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赣论坛
一、特色农业是我省农业产业化发
境中看到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希望的曙光。
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具有社会化生产和现代经营的特征,是农业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作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在江西应该怎样实施农业产业化?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命题。
据有关统计资料反映,目前,江西农民人均存款48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93.8元,每百个农民中只有高中以上毕业生8.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8人,农技员只有0.1人。从资金实力上来说,江西农业基本上刚刚完成原始积累阶段,只能维持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简单再生产;从科技上来看,还不具备整体向农业产业化过渡所要求的基础素质。资金和科技、文化素质,成为实现我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既然我们还不能大规模地、整体地迈向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找到一块跳板,通过这块跳板,加快发展,跨越某些发展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认为,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缩短农业积累的时间,集聚单个农民的小额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形成合力,把千家万户的传统生产通过市场经济的纽带联系起来,促进传统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步伐,稳定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对江西特色农业的实践考察和农业发展银行近年来支持的一批特色农业项目调查表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据对赣县种养业项目调查,1995年农业发展银行支持项目10个,每发放100元贷款,能引导农民和社会其他渠道资金181元,平均每个项目覆盖农户135户;1996年支持项目9个,每百元信贷资金能引导农民和其他渠道投入367元,平均每个项目可覆盖农户240户。农业性信贷投入引导农民和其他渠道投入的相关数据,是根据农发行贷款项目自筹资金投入与贷款投入的比例测算的,虽然不很科学,但至少可以说明五个问题:一是随着农民传统农业积累的增加,开拓新的产业和部门,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心愿;二是农民在特色农业生产中已经尝到甜头,投资积极性增加;三是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四是国家性信贷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导向功能逐步增强;五是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和社会新的投资热点,资金注入总量的增加,将从根本上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使我们从江西农业基础差、底子薄的困
二、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通过调查,我感到了各级和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望,这是一个难得的经济氛围。但同时,对特色农业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深感忧虑。诚然,这些矛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资金管理等方面作了些分析。
投入不足和资金效益低下的矛盾,导
考致后续投入乏力。察整个江西农业、特色农业的资金运行状况,发现存在三大主要矛盾,一是有效供给不足和资金资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 王 滨
推进特色农业向深层次发展
源浪费的矛盾比较突出。从农业发展银行这一块来讲,每年申报的项目贷款额约在20亿元左右,而目前总行每年下达我省的各项农业专项贷款约6亿元,不到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资源的有限与浪费的矛盾,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江西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资金运作管理和资金效率约束机制,导致投资成本核算不严密,超计划成本和非生产性开支大量增加的问题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将国家性信贷资金大量挤占,挪作他用,不仅使性贷款游离于生产之外,而且违背了国家产业经济和货币信贷。据调查,96年农发行支持波阳县40个扶贫项目,贷款2090万元,其中,农业银行、信用社收贷收息转存资金302.4万元,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变更用途和挪用资金119.1万元,两项合计421.5万元,占当年扶贫专项贷款的21%,甚至有一部分扶贫信贷资金被乡挪作行政经费。
二是额小分散与规模经营的矛盾深重。由于我
24
啤酒中加少许咖啡和糖再饮用,上口苦涩中含有幽香,回味甘醇。 生活一点通
兴赣论坛
省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农业生产以单个家庭为主,农业项目小而分散等缺陷比较明显,使农业的规模经营受到束缚。反映在信贷资金供给上,粥少僧多,地区之间的平衡要考虑,各地农业开发的项目都要照顾到,农业性信贷资金供给上的平均主义还严重存在,使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从我行近两年审批的项目看,1995年全省农发行发放农业专项贷款4.02亿元,支持项目580个,平均每个项目只有69.3万元,最少的才6万元。96年虽然相对集中了一些项目,但总体来说,规模经营项目比例仍然偏低,500万元以上的贷款项目只占8.6%。
三是资金效益低与后续投入乏力的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对我省不同地区十数个农业企业和项目资金使用状况的调查,总体印象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市场商品供给增加,财政增收,农民得到了实惠,但资金沉淀多、效益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被调查的企业和项目的盈利数量只占26%,百元资金年均利润率不足6%,项目实际平均利润率与计划平均利润率比较,只达到40%左右,资金效益的差距,实质上反映了我省农业经营中的资金营运水平和发展潜力,反映出一些部门和企业在农业资金使用与管理上重投入、轻管理,重政绩、轻实效的问题。另据典型调查测算,在目前我省农业发展银行各项专项贷款中,逾期贷款达到40%,低效运行贷款将近30%。这进一步说明,如果不切实加强资金的效益管理,农业资金可能步入非良性循环,影响农业发展银行的持续投入。从深层次看,将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乏力,难以为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对农业投资的主渠道,如果源头无活水,必然导致后续投入困难,减少下一轮资金投放。
且只适宜在信丰、寻乌等少数几个县种植。但一看到这个品种赚钱,其他县一哄而上,建了数条“百里脐橙带”,不仅影响了脐橙已树立的品质信誉,而且导致价格下跌。不利于特色农业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使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益。
科技含量低,投入太少,难以产生高附加
值。调查中,我所采访的企业和项目,绝大多数是种
养业。这些特色农业,基本上是将传统产品生产扩大化、规模化,很少注入高科技成分。这里涉及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入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讲,每年的专项贷款中,属于科技投入的部分只有13%左右。而且科技投入,特别是高科技投入,数额大,收回期长,影响了对科技方面的投入积极性。二是企业本身不很重视。我省特色农业项目具有“短、平、快”的明显特征,这固然可以尽快见效。但反过来看,就存在急功近利,后劲乏力的问题。如赣南果业工程,只注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而对保鲜、加工转化却一筹莫展。这就存在对科技投入认识不足、投入不力的问题。三是缺乏与特色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力量。特色农业发展很快,但科技力量跟不上。在一些地区,连基本的社会服务体系都未建立,更不要说提供有效科技咨询、服务。近年来,提倡科技下乡,毕竟是一时一地的事,而要长期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力量不足的矛盾,必须培养一大批农民科技人才,提高那些生于斯、长于斯、工于斯的农民的科技知识。
三、推进我省特色农业向深层次发展的对策
发展特色农业,是江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各级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农业观念,进一步思想,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促进我省特色农业的大发展。我谨从银行的角度对如何支持我省特色农业向深层次发展作了些思考,提出如下具体意见和建议。
力度不足,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健康
发展。金融服务于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资金的
流动和资金运动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引导。而对发展特色农业的引导,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和管理部门的宏观力度,明确在本地区优先发展什么,发展什么。在调查中,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反映和担心:发展特色农业确实是个方向,但许多地方只有跟进之功,没有创造之力,特色农业发展缺乏应有的调节与控制,导致一哄而起。在赣州地区,果业工程发展很快,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其中脐橙是一个拳头产品,
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是特色农业发展
的基础。根据我省的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水
产品、林果药、鹅鸭禽、猪牛羊、野生植物和反季节蔬菜等数十个产品的系列开发,构成初深加工、高精尖等不同档次的支柱型产业格局。支柱产业的构建必须从当地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在加工配套,产销衔接,服务健全上狠下功夫。
煮肉和马铃薯时,稍加些醋,易煮烂,味道也好。 生活一点通
25
兴赣论坛
今后性信贷资金,要加大特色农业的投入力度,适当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特色农业项目,做到办一个,成一个,支持一批,见效一批。既从整体上提高信贷投放的力度和效益水平,又从根本上改变贷款撒胡椒面的弊端,支持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为之提供足够的信息、科技、物资、融资、运销、良种、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是保障特色农业运行的基础性工程。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农户、公司+农户、行业+农户等紧密型经济合作组织,为特色农业的产、供、销、加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级有必要强化行为和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转变观念,转换职能,既要在特色农业发展中进行引导和有序,又要发挥服务功能,走出一条布局合理、幅射力强、覆盖面广、联动作用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路子。使农民技术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风险有保护,促进特色农业有序、健康、高效发展。今后,农业发展银行支持特色农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经济实体和组织,提高特色农业公司、企业集团的资金调节、运用能力,避免出现一笔贷款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切实改善贷款发放中额小分散,不便于管理的矛盾。特别是不能搞或少搞与其他商业银行的拼盘贷款。以保证性资金发放的严肃性和使用的完整性。
沿京九线和长江开放开发带展开农业生
特色产力布局,是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京九沿线和长江开放开发带,相对集中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具有传统产品密集、资源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加上毗邻东部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与优良的交通条件相匹配,是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省抓住机遇,提出了沿京九线展开生产力布局的经济战略思路,制订了许多优惠,更有利于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从今年开始,农业性专项贷款要将重点向赣州、吉安、九江、抚州和上饶等地倾斜,支持京九沿线和长江沿线的林果带、养殖、加工业的形成与发展。要特别利用“两线”地区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增加特色农业的文化渗透力。
发挥性信贷资金的导流功能,形成
由于我省资金供求特色农业多元化投资格局。
矛盾突出,要解决特色农业的资金问题,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发挥农业性信贷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导流作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农业性信贷资金的导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性信贷投入体现了国家产业经济,加大特色农业投入,说明国家鼓励和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有利于吸引社会各产业和部门投入资金。二是通过优惠利率,采取国家让利的形式,使特色农业保持一定的利润率,提高投资者和劳动者的所得,有利于吸引社会游资和闲散资金向特色农业流动。三是合理的贷款期限和稳定后续投入,增强了投资者和农民的信心,有利于农民积累通过投向特色农业,实现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的愿望。
增强“龙头”企业和项目的带动能力,是稳定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增强“龙头”企业和
项目的带动作用,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一批幅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二是对现有已形成规模的企业和项目,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注入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其产品品质,提高附加价值率,增强“龙头”企业的抢占市场制高点的能力。农业发展银行的专项贷款,在现有条件下,要注意巩固已形成规模的产业和项目成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能乱铺摊子,大规模上新项目。以保证后续资金投入的稳定性。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社会
(上接28页)
学习衡阳的经验,没有完成查处案件目标的单位,取消其参加统计系统评先资格,并按季通报各县市查处案件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不行的法制科下去督办。再则要不断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机构和建设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没有设法制机构的县局,要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配备专职统计
执法人员和2—3名兼职检查员。同时要为统计执法人员创造必要的学习、工作条件。地、县二级统计局都要在统计事业费中统筹安排适当经费,以保证统计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工作中要为统计执法人员撑腰鼓劲,敢于承担责任。
26
把蛋壳捣碎,用纸包好,生炉子时不用引火木柴。 生活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