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丝和减数的区别

有丝和减数的区别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有丝与减数过程的比较

【课标要求】细胞的减数;配子的形成过程。 【考向瞭望】减数和有丝的区别。 【知识梳理】

项目 发生的部位或器官 有丝 一般的组织器官均可 减数 成熟的有性生殖器官 性原细胞 一次,减数第一次间期 两次 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 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细胞次数 体细胞(受精卵) 一次。有丝间期 一次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前期 体,有交叉互换现象 Ⅱ:无同源染色体 Ⅰ: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旁 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Ⅱ:与有丝相同,但无同源中期 不 排列 染 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 同 过程 点 色体 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染色体的着丝点;姐妹后期 极 Ⅱ:与有丝类似,但无同源染 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 染 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行为 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 现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 染色体分离 子细胞数目 子细胞类型 最终子细胞染色体2个 体细胞 雄为4个,雌为(1+3)个 生殖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 与亲代细胞相同 数 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减Ⅰ) 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形成多种配几乎相同 组成 子)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异 染色体 及DNA 数量变化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缍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 相同点 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和有丝相似,着丝点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意义 保持 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一、有丝和减数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

减数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和减数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和减数图像相关的题型

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和减数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图像题中最难得分的,学生不仅要把各个图像准确的识别出,而且还要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只要其中一个序号排错,这一步就不得分。根据上面的视图方法可得: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因此,有丝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被拉向两极,

就判断为有丝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或减数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和减Ⅱ后期时,着丝点,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型的染色体中含两条染色单体,每一条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DNA=1:2。所以,表示染色体,表示DNA。

其次,通过观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的变化弄明白四图可能代表什么时期的什么。

甲图中有单体并且染色体数为2n,因此,可能为有丝:间期复制完成、前期或中期;也可能为减Ⅰ:间期复制完成、前期、中期或后期。

乙图中染色体数量减半,一定为减Ⅱ,并且有染色单体,因此,可能为前期或中期。

丙图的判断是最容易出错的。染色体数为2n,没有染色单体,所以可能为有丝:间期未复制或末期;减Ⅰ间期未复制或减Ⅱ后期。丁图无染色单体并且染色体数量减半只能为减Ⅱ末期。

所以,答案为D。

3、曲线图

(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 (3)细胞内含有四分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9—12时期为__________条。

(5)着丝点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处进行。

解析: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和减数中的变化特点可知,曲线A为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这个图把减数、受精作用和有丝很好的联系在一起。0~8表示的是减数;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即3~4;

四分体形成于减Ⅰ前期,消失于减Ⅰ后期,存在区间即1~3

着丝点是瞬间完成的,在两个地方发生:减Ⅱ后期和有丝后期刚开始时,这里很多同学往往不是漏掉一个就是填成区间。

答案为:(1)B (2)3~4 (3)1~3 (4)40 (5)6、11 (2)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例5、下列是有关细胞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⑶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具体图表,考查减数及有丝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题目给出的图像和我们平日训练时的图像基本相同,但该题的关键是图1中的纵坐标代表每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CD段可能发生在有丝后期或者减Ⅱ后期

从图1中可以看出,A→B段,染色体含量增加,这是由于在细胞间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C→D段染色体含量减半,这是由于着丝点,一条染色体变为两条染色体的缘故。

图2中的乙、丙,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未分开,相当于图1中的BC段,甲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相当于DE段

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其染色体∶DNA=1∶2,由于细胞是不均等,所以该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的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间 着丝点 (2)乙、丙 ,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细胞的减数练习

一 选择题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2.有丝与减数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 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⑥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同类生物的精卵互相识别 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增厚并形成受精膜 D.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互相融合 4.在减数第一次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 )

A.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前期

C.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生殖细胞形成,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两次

6.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7.减数第二次的主要特点(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染色体复制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着丝点 8.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9.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A.4、8、4 B.4、0、4 C.8、16、16 D.8、0、8

10.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 ②随机分配 ③均等分配 ④不均等分配 ⑤交换分配 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②④

11.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 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 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2.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方式只包括两种:有丝和减数

B.有丝期可人为划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减数第一次完成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减半 D.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

13.现有某动物减数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DNA分子数为N个,且M不等于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分别为

A.M和N B.M和2N C.2M和N D.2M和2N

1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5.下面四幅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比例为1:2 C.图②与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 D.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

16.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则两图的DE段所代表的时期相同

D.若图1表示减数、图2表示有丝,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 17.在减数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11个 B.11对22个 C.不成对的22个 D.44个

18.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

①有丝②无丝③减数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遗传规律发生在下列哪个过程中:( )

A.有丝 B.减数 C.受精作用 D.联会 20.某动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Mm,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中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 )

A.④①④ B.②②② C.③②③ D.②③②

21.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 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 D. 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

22.细胞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的时期是 ( ) A.有丝前期 B.有丝后期

C.减数第一次前期 D.减数第二次后期

23.减数与有丝相比较,减数所特有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24.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B.精子、卵细胞的形成都要经过变形阶段

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 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形成的

25.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中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 C.丙细胞②上产生的基因突变有二分之一几率进入配子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其中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2、4、 26.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的动物细胞,如右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A.3,6,6,1 B.3,12,12,1 C.3,6,6,2 D.3,12,12,2

27.下面是同一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对应于d~e段

B.乙图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

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睾丸中 D.乙图可以是甲图的后面时期

28.下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的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 ②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③在BC段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传递给后代 ④在IJ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⑤在人体细胞的KL段,每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只有23种 ⑥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相同数目的DNA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29.对右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④和⑦为一对,⑤和⑥为另一对 (C)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一定都是非姐妹染色体

(D)该细胞可能是有丝的中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中期 30.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后期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过程

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31.如下图所示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图像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 )

3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33.右图为三个处于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个细胞均处于减数中 B.三个细胞有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个体的同一器官 C.甲、乙、丙三个细胞染色体数均不相同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34.如果发现一个动物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 B.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 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D.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两倍

35.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减数 B.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

C.细胞甲、乙分别在进行减数、有丝 D.细胞甲、乙分别在进行有丝、减数 二 非选题

36.右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的细胞。A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此细胞称为____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条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细胞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个,DNA分子____个。

(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后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3)C图表示_________期,此细胞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染色体数有_____条, DNA有___个。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则结束后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37.如图是某生物的精原细胞过程图,试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精原细胞除能发生图示的方式外,还可进行_________实现增殖。 (2)从染色体组成看,图中细胞a和细胞b中染色体组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产生的细胞A与细胞a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精原细胞形成细胞A、B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孟德尔两个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4)试在下面的坐标图中表示该精原细胞过程中“细胞内DNA数目与染色体(质)数目比例”的变化情况。

38.某雄性生物体细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过程;曲线由J到O表示的是_______过程。

(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___________。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 (4)由H→J,DNA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__________使两配子结合成合子。I时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39.图A表示一动物精巢内细胞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①阶段属于哪一种细胞方式:____。

(2)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像,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a____,b____,c____,d____。

(3)B图所示的a、b、c、d图中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不相同的是____。 (4)A图①时期,细胞内有__条染色体,__个DNA分子。 40.下面是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由图判断该动物为________性,原始生殖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属于有丝的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a、i、j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c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5)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条。

(6)将上图中进行减数的细胞按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7)左下图表示细胞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参照此图,在右下图中绘制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

减数练习答案

1-10 C B D D C D D C B D 11-20 C C C B C B C B B C 21-30 C D D B D D C D D C 31-35 B B B A A

36:(1)动物 减数第一次后 初级精母 2 8 同源染色体分离 2 4

(2)有丝后 4 0 体

(3)减数第二次后 0 4 4 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精细

37:(1)有丝 (2)相同 (3)1:1 2:1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见下图

38:(1)减数 有丝 (2)C~D 次级精母 精细胞 (3)染色进行复制(或答染色单体出现)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4)受精作用 受精卵(合子)

39:(1)有丝(2)⑤ ③ ① ④ (3)a、b、c (4)4 8

40:(1)雄;精原细胞; (2)b、e、f;

(3)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4)4;8;2;1:2;

(5)4; (6)a→c→g→i→d→h→j; (7)如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