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3 日晷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日晷,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 2.学会设计、制作日晷,并用它计时。
3.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计时原理制作日晷模型。 难点:根据计时原理制作日晷模型。
三、教学用具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单、卡纸、铅笔、剪刀、胶棒、双面胶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
【活动设计】【知识解析】日晷。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展示,出示古人。
【提问】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代人如何确定时间呢? 科学 【预设】利用太阳。
【过渡】古代人除了利用太阳来确定时刻外,还利用太阳制造了日晷,用来计算时间,那么日晷是如何制作的呢?它怎样来计算时间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新知讲解】
知识点一:认识日晷
【讲述】日晷是古代人计时的一种工具。 【展示】展示日晷的图片。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日晷,日晷的晷面和晷针有什么特别之处?日晷怎样表示时刻呢?
【讲述】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
1 / 2
青岛版
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知识点一:制作日晷模型
【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做个日晷模型呢? 【预设】想。
【展示】展示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
【讲述】老师这里为同学们准备好了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 【提问】制作日晷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 怎样画日晷的刻度? (2) 怎样确定日晷的固定位置? (3) 怎样提高日晷的准确性。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好,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制作日晷的具体步骤。
【展示】展示日晷的制作步骤。
科学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按照步骤制作一个日晷,并到操场上去验证。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我们可以利用日晷来计量时刻。
七、板书设计
3 日晷
组成:晷针和晷面
晷针指北 晷面倾斜 晷针垂直于晷面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