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思路新探索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思路新探索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管理智库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14▲2019年第43期(总第367期)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思路新探索

广州航海学院 陈森歆 陈鼎斌

【摘要】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专递,更产生了新型产业、社会经济、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虚拟生活形态,互联网本身就是一场。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者身处其中,应正确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采用新思维、新办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思路。【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生管理服务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在互联网深入渗透和融合社会的今天,在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上,如何能够有效地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提升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水平,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具备了更多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互联网的应用让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提升,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使日常管理和思想管理变得更加可行。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论坛、微信、微博、QQ、博客等,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解,他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开展具有预见性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学生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和教师进行沟通,师生之间具有一个非常畅通并且高效的沟通平台和渠道,整体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效性自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覆盖效果来说,互联网环境下整体管理工作的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扩展。以往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主要是通过开会、面谈、电话沟通、社会实践等方式来进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校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发布方式和平台,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学校发布的各类活动信息,并及时参与。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能够提升各类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效果,并结合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当前的热点问题做好相应的管理方法的改进。

二、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影响分析

(一)冲击和挑战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十分丰富,这些海量的信息中也包含了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够成熟,如果受到这些没有经过核实的谣言和一些夸大、扭曲事实信息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思想理念,导致价值观出现偏离,产生一系列思想行为方面的问题,这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对真实世界的社交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参与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会逐步下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过度使用互联网,学生也容易出现一些身体方面的问题。另外,互联网世界五花八门,其中有很多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如果学生自身缺乏足够的自制力,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学业,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的

新思路

第一,构建一个网络化的思想教育平台。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来说,思想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全面地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工作的特点,构建一个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网络化思想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情况,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学校内部可以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教师也可以在其中发表一些看法,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谈感想,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出自身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获得教师的咨询服务。这样一个互联网化的思想平台

(二)机遇

以往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只能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而

2019年第43期(总第367期)管理智库

可以更好地让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并且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二,打造一个立体化的学生思想引导体系。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要在个别设计上下功夫,重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正面引导,及时介入,鼓励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例如,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信息反馈系统,布置若干个信息员。信息员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论坛等不同的形式,关注自己负责包片内的学生心理动态,同时能够通过这些线上手段和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旦发现情况,自己解决不了的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思想方面的工作具备更强的时效性特点,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对于整个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执行方式,尤其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第三,在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性化和自主化特点。高校组织活动以班集体为单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目前信息化时代和独生子女比例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各班级的凝聚力。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不是放任学生完全地自我管理,教师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纪律意识与规则意识。应该结合当前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活动的开展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自然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然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并且保持一个良好的参与状态,让学生在自主管理当中充分展现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群组方式,为每个班级配备几名管理干部,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工作,并定期通过社交软件汇报工作情况。在这样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环境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调动,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一举多得。

第四,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互联网中的信息丰富,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学生本身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甄别能力,如何正确地利用互联网,让互联网的正面价值得到放大,是当前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中必须重视

的一项工作。在具体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分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避免负面信息的影响。教师也应该教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从互联网当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见闻。学生管理服务人员要主动转变角色,从学生管理者向学生服务者积极转化,只有不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第五,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中,师资队伍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保证良好的师资队伍水平,可以让教师队伍具备更强的管理能力,能够进一步适应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和挑战。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生管理服务能力,并且相互借鉴先进的学生管理服务经验,为新时代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环境下,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冲击,同时也存在很多契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影响,并从科学的角度入手,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进行合理优化,引进先进的工作思路和理念,提高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水平,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小阳.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09):10.

[2]陈森歆.高校学风建设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创新——以广州航海学院琶洲校区为例[J].科教文汇,2017(31):120-121.

[3]杨建洲,张秋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探索[J].考试周刊,2011(78):205-206.

[4]郑全蕾.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5(08):15.

[5]苗青.“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相关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7(05):123-124.

[6]胡劭颖.“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创新路径[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93.[7]刘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的现实困境与诉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5(09):60-65.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