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坝渗漏危害及处理措施分析

大坝渗漏危害及处理措施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科 水I利I工j程 大坝渗漏危害及处理措施分析 谭福林 @;关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广东韶关512026) 摘要:通过对土坝坝肩山体渗水的治理分析,阐述了土坝坝肩山体渗水的危害性及其治理的措施,可以为同行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土坝坝肩;渗水始理措施 1土坝渗水的类型及其成因 3工程治理案例 主要原因:吐质原因。水库坝体填筑土料多 按照土石坝的渗漏部位和特征,土坝渗漏的 3.1瀑布水库1985年产生滑坡的成因及处 用附近的残坡积土或全风化土填筑,主要为砂质 主要类型包括坝体渗漏、坝基渗漏、绕坝渗漏以及 理措施 粉质粘土,黄色,稍~中等压实。蚰魉二【原因。该土坝 坝肩山僻 。 瀑布水库正常蓄水位346m,相应库容3132 在填筑时,是在当时公社化时期,坝体的上部基本 未经碾压,造成坝中填筑土密度偏低,土体疏松并 土石坝因为其土体颗粒之间的间隙,水库蓄 万m],校核洪水位348Am,相应库容3400万m 。 水后在水压力作用下沿空隙发生渗水,在坝背水 水库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高51m。坝基在坝轴线 有架空现象。翻搠地质影响。左坝肩岩体风化 坡形成出逸点,随着渗水量的增大,水与坝体细颗 待侧布置有两道砼隔水墙,在背水坡河床部分 比较深,强风化下限深达20m,弱风化下限埋探达 设有块石、碎石、河沙构成的反滤棱体。大坝左侧 粒一起带出坝体,空隙逐渐扩大,形成渗水通道, 37m;由于受构造影响,裂隙较发育,穿过左坝肩有 在水压力作用下,当空隙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坝 背水坡在库水位342.9m时发生滑坡,面积达 断层F,其产状为N700E/NW乙65o一75。,胶结 体随着失稳,这是坝体渗水;由于筑坝时对两岸山 2912m ,在滑坡最深处的原山坡地基发现有泉水 较好,断层带附近见有大量石英脉。d渗透水的作 体的破碎带、裂隙、软弱夹层等的处理不当或不彻 外冒。 用。钻孔注水试验表明,土坝坝体土层的渗透系数 底等原因,在水库蓄水后随着水压力的增大,水体 主要原因:a.由于工程设计不细致,左坝段背 k=1.07x10-s-2.47xl0%w/s,多在(1.01-229)xlO%m/s 随着裂隙、破碎带、软弱夹层之问渗出,在坝肩或 水坡120多米长的山沟没有设排水反滤设施,致 之间,其中土坝左端钻孔内高程185-203m附近 坝脚形成渗水出逸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不断 使山体裂隙水、山坑泉水、绕坝渗漏水、坝基渗水 存在明显的漏水地段,坝体局部有强渗水隐患,与 将细颗粒带出坝肩外,形成渗水通道,将危及坝肩 没能及时排除而滞留坝内。h据反映左坝肩山体脚 坝体表面观测到的渗漏现象基本一致;钻孔压水 的安全稳定。同时因为坝址处两岸山体高大雄厚, 原有两股泉水,土坝施工时只用环氧树脂堵塞泉 试验结果,岩石透水率大部分在l 1-56Lu之间,为 植被良好,地下水丰沛,建坝前都有较大的涌泉。 眼和部分岩石裂缝,填土直接填在E面,没作导渗 中强透水层,在断层F嗣近透水陛较大。 且坝后渗水受库内水位高低的影响不大,而受降 处理。有可能从岩缝中渗出而注入坝体。c.据原土 处理措施:左坝肩与土坝坝体相连处采用帷 雨的影响较大,可见坝后渗水并不主要是坝体渗 坝施工人员反映,坝后坡左坝脚冲沟湖洋田软基 幕灌浆。布置两排灌浆孔,主排孔沿坝轴线布置, 水、坝体与坝岸接触渗水和绕坝渗水,而主要是坝 础在施工中没有彻底清除。在滑坡整治施工开挖 副排孔布置在坝轴线上游15m处;按梅花型布 肩山体渗水。山体水渗到坝体内,因没有采取导排 时也发现,灰黑色湖洋田厚度沿冲沟走向由0.2m 置,孔距均为4.0m;灌浆孔穿透弱风化带,进入到 措施,引起山体渗水与坝体接触部位的水力坡降 至0.8m,此层土腐殖质含量多,可见铁锈水渗出, 相对不透水层。根据规范要求,左坝肩帷幕灌浆防 大于临界水力坡降,而产生渗透跛坏,起先是带走 但此层土中的水不易析出而形成相对不透水的橡 渗标准为透水率q ̄2.0Lu即可达到控制渗水的要 个别细颗粒,然后是较大量的细颗粒被渗流挟带 皮土。此层土以上的坝体不易下渗而滞留坝内,以 求。造孔采用一次成型,纯压式灌浆,自上而下分 而走,由于颗粒流失,土的孔隙尺寸不断增大,继 致使坝体填土湿软,这些土以下的渗水存在的承 段进行。 而带走较大颗粒,最后产生管涌。因长时间的管涌 压水头作用于土层底部,减轻了填土的压重,对土 防止措施:由于左坝肩岩石破碎,裂隙发育, 现象,势必将坝内的土带空,产生塌陷。 坝稳定不利。冲沟基础处理不彻底而形成了又一 为防止地面抬升和过多浆液远程流失,采用L吸  2坝肩山体渗水的危害分析及其治理措施 隐患。浆率为主的控制,即控制吸浆率30Umin,灌浆压 当土坝的渗漏量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范围之 处理措施: 清除左坝段背水坡坡脚冲沟的 力能达到设计压力的就尽量达到,但决不容许超 内,属于正常的渗漏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其渗水情 湖洋田软弱层,沿着冲沟沟底走向设置河沙、碎 过,吸浆率较大时,采用分级升压,通过逐步变浓 堆石 砌石廊道排水体,廊道两边侧墙每隔2 浆液,求得压力尽快上升。当吸浆" ̄>30Umin时, 况进行判断渗水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是,渗漏 石、水量超过允许范围,或者渗流逸出点太高,下游坡 米布置上中下三排排水孔,呈梅花形布置.夕 围布 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浆液,待升到设计压力后 面将出现渗水散浸等,对坝身安全形成危害,这就 设块石、碎石、河沙排水导渗体,在廊道靠土坝一 再转为以压力为主的控制,尽可能的在设计压力 是异常渗漏现象了。土石坝坝肩渗水的造成的危 侧每隔10m左右在原坝坡开挖后填河沙一碎石一 下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吸浆率簇n 4Umin时, n,或吸浆量镇1Umin时,继续灌往 害主要有:坝坡塌陷、背水坡脚出现牛皮胀或造成 河沙组成的导渗沟;主要是为了将坝体渗水通过 继续灌注60mi滑坡、流土、管涌、坝坡失稳等。 导渗沟排人排水体,然后迅速排入廊道,集中排往 90min可结束灌浆。 根据渗水的特点,结合当地情况对其危害的 下游河床。h用直径80mm的铁管将左坝肩山坡处 经过处理后均达到了目的,坝后坡的渗水点 处理主要以“前截后排、截断渗水通道”的办法,主 的两股山泉水导引入排水廊道。G在冲沟上游的公 大多已消除或渗漏量明显减少,原来的湿润状已 要措施有以下n种方式: 路上侧浇筑砼截水墙,拦截公路以上的山坑来水, 基本消除。 21上游铺填防渗截水铺盖、设置截水墙,以 待水集中后导出至公路排水沟排走;在廊道最上 4结论及建议 . 截断其渗水的人口,但这种方法往往施工难度较 端的进口处也设砼帮冰墙,将山坡渗水、绕坝渗漏 土坝渗水是土坝安全隐患之一,对水库除险 大,且要较大面积的铺设,需要对水库放空至死水 水截住后导人排水廊道排走。蝴背水坝坡的坡 加固工程的处理措施的确定必须通过实地现场调 位以下施工,效果才明显。 度,增强抗滑稳定。 查,有针对性、并结合工程袜子际地形条件。提出 2.2背水坡出口处输通排水设施,采用排水 3.2横江水库背坡渗水成因及处理措施 处理意见。通过以E几宗水库的坝屑渗水的处理, 棱体、贴坡排水等方法降低背水坡的出逸点,特别 横江水库为中型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坝肩渗水处理的方法以“截、排、堵、导”等措施。目 是与坝体连接段将排水通过反滤层导出,减轻水 2425km2,正常高蓄水位为204m,相应库容为 前全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必 压力。 1284x104m ̄o该水库建成于1956年,初为小(I 型 须对土坝坝肩等的渗水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确 2’3挖除坝肩山体的破碎带,重新回填防渗 水库,1959年开始扩建,1964年建成为中型水库。 保水库安全运行。 在土坝外坡左侧高程181m处严重漏水,漏水量达 参考文献 性较好的材料。该方法只能用于破碎带(层)较浅 较小的情况。 1.5Us,并有跃窝现象发生;土坝背水坡左坝肩山体 f1】陈亿忠,瀑布水库土坝滑坡成因及其处理. 24灌浆。目前对坝体、坝肩的灌浆技术都比 高程186m处存在集中渗水点,渗水量随库水位的 较成熟,主要采用灌水泥浆、水泥粘土浆、粘土浆 升降而增减;洪水期坝外坡左端大面积渗水湿润, 坝坡土含水量升高,呈软塑状。 责任编辑:胡明月 及灌化学材料等。可以达到预期有效果。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