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理论 智库时代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冯润青
(民族大学,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量加大,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全媒体时代具有开放性、共存性的特点,诸多信息良莠不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作为在校大学生,具有敏感性、多发性的特点。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摆在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综合分析当前形式,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只有在思想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同步加强,才能不断提升新时代全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词: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6-0172-002
一、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及要求(一)全媒体时代信息量加大,信息传播速度快辨并选择好坏,这就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随着全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隐患的横剖面也越来越大。
(三)全媒体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
式的相对落后,人们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小,有的人甚至终身都没有离开过生活的村庄,与此同时,信息的传播速度也相对较慢,所谓“六百里加急”、“日行千里”,相比于全国广袤的国土而言,也已经是杯水车薪。消息的传播速度之慢,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无法想象的。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社会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性变化,电报、电话先后问世,人们都成了“千里眼”、“顺风耳”。时至今日,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播已经发生性的变化,信息量迅速增加,信息传播速度急剧加快。
(二)全媒体时代由于开放性强,面临巨大的隐患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这对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来说,无疑是有益的。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相比于过去的单一化的信息获取方式,这无疑是一种进步,这也是全媒体时代具有开放性的重要表现。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的特点,对社会发展优势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开放性带来的代价是选择性的降低,大量信息扑面而来,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也由于开放性这一特点,造成了人们无从分辨好坏。青少年还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初步阶段,每天不得不面对海量信息,而且无从分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从教人员来讲,无疑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与机遇。全媒体时代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使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再受困于课堂之内,而是采用全媒体教学,慕课时代的到来也正是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全媒体时代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学生的认知规律、专业与课程的内在逻辑等,都是核心内容,也是永远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更是不会变的。归根结底,全媒体的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因此,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思想更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于专业课程,更加注重思想性和引领性;二是要求掌握一定的全媒体技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技术的革新离不开对一些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掌握;三是要求增强应变处置能力。全媒体时代不同于以往的单一媒体时代,出现的矛盾或者问题往往比较典型并且有章可循,全媒体时代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往往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应变处置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点
进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思政工作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性、突发性的特点。
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特点的变化,个性化因素增强,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也面临多样化的特点,有些可以总结经验,而有些个案根本没有先例可循。
变化性主要表现为学生自身纵向的变化,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给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突发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因此,遇到一些不确定因素或者突发性事件,学生往往没有应变能力,因而容易产生突发性事件。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众多挑战中,一下三对冲突最值得注意:
传统与现代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以技术革新为前提的,新技术的到来必定面临旧技术的淘汰。由于在之前多年的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固有的习惯和传统,一些新技术难以得到推广,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方法陈旧,工作效率低下。
改革与保守主要体现在理念层面。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更新周期较之以前大为缩短,以前往往10年左右的更新周期如今可能3年甚至1年就已经实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造成观念上的冲突和矛盾,思政教育改革发展难免遇到阻力。
主动与被动主要体现在管理层面。这里的主动与被动包含学生和老师两个
·172·
智库时代 层面,学生方面,如何调动积极性,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完成工作;教师层面,如何采取措施,使教师将思政教育主动融入日常,而非被动灌输给学生,也是全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产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地方仍然使用多年前的教材,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全媒体时代的要求。二是方法简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提供了新的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充分提高效率。三是流于形式,目前不少地方还存在着对思政课的应付情况,不少学生和老师在思想观念深处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认为只要专业课过关了,就完成了育人的任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还有一定的存在。如何积极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育德育心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是摆在当前思政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需要迫在眉睫。
三、全媒体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理念创新,思想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刷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但是绝不能冲刷掉思想正政治教育的主色调。对教师而言,要思想,首先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真正将其放在新时代全媒体背景下来审视和思考。要把全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战略角度来认识。其次要充分认识全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全媒体时代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要将这些特点和要求充分融入到自身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探究全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与自身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互相提高。再次要辩证看待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看到其中的精华,并为我所用,也要看到其中的糟粕,并引导
学生去合理规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全媒体手段,在实践中不断积攒经验,不断判断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让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偏离方向,又能够取得效果的最大化。
对学生而言,要从理念上重新认识全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当成说教,而是应该端正态度,利用开放、包容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要创造性地与自身所学专业相结合,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互相促进想,相得益彰。
(二)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资源,实现技术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得到创新,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实现突破与创新。首先要加强学习和培训,要将培训工作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来考量,从教师到学生,都要注重培训和学习,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学习的危害性,保证培训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强化技术革新,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就要坚持高起点,严要求,要把变化当成常态,不断适应变化中的技术革新,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再次要增加投入,从学校到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重视技术革新的重要性,制定相关,同时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引进相关设备、开展培训活动,从硬件设施上提高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最后,学生要积极响应技术革新的号召,从自身出发,不当旁观者,发挥优势于主观能动性,主动投身到技术革新的过程中,成为全媒体时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和传承者。
(三)从制度层面创新,突破发展的瓶颈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多种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坚持原则和底线,全媒体时代带来了技术上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消极因素,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制度创新的前提是要坚持思想意识原则,坚持正能量。其次,制度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消除以往工作中不方便学生的与规定,爆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一切从立德
智库理论 树人出发,一切从育人出发,一切从服务师生出发。再次,制度创新要敢于突破固有的藩篱,要坚持改革的态度与方法,从制度层面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扫清障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将制度创新与课程创新相结合,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把制度创新的成果充分运用于课程改革中,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打造过硬的思政教师队伍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人。要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学校、地方,要拿出相关,从制度、待遇、感情等多方面,留住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青年优秀人才。要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人才聚集起来,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四、结语
进入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作为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承担了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现实和历史意义,必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还要充分认清当前全媒体时代下的特点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和新变化,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注重从思想、制度、技术以及人才方面入手,科学分析研判,提出最优方案,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伏文艳.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之路——兼评《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8(03):111.
[2]冯淑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111-115.
[3]罗家锋.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路径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2):246-249.[4]曹文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12):8-10.
【作者简介】冯润青(1995-),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