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入库、储存、运输、发放和输注制度 (一)血液的入库
1、 预订:普通血液成份根据临床需要量及库
存量与市中心血站联系,必须用当天新鲜血制备的血小板、白细胞、洗涤红细胞等应提前预订,按血型及数量通知市中心血站制备部门。
2、 入库:由市中心血站按医院预订血液品种
及数量供应,输血科收到血液后由输血科医技人员对血液逐包进行检查、核对,合格血液录入电脑,在市中心血站的发血清单上经手人和核对者双签名,每天工作结束后打印入库清单并双签名。
3、 出库: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由血库医技人
员按所用的血液品种及数量出库,所有数
据录入电脑,每天工作结束后打印出库清单并双签名,库存账目要做到日清月结,并每月上报出入库报表,报表必须账物相符。
(二)、血液的储存
1、 全血、成份血入库时应交接验收,外观检
查合格,血袋封闭良好,标签填写齐全,包装合格,按交接单分血型清点,账物相符,交接人应签字。
2、 各种制品要根据所要求的温度贮存。浓缩
血小板在适当的振荡下贮存于22℃;新鲜冰冻血浆贮存于-20℃以下低温冰箱。全血及其它制品贮存于4~6℃冰箱。 3、 各种制品应按品种、规格分类贮存,全血
和血液成份按血型分别存放。以采血和制
备日期顺序排列。
4、 贮血冰箱定期消毒,定期作微生物学检测
并作好记录;每天4次记录冰箱温度。 5、 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贮存时应逐袋检查,
如有异常另作处理。
6、 贮血冰箱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其它物
品。
(三)、血液的运输
1、 血液的运输箱应绝热良好,并有防震软
垫。
2、 运输时血液的温度须保持在4~10℃,冷
冻血液成份须保持-20℃。
3、 血小板运输时,容器温度应保持20~
24℃,严防剧烈振荡。
(三)、血液的发放
1、 交叉配血后应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床号及血型、血袋编号。 2、 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准确无误后方可发
血。
4、 血液由输血科护士送至临床用血科室。 5、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
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以及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四)、血液的输注
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
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2、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
者床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 病房接收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
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振荡,血液内不得加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
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 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
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
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