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艺术探索
作者:张莹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周克芹在他的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揭露了“文化大”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的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塑造了许茂、许秀云等生动真实让人回味无穷的人物形象,结构严谨巧妙,情节波澜起伏,语言朴实明快,是“一部具有光彩的作品”。
关键词: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结构 语言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于1980年出版以后,被周扬誉为“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它以1975年冬天川西葫芦坝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女婿们的生活故事,反映了我国农村20世纪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风貌,揭露了“文化大”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的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并预示了结束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社会前景。
周克芹善于描写蜀中农村的生活和人物,小说中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沉委婉的情韵,不仅蕴含着作者对“农业问题”、“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考,也标志着他的艺术追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许茂无疑是最具有深度的一个。他的性格复杂多变,从勤劳、节俭、慈爱、上进到自私、奸诈、冷酷、甚至无情无义再到后来的人性复归、恢复常态。作者通过对许茂性格的形成及发展变化过程的描写,展示了文化大前后中国老一辈农民所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
许茂原是一个勤劳、质朴、节俭、慈爱、上进的农民,在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他靠自己的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住上了人人羡慕的气派、宽敞、明亮的三合头草房大院,还养育了九个女儿。他疼爱女儿,是个慈祥的父亲,在女儿小时候甚至允许她们在院子里本能长蔬菜的地方种上她们喜欢的花草。每次生日前夕都早早为女儿、女婿、外孙们备上各种好吃的东西。他能干,在生产队是个好把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农业大生产中,是人们敬重的“爱社如家”的积极分子。
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和“”结束之前的一系列政治荒唐举措,农民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许茂的灵魂开始变异,性格也变得自私、奸诈、冷酷甚至无情无义。他苦心经营自己的自留地,对集体田地毫不在意。他在别人的嘲笑和讥讽中每天奔波十多里地撕大字报卖钱。当大女儿一家遭灾时,他估计大女婿金东水的政治前途已经断送,便避而远之,宁肯空着自己宽敞的三合头草房也不让他们借住。大女儿连气带病而死,因无钱买棺材而不能入殓,他有现成的木材却拒绝贡献出来。三女儿许秋云家境贫寒,他故意与之断绝亲戚关系以免自己被连累受苦。四女儿许秀云婚姻不幸,他因四女婿郑百如是个“大干部”而不同意女儿和他离婚。四女儿离婚后,他只知道自己的名誉受损,不顾女儿的心理感受,对她回娘家常住之事暴跳如雷。在连云场赶集时,他趁穷苦女人筹钱给孩子看病之危,低价购买她的菜油,打算高价出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后期,许茂从工作组的整顿工作中看到了葫芦坝的将来和希望,他那被扭曲的性格随着社会的正常化也开始朝着正常的方向还原:
……他徘徊着,思考着。后来,他终于锁上大门,向着葫芦颈方向走去。
葫芦坝上享有盛望的老农民许茂,如今显得十分的凄惶。他拄着一根扁担,一步一换地走着,时而仰脸看着蓝蓝天空上的流云。
……许茂的眼睛四处搜寻着,老金不在这里,但他看到两个小外孙了。他们也在打量他呢!他跨过去,蹲下身子,张开瘦长的手臂,将小长秀搂在自己胸前。
小女孩不认得这个花白胡须的瘦长老人,“哇”地一声惊叫起来了。
懂事的少年忙对妹妹说:“这是外公,这是外公!你不是常想外公么?看,外公这就来了呢!”
小长秀睁大了美丽的眼睛,望着她的陌生的外公。许茂呢,由于一种冷酷的原因,他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他的大女儿许素云留下的这块骨血。悔恨和羞耻,使这位刚强的老汉洒下了一串泪珠。
长生娃说:“我们就要搬到生产队的空牛棚去住了。”
老汉说:“不,不,你们到外公家去住吧,那儿的房子多呢!全是你们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睁大了惊愕的双眼。
“你们老子在哪儿呀?快去找他来,今天就搬过去吧!”
孩子们依然迟疑着,不敢相信是真的。……
许茂和长生娃的对话勾画出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也勾画出了许茂原本就有的善良、慈爱。在许茂身上,人性善的一面已经重新归位:他支持四女儿和金东水结合,让金东水带着两个孩子搬到自己家去住,把自己用毕生心血积累起来的财产一部分分给女儿们,一部分捐给坝上修水电站。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许茂这一形象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他是一个“走回头路”的艺术典型,其性格变化揭露了“文化大”结束之前的一系列政治荒唐举措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人民不仅衣食不保,身心不自由,而且心灵遭到了深深的戕害,这将对民族性格、心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对世人有着非常强的警示意义——告诉当政者切不可主管随意、胡乱、草率地行政,人民切不可对政治一味地“随波逐流”。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还精心塑造了一个直面现实、不畏困苦的美好人物形象——许秀云。作家说:“我以发自肺腑的热爱之情,噙着眼泪写四姑娘。我把自己懂事以来的二十余年艰苦岁月的磨练所积累起来的感情,二十余年从劳动农民——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身上感受到的美,大部分倾注了四姑娘这一艺术形象。”“四姑娘体现了什么呢?在极端困苦的时候,不被困难吓倒,心理充满了希望,热爱美好的人生,愿意吃苦,再苦也不怕,我是要写出这么一种思想感情。四姑娘集中反映了我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追求,叫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什么呢?叫做直面人生,开拓未来。”许秀云在少女时代因受到郑百如的奸污被迫嫁给郑百如,成婚后郑百如百般折磨许秀云并最终将她遗弃。许秀云虽然受苦受难,却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她在与郑百如离婚后毅然独居于娘家的小草屋里,为了心中所向往的生活不愿意草率结婚。在大姐死后,她不畏流言蜚语,主动替她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勇敢地与大姐夫和侄儿走在一起。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世俗无形的压力,她用看似柔弱的胸怀承受了这一切,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执着和顽强。许秀云的典型意义在于,她的善良、贤淑、含蓄、深沉等美好品质,她命运的不幸和不屈不挠的挣扎,她的在逆境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和如愿以偿,既揭示了十年中假丑恶的盛行对人性的异化,也昭示了人性中真善美及其力量的强大。
除许茂和四姑娘许秀云外,小说用有限的笔墨还塑造出了一些生动真实让人回味的人物形象,如泼辣的三姑娘、庸俗的七姑娘、纯真的九姑娘,硬汉子金东水等。众多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
与小说展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内容相适应,作品的结构是以家庭成员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环套一环的组织构思、安排情节的,显得布局巧妙,结构严谨,使人物的性格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得以充分展开。作品以四姑娘许秀云悲欢离合的爱情为发展线索,以一个家庭的矛盾纠葛为中心,真实地、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足迹,达到了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方言和充满泥土气息的清新对话行文,准确传神地刻画了川西农村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感情浓郁而又优美,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啥子嘛,跟自己那个离了婚的男人在一个大队住着,每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多难堪呀!何苦呢?”
“葫芦坝这块背时的地方,她还留恋个啥子?……走得远远的,也免得触景伤情!”
“说的是!她手上又没有娃儿,未必就守一辈子寡么?常言说得好:寡酒难吃,寡妇难当呢。”
“呸!你这完全是‘封建思想’!”
“咋个是‘封建’呢?你……”
“好啦,好啦,莫争输赢了。管人家闲事干啥子?各人心头有个打米碗。走也好,不走也好,依我看呀,未必没得男人,就不过活了?”
传神的对话,十足的群众语言在众声议论之中平添了许多生活的情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更渲染了四姑娘的去留在众人中产生的影响。这种地道的口语和方言是本真生活的自然流露,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总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不仅是一部动人的绽放光彩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掀起文流的作品,在文学发展史上尤其是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张炯:《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2]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创作之初》,《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3]周扬,沙汀:《关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通信》,《文艺报》,1980年2月18日。
[4]周克芹:《文学的突破与创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张莹,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