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晓丹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111000) 摘要:李白的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揭露和 批判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热情讴歌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歌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飘逸、奔 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诗体创作和语言风格上,继承了前代诗歌 的丰富遗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诗体 前言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 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 艺术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企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 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一)讴歌理想,抨击时政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 及南北各地,写m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以不世之才自 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 许,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反对玄 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 南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 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 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 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 神具有深刻的爱周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二)蔑视权责,追求自由 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 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 享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 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现实的黑暗使他的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 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 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 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把 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 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 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 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三)豪放飘逸大胆想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诗人不大注重对客观事物进 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刻画,而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 和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宣泄情感:如果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 物塑造的形象不足以表现他特有的思想情感及其追求的艺术境 界,他则更多地借助神话、传说以及幻想和梦境来加以表现,从 而创造出种种惊世骇俗的美学效果。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 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 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 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 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 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 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 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 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 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 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 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 巨大的魅力。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 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 曾受到他的影响。李白的诗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唐韩愈一 派诗歌就接受李白诗歌的创作经验,创造出自己崛奇横放,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李贺的诗,更是接受了李白诗歌的影响, 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 宋代的大诗 人苏轼、陆游也都借鉴李白的豪放诗风,表现自己的思想。一直 到清代的龚自珍 许多诗人都从李白的诗歌中吸取营养,融汇到 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去。 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在诗歌创作中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 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蜀道难》一诗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 夸张,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 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 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 水画卷。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 化,充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故而李白的同代人殷瑶 《河岳英灵集》称之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三、在诗体上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 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 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 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 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充实和丰 富.并加以提炼、升华。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 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 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 李白在创作上所继承的传统。首先是楚辞和汉魏六朝乐府 民歌。他受屈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 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象熔铸神话传说,大胆地幻想夸张,重视民歌遗产等方面.他都 和屈原完全一致。就具体作品来说,如《远别离》、《梁甫吟》、《梦 游天姥吟留别》乃至《蜀道难》都在精神面貌以及题材、构思、句 法的形式上和屈原作品有接近的地方。 李白运用的诗体很多样,但贡献最大的是七古和七绝。这两 种诗体在当时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个性也特 别适应。他这方面的成就也很得力于学习乐府民歌。沈德潜《唐 诗别裁》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 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他说的这些特点,实际 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即以《早发白帝城》一诗而 论,全篇词意完全出于《水经注》“巫峡”一篇,但语言之自然, t2, 情之舒畅乐观。与原文风貌。却迥然不同。他的七绝向来和王昌 龄齐名.各具特色。但就接近民歌一点说,他却超过了王昌龄。他 的五律,运古诗质朴浑壮气势于声律格调之中,往往不拘对偶, 也很别具风格。如《夜泊牛渚怀古》、《送友人》等篇,历来为评论 家所称引。 (下转第52页) 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 50 当代青年2015.07 电视剧化妆造型永远都不能只满足于模仿,更趋向于创新 和独创性。首先,电视剧化妆造型已经融合了舞台化妆和电影化 妆技巧。但是这种融合并不是单纯的、表面的、一般的结合,而是 种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融合,是一种质变的过程。当电视剧化妆 造型吸取了舞台和电影化妆技巧之后,便已经失去了它们各自 的性,而是作为了一种艺术元素融入到并适应于电视剧化 妆造型,这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手法,经过“电视化”之后,化妆 造型也独具艺术之美。在舞台化妆中,常用特定的妆来表现不同 人物。这种人物的性格化处理特点是具有固有的形式并且是“一 目了然”的。由于受到演出时间的局限,演出从开始到结束很难 对妆面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去体现人物的性格变化。而电视剧化 妆可以连贯的、完整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变化。大多数情况下,舞 台妆会将人物性格进行简单的区分,抓住最大特点进行强化和 夸张。于是常用于舞台化妆的性格妆有:正直勇敢妆,奸诈狡猾 妆,凶狠残暴妆等等。常常是通过肤色的冷暖、五官的勾勒、肌肉 的结构来夸张的表现。这种简单直接的化妆方式最初影响了电 视剧化妆。但是由于电视剧是通过镜头表现,也造就了电视剧化 妆造型不同于话剧。相比之下电视剧化妆会柔和一些,通过细微 的变化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通过同一人物角色在舞台剧和 电视剧中的不同刻画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差别。但是戏剧舞台妆 的性格化强调一直影响着电视剧化妆造型,其实这种影响是深 远的。 相对于电影化妆造型,同样作为影视艺术.银幕的视觉效果 主要是由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气氛和摄影造型来完成的。但不 同的是,电影是通过胶片拍摄。而电视是数字化,感光材料不是 胶片而是磁带。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的艺术创作采用现实主义表 现手法与叙事技巧,长度超过电影。于是表现出二者在化妆造型 方面的差异。一方面,电影的屏幕更大,也就代表着放大倍数更 高,于是妆面需要更加精细。另一方面.电视剧的快餐化,使其影 响范畴也是当下的,所以造型方面必须要符合当下人的审美。这 点也和电影有所区别。 化妆造型的多元化 伴随着电视剧的空前繁荣.以及作为审美欣赏主体的电视 剧观众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追求的变化,对于影视作品 化妆的要求永远都不满足于模仿和单一。 电视剧造型样式的发展同电视剧的发展是同步的。电视剧 化妆造型也告别了之前的千篇一律,渐渐的形成风格的多元化、 个性化。个性化是艺术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当代观众越来越认 识到创作者个性显现对于作品创作的决定性因素.并已经开始 用个性化来衡量艺术作品优劣。人们开始关注设计师们如何在 创作中展现个人特点。如今的观众非常的挑剔,单单凭借真实感 一的代表作《大明官词》《橘子红了》《新红楼梦》往往具有丰富的视 觉造型、充满张力和冲击力的画面。这三部作品的造型师叶锦 添,也是与李少红长期合作的伙伴.他绮丽纷繁的服装和夸张别 致的妆容已经成为他个人风格的代名词。这个风格特点使得他 们合作的作品往往第一时问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里且不去评 价作品的好与坏,单单从电视剧化妆造型个人风格的形成,他们 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如同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影视作品创作以人物的塑造为核 心。‘文学是人学’的经典定义不仅适用于文学.也适用于影视作 品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影视作品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的艺术’。 充分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使其为广 大观众所接受、所喜爱,始终是影视作品需要面临的首要任务”。 可以说,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形象 的成功与否。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两方面:一是外部形象,其 二是人物性格的深度。而化妆造型_T作恰恰就是人物塑造的最 直接体现,影视作品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重要元素。造型师通过 对面部轮廓、结构、色彩有目的的修饰,实现人物形象及性格的 表达。 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是通过文字进行联 想。化妆师的创作构思,又不能局限于文学形象的描写中。文学 家是借助于生动的语言描绘来塑造各类不同的人物形象的, 有时为了能使读者在自己的脑海中产生鲜明的内心视像,文学 家往往会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时,采用一定程度的夸张的文学 描写,如“眉如卧蚕”“鼻如悬胆”“血盆大口等等。适当夸张的文 学描绘,可以达到文学形象的特征描绘,但却往往是不适于影视 化妆造型艺术所具有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审美特胜。 影视化妆造型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 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主要因素。化妆师、服装设计师和演员是 人物造型的创作者,为营造形象美、画面美负有直接责任,是构 成整部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之一。演员外形的选择 与化妆造型,及电影、电视、戏剧等以视觉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再 创作过程中的有机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形象塑造 的成败。 参考文献 【11王希钟,《影视化装技巧》(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10年9月 [2】吴娴,《影视舞台化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3 月 『31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7月 [4]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和娴熟的技术是无法使作品具有独特和打动人心的魅力,缺乏 创作者自身的审美视角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只能单纯描摹现实 的作品,终将导致作品流于平庸。 不同的导演对于自己作品的定位也影响了设计师对化妆造 型的处理。同时,一大批设计师从幕后走到台前,并形成自己的 创作风格。例如享有中国电视剧中的“张艺谋”之称的李少红,她 (上接第50页) 结语 李白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 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并且以其理想主义和反 【51曹坤,《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12年5月 [6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6] 2004年7月 抗精神的完美结合,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耸立起一 座新的诗歌高峰,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李 贺,宋代的苏轼、辛弃疾、陆游,明代的高启、杨慎、唐寅,清代的 黄景仁、龚自珍等,都从他的诗歌中吸取了营养而卓有建树成为 大家。可由于李白是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 是无法学习的。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一位旷世奇才,有不可 更替的不朽地位。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的风采,就 是盛唐的风采。李自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继往开来, 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 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他继承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以自 己的理论特别是创作实践,扫清了六朝的绮靡诗风.为唐诗的繁 荣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他善于学习民歌,同时批判地继承前 52 当代青年2015.07 代优秀诗人的艺术传统,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开创了以他和杜 甫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诗歌豪放 飘逸的风格情感和思想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诗体上有着卓越 的贡献,这不仅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光辉遗产.而且是世界文学 的瑰宝。 参考文献: 【11王琦注(清)、《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29年排印本 f2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寅生、《唐诗宋词元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9月 第一版。 [41《唐诗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版 【51《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