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导读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导读设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 11 周 备课时间:4.20 上课时间:4.25 总第 课时

课 题 《傅雷家书》 课型 名著导读课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具备提取信息、感受情感的能力,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他们品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不断提升,但对于选择性阅读及其方法还没有系统性认识和应用,不能在阅读大部头、大容量的名著时集中一个专题,提取各种素材,沉浸身味其中,所以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很大,一方面情绪易波动,另一方面又期待父母的认可,亲子关系可能比较紧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被青少年普遍接受,而很多学生缺乏对家书作用和意义的了解甚至觉得过时,更不可能把阅读家书上升到融洽亲子关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来,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 1.了解傅雷生平及主要著作。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2.熟记家书主要内容。 3.结合家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 1.通过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结合家书内容专题探究,理解傅雷特殊的父爱,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2.通过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专题探究教子之道。 1.通过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结合家书内容专题探究,理解傅雷特殊的父爱,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专题探究教子之道。 自主阅读 合作学习 专题探究 教师讲评 教学准备 作业设计 利用一周半时间阅读并摘抄书信中体现浓浓父子情的句子以及教子之道的句子。 傅雷家书 板书设计 ? 傅雷 <—————————> 傅聪 选择性阅读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1987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家书》封面导入,它是由傅雷的好友、著名的画家庞薰琹设计的,请同学们试着揣摩设计者的意图。 设计意图 由书的封面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步了解傅雷以及《傅雷家书》,以便于学生在阅读中能更深入理解书信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初步感知 简介作家与作品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江苏南汇人。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译作达数百万言。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他一生嫉恶如仇,其翻译的作品也是多以揭露社会弊病、描述人物奋斗为主,主要译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及其夫人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另外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傅雷家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三、傅雷的教子之道 楼适夷评价《傅雷家书》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其中“苦心孤诣”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就是说傅雷对傅聪的用心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程度。 那傅雷在给儿子提出的建议中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明确:生活细节、读书求学、人际交往、感情处理 教 学 过 程 四、读书方法的指导(教材知识学习) 当我们阅读内容比较零碎、思想与材料比较丰富的书信体作品时,如果逐字逐句地读,会消耗许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我们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 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一部分,根据所选择的那部分内容,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同时还可以分门别类,带着问题去阅读。 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观点密不可分。 1.兴趣选择:读整本儿,特别是读大部头的作品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但是一定有能特别吸引你的地方,这就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例如对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一定修养和比较熟悉的人,会对《傅雷家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产生兴趣,会认真去读;相反,如果对艺术陌生的人,可能对“谈艺”的部分略而不读。 2.问题选择: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 爱因斯坦读书,一般只关注与他思考的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这样,他边读边抛,书越读越薄,记忆的负担越来越轻,思想却愈加深邃。苏轼常反复读同一部史书,每次只关注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创种选择性阅读中获益匪浅,写出了不少史论。想一想,《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是不是对你很有启发呢?在阅读时,可以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梳理。 3.目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以商讨、指瑕的内容。想一想,《傅雷家书》中的哪些内容适合以上哪种阅如果你关注的是学习方法,你会读哪些内容? 4.方法选择: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的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介绍选择性阅读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设置情境去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教 学 过 程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卡片一 设计意图 阅读的信件 1954年2月10日信 选择关注的话读书求学( √ )生活细节( )人际交往( )感情处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信片段,并能够利用批注题 ( ) 从语言、情感的角度加以分析,话题要点概括 一开始读俄文勿野心太大,须在乐理方面下功夫。 能够从品味词句的角度仔细赏读选择赏读 Chopin[肖邦]肖像是我二十三岁时在巴黎买的……Mazart [莫字里行间的感情哲理;既能激发的佳句 扎特]那幅是paci [百器]遗物,也是好镌板,都不忍让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充分尊重们到北京光秃秃的吃灰土,故均不给你。 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通过分享选择批注 赏析式批注( √ ) 评价式批注( ) 交流,加深学生对书信中语言的的方式 质疑式批注( ) 想象式批注 ( ) 理解和积累,为后续写作做铺我的批注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北京的风沙大,照应了垫。 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品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