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新途径

构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新途径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构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新途径

作者:徐玲 裴淑敏

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8期

徐玲 裴淑敏

(吉林职业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 要:图书馆界的新型合作模式,是建立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这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图书馆联盟的理念及构建核心、任务、目标功能、系统内的资源建设和多级协作组织的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加以阐述。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c)-0252-0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联盟已被证明是促进图书馆合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有效手段,是图书馆界的新型合作模式。所谓图书馆联盟是在数字环境下,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而组织起来的,以互惠互利为目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是图书馆的存活方式和发展方向。是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1 树立新型合作理念,构建统一的联盟核心

作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长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新力量和新理念,应积极培育图书馆联盟的核心能力。由于图书馆联盟是由多个具有组织机构的图书馆组成的合作性组织,联盟与成员馆组织之间并不属于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图书馆联盟强调成员馆在联盟内的同等地位,但是建构图书馆联盟核心组织,培育联盟核心能力对组织实施联盟活动至关重要。联盟可以选择那些技术条件好、协作能力强的图书馆为核心成员,来建立核心组织管理集团,作为联盟共同体组织机构的主体,将联盟协调和控制的功能充分凸显出来。联盟与成员馆之间的关系是协作、契约的关系。这是充分发挥联盟核心功能,也是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美国的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加拿大的CNSLP、英国的CURL、EAR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德国的KOBV等都是较为著名的图书馆联盟组织,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同时,新型的图书馆合作理念至此已具备了运作实践的现实条件。

2 图书馆联盟的任务、目标、功能

从用户需求实际出发,加强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图书馆建设。本着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联合保障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文献信息共享体系,推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2.1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网络环境下,实体馆藏可通过数字化成为网络电子资源,不受时空供他馆读者下载使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界限逐渐模糊化,促进了馆藏资源的整体化和归一化,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实现了共编共享,是盘活信息、实现共享的有效手段。

2.2 合作编目和合作开发数据库

建立统一的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利用公共检索,用户可以从合作成员馆任意终端检索联盟成员的馆藏,做到资源共知共享。使跨区域成员馆同步实现目录的编目上传和查询下载,避免重复购置,减少编目工作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3 开展合作参考咨询服务

数字化信息环境使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不仅有资源建设的合作,更有服务的协作等新的内容和理念,为成员馆之间参考咨询工作拓宽了途径。如电子邮件、在线咨询等信息技术,如同专家会诊,联合盟员集体智慧,提升参考咨询品质。

2.4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联合建设特色电子资源数据库,通过联盟集团购买电子资源,共同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并且采取联合议价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各种培训和研讨,培养更多人才,开发新的项目。满足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

3 加强系统内资源建设

3.1 依靠现代化技术,走资源共享之路

在建设书目数据库的过程中,图书馆必须始终注重书目信息质量的建设,把数据校验工作置于首位,严格把好书目数据质量关,并经常召开业务研讨会,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避免产生共性错误的改进措施,从根本上保证数据质量。

3.2 促进书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

通过合作与共建初步形成了完备的中文、学位论文等书目数据库。不仅保证了各图书馆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共享书目成果,而且初步形成了全馆统一、畅通的网络编目平台,提高了全馆文献信息编目的整体水平,满足了读者多途径获取文献信息的需求,为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扫除障碍。

3.3 利用互联网络,搭建服务平台

逐渐扩大图书馆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范围,扩大专家咨询服务队伍,加强服务深度。搭建系统内数字化网络平台。在一部分图书馆开展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在原有基础上,联合新闻出版、教育、科协等相关部门建立服务网络,协助多个图书馆实现业务自动化,拓展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范围。以文化共享工程为基础,形成将现有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和传播,为广大读者开辟一个新的享受文化权利的便捷通道。

3.4 加强自身馆藏的数字化建设

多年共建共享的实践使各馆已经普遍地认识到,只有突出馆藏特色,才能吸引广大用户,并且在已有特色的基础上按照分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色,特色馆藏堪称一个馆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每个联盟成员都能够清楚地奠定自身藏书的特色以及在联盟藏书结构中的地位,实现以较小的经费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那么各成员馆就能在整体上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3.5 建立多级协作组织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国家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各省、市、县等图书馆连接起来,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检索、联合编目、查询、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等组织协作。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将各馆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实现全国图书馆界的联盟,使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达到共建共享。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自由使用已经代替了固定完整的信息收藏,在实践中,图书馆联盟的兴起,迎合时代要求,代表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越来越凸显出他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图书馆联盟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应变能力,加快创新步伐;有助于提高文献传递的广度与速度,从而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力;有助于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经济意义显著;有助于消除图书馆管理障碍,增添其动力;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于学习型社会;以被证明是促进图书馆合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顾爱月.论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6).

[2] 荣光怡.建立图书馆联盟是高效实现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 张学福.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