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媒体产业发展分析
一、电信产业规模
2010年,我国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约为30955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约为88亿元,同比增长6.4%。这组数据表明,主要由通话与互联网接入构成的电信主营业务本身虽有所增长,但在大幅增长的电信业务总量中,其占的比例正日益缩小,提供信息传播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增值业务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电信业日益朝“媒介化”方向发展。
2010年,我国电话用户总数为11.5339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8.59亿户,占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的74.5%,约是固定电话用户的3倍。在移动电话用户中,有4705万户为3G用户。
同时,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呈快速稳步增长。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总数较上一年底增加7330万人,达到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34.3%。我国网民总数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以及亚洲网民总数的55.4%。
二、移动媒体产品与服务发展情况
(一)用户使用情况
在用户规模与终端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用户使用移动媒体产品与服务的程度也在加深。以手机用户为例,各项移动产品与服务应用的渗透率均有所上升,其中,即时通信使用率(67.7%)、新闻使用率(59.9%)与搜索使用率(56.6%)排名前三位。从趋势上看,
与整个互联网媒体类似,移动媒体中的娱乐类产品与服务进入平稳发展期,与生活相关的通信服务、商务活动服务等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第一,沟通性应用。由于各种媒介形式的发展逻辑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进行信息传播与沟通的需求,而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应用则最有可能“随时随地”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即时通信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在移动终端上从事最多的活动。至2010年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2.05亿人。
与此相关,社交型产品与服务也日益成为移动媒体的一种新兴应用。至2010年底,我国约有1.11亿人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社交网站。除传统社交服务之外,2010年间,LBS(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务在我国悄然兴起,对于空间移动性的开发为社交型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有4700万人加入了移动微博的行列,在我国,微博从以开始便具有“移动性”。
第二,信息获取型应用。沿袭互联网媒体应用的特征,新闻仍然是移动媒体的一大重要应用。网络新闻满足人们在移动中获取信息的需求,至2010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新闻用户规模为1.81亿户。
第三,商务活动应用。尽管移动电子商务尚未形成气候,但手机支付、手机银行、手机购物、手机预订等个人商务活动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兴应用。随着更多经济活动加速进入互联网时代,相信满足人们在移动中的商务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将成为移动媒体产业的下一个发展点。
(二)市场规模发展
我国移动媒体用户规模、终端种类与数量以及各种移动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最终促成我国移动市场规模的发展,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202.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1.1%。在各细分行业中,移动增值(57.3%)、手机游戏(12.7%)、手机电子商务(11.8%)、手机广告(5.9%)以及手机搜索(1.2%)所贡献的份额分别列前五位。
(三)2010年移动媒体业务发展情况
1.手机音乐
2010年中国手机音乐收入规模继续增加,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无线音乐收入已达74.13亿元,同比增长14.3%,环比增长4.58%。从市场格局来看,三大运营商依旧占据主要地位,合计占总量的96.27%,其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占比75.38%、14.83%和6.06%。而剩下的无线音乐CP/SP的收入份额不足4%。
具体看来,中国移动手机音乐业务已处于成熟阶段,与其展开合作的内容提供商超过400家,其中EMI、环球、华纳、索尼四大唱片公司均与其结成紧密联盟。目前其手机音乐有几种主要类型:基于音乐平台的彩铃、音乐随身听和歌曲下载等全网业务,省公司与服务提供商开展的彩铃业务以及移动梦网与服务提供商开展的振铃合作业务。2010年其业务重点转变为歌曲下载,提升彩铃、无线音乐俱乐部等规模产品信息费收入等方面,并开始逐渐尝试版权升级、门户媒体化等业务扩展。
中国联通方面,目前与其合作的内容提供商包括金牌大风、滚石、华纳音乐等,总数超过50余家。中国联通2009年手机音乐实现收入29.5亿元,炫铃用户渗透率达到35.5%。2009年9月中国联通在广东设立了音乐平台基地,音乐平台曲库内容达到23万
首。目前中国联通手机音乐涵盖了炫铃、多媒体炫铃、振铃、整曲、MV、音乐俱乐部等多种形式。
在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手机音乐目前市场份额最小。2010年年初中国电信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电信的七彩铃音业务收入4.7亿元,累计完成收入43。8亿元。中国电信于2007年在广东建设了“爱音乐”基地,为全网音乐业务提供支撑。
2.手机报业务
经过数年的发展,手机报业务已经走过早期短信包阶段,逐步进入转型突破期。手机报目前产业链分工合作较为明晰,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从市场格局来看,运营商的全网手机报,尤其是《新闻早晚报》,是用户规模最大、收入贡献最高的类型。新闻机构、其他内容组织与运营商合办的手机报,各自的用户规模和收入情况差异较大,但总体占比较小。
运营商手机报发展方面,截至2009年底,中国移动手机报业务付费客户数达到4912万户,月均付费客户达到4493万户,手机报业务收入达到19.2亿元,全年累计期发5.94亿份。其中《新闻早晚报》月均付费客户数为3308万户,已经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彩信手机报。此外,中国移动手机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有2款,超过50万份的有8款。中国联通方面,唯一一份自办全网报《新闻早晚报》2010年4月底客户数量约为625万户,其合作报共有16份,客户数量不足10万户。中国电信目前拥有《新闻早晚报》和《天翼快讯》两份集团自营报和若干集团合营报,此外还有省级自营报和省级合营报。但中国电信手机报的客户数量和收入规模都相对较小,2009年5月其手机报客户约为106万户,其中彩信手机报客户仅约8万户。
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电视台、凤凰卫社、中数传媒、人民广播电台、新东方教育集团等都已经参与到手机报合作当中。
3.手机阅读业务
手机报的发展与成熟逐步带动了手机阅读等其他领域的成长,特别是在2010年3G用户和3G应用规模提升的背景下,运营商的手机阅读业务先后商用,内容机构大举涉足数字阅读领域,终端厂商集体发力,这些因素使手机阅读成为2010年移动媒体发展的热点。目前,手机阅读被各界普遍视作继手机音乐之后的下一个业务增长点。
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已先后建立了手机阅读基地。2010年5月中国移动浙江阅读基地正式运营、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启动商用,6月中国联通手机阅读业务正式推向全国市场,9月中国电信“天翼阅读”业务在杭州正式发布。其中,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平台由华为承建,“卓望信息”和“中文在线”负责业务运营支撑,已与多家出版社、互联网文学网站、书商等具有出版发行和编辑资质的机构展开工作。据《中国移动2010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5月份正式商用后,其月计费使用客户超过600万户,手机客户端、覆盖和适配情况已全部完成,其中累计适配TD终端已达79款,与国家权威出版机构合作内容提供商达51家,图书入库9.1万册。中国联通将手机阅读产品视作中国联通3G生活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切入点,与数字版权内容提供商合作开发有特色、可适配各类3G终端的手机阅读客户端,以推进联通手机阅读业务的发展。中国电信“天翼阅读”2010年9月才正式上线,目前壳支持多种终端接入。
4.手机游戏业务
2010年手机游戏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游戏企业实现营收新高。据易观国际数
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游戏用户数量突破1.2亿户,同期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突破9亿元。2010年手机游戏运营平台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手机游戏开发商明显加大了新款游戏的开发力度。
目前手机游戏主要的平台运营商有中国移动、腾讯、新浪、华友世纪、空中网、掌上灵通、掌上明珠、斯凯等。以运营商手机游戏平台为例,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已建成各自的手机游戏产品基地,并于多家游戏厂商开展了深入合作,运营商的移动应用商店平台正在成为手机游戏的重要市场。其中,中国移动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的手机游戏主要由移动应用商店平台打造,2010年上半年手机月计费使用客户超过350万户,收入约为15亿元,合作内容提供商超过70家。中国联通方面,重组前其手机游戏的主要收入源于C网“神奇宝典”BREW平台,重组后,新联通积极发展GJAVA游戏业务。据统计,GJAVA当前活跃用户数约为5万户左右,月信息费收入不到100万元。中国电信方面,其于2009年底完成平台建设,目前壳支持100万用户容量和1万用户同时在线,适配终端43款,游戏合作厂商30余家。
5.手机视频业务
手机视频作为三网融合特征最明显的业务之一,其发展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商业前景却非常被看好。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下,运营商和广电机构纷纷投入,2010年手机视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010年电视台、人民网、杭州华数等拥有内容优势的电视台和大型传媒集团等也在手机电视领域进行了积极部署。截至2009年12月底,央视国际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平台上的手机电视用户已达400万户,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
6.手机动漫业务
国内手机动漫目前还处于产品开发期,市场规模不大,整体处于蓄势待发的积累阶段。中国移动已在福建设立了手机动漫创新产品基地,以整合手机动漫上下游资源,推动终端定制与手机动漫产品的专业化研发。中国联通将手机动漫划分为战略补充型业务,将其作为下一步发展重点。中国电信已搭建了动漫平台,但暂未推出手机动漫产品。2010年11月,位于福建厦门的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已投入运营,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与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共建了中国电信动漫平台。此外,中国电信还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漫友文化传播机构等35家机构开展了战略合作。
三、机遇与挑战
首先,3G网络建设的提速和3G用户规模的大幅度提升给下一阶段移动媒体的纵深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3G网络覆盖逐步提高、技术体系逐步完善、用户大规模发展是移动媒体大规模发展的必要基础,反过来也对移动媒体的技术平台、运营支撑体系、客户服务体系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媒体的发展。由于拥有更大的屏幕尺寸和更优的性能表现,智能手机能更好地支撑丰富的移动媒体业务。应用商店目前正在成为移动媒体业务推广的主流平台。智能手机的低价化将做大移动媒体的终端基础,进而推动移动媒体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手机内容建设方面,主要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以及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用户需求层面看,用户倾向于更大的选择权和更强的内容定制欲望。这种“个体化”、“碎片化”特征非常明显的用户需求,需要通过更加丰富、更加定制化的产品设计来
满足,同样也需要更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设计来实现。
从底层产业链合作的层面看,三网融合背景下移动媒体发展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来自于融合和创新。长期处于产业链主导地位的通信运营商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开展与广电、新闻出版及互联网等机构合作,如何在新的价值链体系中开展个层面的创新活动,将从根本上左右移动媒体下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