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仙游一中2004一200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仙游一中2004一200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仙游一中2004一200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答卷时间2小时)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抛物线y4x2的焦点坐标是 ( ) A、(2,0) B、(2,0) C、(0,116) D、(0,116)

2 a、b表示直线, 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a,ab,则b∥ ②,若a∥,ab,则b⊥ ③.若a∥,b⊥,则ab ④,若a⊥,b,则ab A. 4 B. 3 C. 2 D. 1

3. 方程x2-4x+1的两根可分别作为( )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 D.两椭圆的离心率

4. a、b、表示直线,,表示平面且a,b在平面内,;命题p:∥ ,命题q:a∥,b∥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如果双曲线

x2y2361上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距离为8,那么 P到它右准线

距离为( ) A 10 B

3277 C 27 D

325 。

6.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则A1B和B1C的夹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7.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ADb,AA1c,P是CA1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1页,共4页☆

上的点且CP∶PA1=4∶1则AP( )

11114441A.abc B.ab C.abc D. abc

225555558.已知直线axy+2a=0与(2a1)xaya=0互相垂直,则实数a的值等于( )

A、0 B、0或1 C、-1 D、1 9.如果a,b是异面直线。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过空间内任何一点可以作一个和a,b都平行的平面, ②过直线a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b平行 ③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a,b都垂直;

④过空间内任何一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和a,b都相交,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 1 (C) 2 (D) 3 10..椭圆

x212+

y23=1的一个焦点为F1,P为椭圆上一点,若线段F1P的中点M

在y轴上,那么M的纵坐标是 ( ) A 、34 B 、32 C 、22 D、 34

11. (理) 已知射线OA,OB,OC两两相交成的角是60°,在OA上有一点P并

且OP=m,P在平面BOC内的射影为H则PH=( )

A.

33m B.

63m C.

23m D.

53m

(文) 已知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并且PA=6,AB=3,AD=4 则P到BD的距离是( ) A、629 B、

6295 C、35 D、213

2

12.(理科) 已知直线l抛物线y=8x交于A,B两点,且l过抛物线焦点F,

A点坐标为(8,8),则线段AB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2页,共4页☆

A.

252 B.

258 C.25 D.

254

(文科)如果点P(x,y)是圆x2+y2=25上的点,则xy的最大值是( ) A.5 B. 10 C.102 D.5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PA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且PA=AB=a,则点B到平面PAC的

距离是_______.

14.若直线kx-y+6=0被圆x2+y2=25截得的弦长为8,则k=______. 15.设坐标原点为O,抛物线y22x与过焦点的直线A(x1,y1)B(x2,y2) 两点,则y1y2=___________. 16.(理) 双曲线

x29y241与直线ykx1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_______.

(文)已知点A(1,2)在椭圆

x216y2121内, F的坐标为(2,0) ,P在椭圆上,则

|PA|+2|PF|最小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17-21每题12分,22题14分,共74分)

17.(12分) 已知点M是 菱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MA=MC,

求证:AC平面BDM

18.(11分)以动点P为圆心的圆与圆

22A:(x5)2y249及圆B:(x5)y1M D A O B

C

都外切,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19.(12分)已知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

两个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垂直于AB的线段,又知AB=4,AC=6,BD=8,求CD的长 20.(12分)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

生产甲产品1t需耗A中矿石10t、B种矿石5t、煤4t;生产乙种产品1t需耗A种矿石

C A B

D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3页,共4页☆

4t、B种矿石4t、煤9t;每1t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t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种矿石不超过300t、B种矿石不超过200t、煤不超过360t,甲、乙两种产品应各生产多少(精确到0.1t),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 21.(12分)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BD1的中点,M为BC的中点;

z (1)求点O与向量OM的坐标;

(2)求证:BD1B1C; (3)(理)BB1的中点为N,AB中点为P

求直线C1N与平面MNP所成的角; (文)求异面直线B1O与C1M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2.(14分)(理科) 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x轴上.椭圆的一个顶点为A(0,-1),且 右焦点到直线xy22=0的距离为3 (1) 求椭圆C的方程;

A1 D1 C1 B1 O D M A x P B N C y (2) 若斜率为k的直线l交椭圆于不同两点M,N,满足AMAN,求斜率k的

取值范围

(文科)已知F1,F2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并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4页,共4页☆

仙游一中2004一200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数学参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C 2 C 3 A 4 A 5 D 6 C 7 C 8 B 9 B 10 A 11 B 12 D 二、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22a 14. 3 15.-1 16. (理)23或53 (文)7

三 解答题:(17-21每题12分,22题14分,共74分)

17.证明:连BD,AC,设BDAC=O,………………2分 连MO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CBD=O M  ACBD,………………………………5分 O是AC的中点MA=MC D  AMC是等腰三角形………………7分 O MO AC ………………………9分 A BDMO=O

 AC平面BDM……………………12分

18.解:设动点P(x,y)

由已知及平面几何知识得PA-PB

=7-1=6……………………………………………………4分 P点满足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6。 根据双曲线定义知它的轨迹是双曲线

的右支。……………………………………………………6分 2a=6,a=3,2c=10,c=5,b=4.………………………………9分

P

C B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x29-

y216=1的右支。…………12分

19.解:由已知CAAB,ABBD得

C =180°-60°=120°,……………3分 所以|CD|2(CAABBD)2………………5分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5页,共4页☆

A B

D =|CA|2|AB|2|BD|2268cos120……………………8分 =62428226812=68…………………………………10分

|CD|217……………………………………………………………12分 20.解: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为xt、yt,利润总额为z元,那么

10x4y3005x4y200 4x9y360………………………………………………………4分

x0y0 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即可行域

作直线l:600x+1000y=0,即直线l:3x+5y=0…………………………5分 把直线l向右上方平移至l1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且与 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600x+1000y取得最大值.……………………7分

解方程组5x4y2004x9y36036029…………………………………………………9分

10002934.4………………………11

得M的坐标为x12.4,y分

答:应生产甲产品约12.4t,乙产品34.4t,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12分 21.解:(1)由已知得B(1,1,0),C(0,1,0)D1(0,0,1)………1分 又因为O为BD1的中点,所以O的坐标为( 又因为M为BC的中点,所以M的坐标为( 所以向量OM的坐标为(0,

12121212,

12,

12)……2分

,1,0)

z D1 C1 ,-)……3分

1 (2)证明:连结BC1 A由正方体的性质得BC1是BD1在平面

BCC1B1内的射影…………………………5分 且B1CBC1

所以BD1B1C……………………………6分

A (3)(理)因为M、N为BB1和AB的中点 所以MN∥B1C

所以BD1MN…………………………7分 同理BD1MP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6页,共4页☆

B1 O D M P B N C 所以BD1平面MNP,故向量BD1是平面MNP的法向量,…8分 又BD1=(-1,-1,1),N1C=(-1,0,)

211012 所以cos =

354=

155…………………………11分

所以直线C1N与平面MNP所成的角为

2arccos155……12分

(文)设异面直线B1O与C1M所成的角为………………7分

因为B1O=(-12,-,-2112),C1M=(

)0(12)212,0,-1)……8分

1212(1221212)(1) 所以cos(12)(2)(()0(1)21……10分

222 =

1515………………………………………………12分

c2222.解:(1)设C的右焦点F(c,0),则

22=3得c=2………………………2分

F(2,0) 又b=1,a3……………………………………………………4分

由题意得椭圆方程为

x23+y=1…………………………………………………6分

222 (2)设直线:y=kx+b代入x+3y-3=0得

(3k+1)x+6bkx+3(b-1)=0得………………………………………………8分

 =36bk-12(3k+1)(b-1)>0得b<3k+1 (1)……………………9分

222222222设MN中点为P(-

3bk3k21,

b3k21)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7页,共4页☆

AMANAPMN………………………………………………10分

b

3k13bk2211k得b=

3k212代入(1)得

(3k21)42<3k2+1……12分

3k1解得 -1(文科)解F1F22c10,……………………………………………………2分

PF1PF26,……………………………………………………………………4分

又PF12+PF222=(PF1-PF2)2+2PF1PF2………………………8分

=36+=F1F2………………………………………………………………………10分

F1PF2=90…………………………………………………………14分

☆髙二年数学期末试卷 第8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