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采风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 设计采风 指 导 老 师 : 姓 名 : 张家兵 学 号 : 09940107 日 期 : 2011/12/28
调查报告题目:设计采风 调查时间: 2011/12/28 调查地点: 重庆园博园 调查对象: 重庆园博园
调查目的: 通过各区域文化学习,提高自我知识面 调查内容及心得: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开放不久的重庆园博园,虽然,一天下来非常的辛苦,但却非常的开心,收获多多。通过对不同园区的参观了解,深深的感受到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
重庆园博园融入了中西方文化,通过对国内园林和国外园林的分别了解对比,感受到了双方文化不同的优势。方知中西结合,才能共创辉煌。沿途观光下来,觉得园林布局设计十分科学合理,依山伴水而建,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结构来构造园林特色。
这座重云塔位于中心园区顶部山脊上,是全园景观制高点。“巍巍高百丈,直入破重云”。于山水灵气交合之处,立七层巍峨古塔,远观,于山湖之间提神点睛,近观,高塔压顶巍峨雄伟,亦可登高望远一览山河风采。犹如杭州西湖的雷峰塔,气势磅礴。
值得一提的是原内的双亭瀑布,它位于个人园区与企业园区之间的地形陡峭区域,靠近金山大道,占地0.9公顷。“长虹飞瀑泻,乱石双亭立。依水静听音,闻风醉览园。”双亭瀑布位于西次入口下侧,瀑布分三级依山而下,加之叠石,融雄、奇、险、秀为一体。瀑布之上建有一座双亭,游人不仅能在亭中观赏到瀑布直下的气势,更能领略园博园的湖光山色。位于江南园林展区与西部园林展区之间的山脊上的青山茅庐,利用障景、借景的手法,诠释古代文士处江湖之远的隐逸生活。行于羊肠小道,满目苍翠却不乏野趣。可于峭壁听松,登台揽胜,尺牍寸札一抒情怀、闻道台听诵,休憩于别院,逍遥山中,往而忘忧。
候鸟湿地位于园内西入口下方。片区绿树成荫,花香扑鼻,水清近人,是鸟类的乐园。内有过水坝、欢乐鱼塘、梯田花海、水杉林、观景亭、林荫道、木栈道、观鸟平台等景观。一路走来,幽幽的芦苇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乐而往返。湿地花溪则位于主入口与龙景书院之间,区内主要设置银杏小广场和亲水小平台,兼布置休息小节点和景观茅草亭。临水处种植各种水生及湿生植物,形成生趣盎然的湿地景观。大斜坡种植香樟、银杏、紫荆等树木和植被。山体保留原有生态竹林并植有柑橘枇杷等果树。
最值得一提的是园博园的主展馆,它位于园博园入口广场东南侧。主展馆作为园博园的标志性建筑,采用传统巴渝空间组织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手法, 结合山峦之势,依山而建,内外院落,错落有致,
展现山地建筑艺术特色。总体建筑以景观轴、文化轴的结构空间轴线作为控制轴线,以景观休闲带为活跃元素,构成整个展馆的基本骨架。主要建筑包括展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办公室及特许商品店等,具有开展专题展览、学术研讨、专题商业、综合办公、民俗风貌展示等功能,充分体现了展览建筑的逻辑性与公共性、内在性与开放性等特征。
这次采风可谓是收获颇丰,学习了不少中西文化,为自己学习设
计打开了很好的眼界。艺术设计蕴涵了艺术的格调,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市场、科技等因素再现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中去,体现了设计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在艺术采风中,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激发了我们的创造热情,可以将观察和体验好好地结合,使创造与想象互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