发区。经调查五常和尚志2005年、2006年未防 80 mm,不利于孢子的产生、发生、发展,8月下旬湿 治区水稻稻瘟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2.58%、65.48 度在77.4%到79.4%之间,不利于水稻穗瘟病的形 %,与区划为高发区相吻合(表2)。 成,因此属于病害低发区,在相同年份发病程度较轻。 第二类包括虎林、呼兰、林口、延寿、东宁、密山、 经调查所得绥滨、富锦和同江2005年、2006年未防 鸡东、鸡西、穆棱、牡丹江、海林、宁安、鹤岗、佳木斯、 治区水稻稻瘟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1.6%、45.81%、 汤原、抚远、饶河、宝清、通河、巴彦、延寿、依兰、方 34.37%,与区划结果相吻合表2。 表2 2005—2006年各地区水稻稻瘟病平均发病率 Table 2 The average morbidity of rice blast in different districts in 2005 and 2006 地区 平均发病率/% 地区 平均发病率/% 地区 平均发病率 尚志 65.48 佳木斯 66.28 巴彦 68.89 五常 72.58 桦南 63.95 延寿 61.43 鸡东 63-32 萝北 50-37 依兰 49.14 鸡西 56.28 绥滨 51.60 方正 56.06 林口 38_81 汤原 53.14 虎林 75.O9 穆棱 53.13 富锦 45.81 密山 7O.76 牡丹江 54.93 同江 34.27 阿城 9.16 海林 54.34 抚远 54.92 呼兰 56.82 宁安 69.43 饶河 26.39 木兰 47.38 东宁 44.03 宝清 51.51 绥化 42.38 鹤岗 48.60 通河 62.9l 肇源 25.05 4结论 参考文献: 从影响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几个重要气象因 [1]宋福金.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J. 素出发,运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了6月下旬降雨量和8 作物杂志,2006,4(1):69—7O. 月下旬湿度作为水稻稻瘟病流行情况气候区划指标, [2]张战国,孟军.黑龙江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研究[J1.农业网 采用多元统计中的系统聚类法做出聚类图表明。可将 络信息,2007,(5):227—229. 这33个地区划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流行地区,与实 [3]王育光,姜丽霞,石剑,等.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区域戈 分的 际流行程度基本吻合,这可供科研人员更直观的了解 初步研究[J].黑龙江气象,2006,(1):13—17. [4]孙文爽,陈兰祥.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种植区域稻瘟病发病情况,为水稻 1994. 种植管理者提供参考,使其更好地预防水稻稻瘟病, [5]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以达到降低发病率、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2o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