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模拟试卷136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模拟试卷136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模拟试卷136

(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问题求解(总题数:15,分数:30.00)

1.某工厂将A、B两种原料按质量比为x:y混合均匀配置了一种新产品。A原料每千克100元,B原料每千克80元。现在A种原料价格下降了10%,B种原料价格上涨了20%,后来发现配置的新产品价格没变,则x:y=

 A.1:1

 B.8:5 

 C.5:8

 D.3:5

 E.5:3

原料价格没变之前,新产品的价格为原料价格变化之后,新产品的价格为解得x:y=8:5。

2.某年级有学生若干人,列成三层中空方阵,多出9人;若在中空部分增加两层,少15人。该年级共有学生

 A.120人

 B.105人 

 C.110人

 D.100人

 E.115人

方阵每层的人数从内到外形成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由题意可知,中空部分增加两层需要9+15=24人,于是最内层有(24一8)÷2=8人,五层总人数为8×5+8×5×(5一1)÷2=120人,所以该年级共有120一15=105人。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各自速度保持不变。两车第一次相遇是在距A点16千米处,相遇后各自前行,分别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且第二次相遇在距A点32千米处,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A.2:3 

 B.3:2

 C.2:5

 D.5:2

 E.3:4

由第一次相遇时甲车行了16千米可知,两车合起来行完1个全程时,甲车会行16千米;到第二次相遇时,两车一共行了3个全程,所以甲车共行了48千米,则全程为(48+32)÷2=40千米。于是第一次相遇时,乙车行了40一16=24千米,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16:24=2:3。

4.从1~10中任取7个数,取出的7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

 A.

 B.

 C.

 D. 

 E.

取出的7个数的中位数是6,说明要从6的左右两边各取出3个数,根据排列组合原理可知,

5.某公司出台一项全员加薪计划,规定工作五年及以下的,按50元/年的标准加薪;工作超过五年的,超出部分按80元/年加薪,工作年份按整数计算,且不足一年的部分不计。小张和小王均在该次计划之内,小张加薪比小王多340元,则二人一共加薪

 A.550元

 B.580元

 C.610元

 D.0元 

 E.680元

340既不能被50整除,也不能被80整除,这说明小张的工作年份超过5年,小王的工作年份不到5年。设小张工作了(x+5)年,小王工作了(5一y)年,则(50×5+80x)一50(5一y)=340,即8x+5y=340由x,y均为正整数可得,x=3,y=2。所以二人一共加薪(50×5+80x)+50(5一y)=(50×5+80×3)+50×(5一2)=0元。

6.有8人要在某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其中甲和乙希望被安排在前三个作报告,丙希望最后一个作报告,丁不希望在前三个作报告,其他人没有要求。如果安排作报告的顺序时要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则不同的报告顺序共有

 A.288种

 B.441种

 C.484种

 D.529种

 E.576种 

先将丙安排在最后一个;然后在前三个位置安排两个给甲和乙,有A 3 2 种;在4—7中选一个位置安排丁,有C 4 1 种;剩下的四个人全排列,有A 4 4 种,所以一共有A 3 2 .C 4 1 .A 4 4 =576种。

7.如图1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30°,点O是三角形ABC的重心,OE⊥AC于点E,已知BC=6.则OE=

 A.1

 B.2 

 C.3

 D.

 E.

如图3,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D,因为O是三角形ABC的重心,所以D是BC的中点,且AO:OD=2:1,则CD=3,且AO:AD=2:3。又因为OE⊥AC,所以OE∥DC,则OE:DC=AO:AD=2:3.所以OE=2。

8.如图2所示,半圆O的直径为20,C是半圆直径AB上与端点不重合的动点。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O 1 和O 2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最大值为

 A.10π

 B.25π 

 C.50π

 D.75π

 E.100π

设圆O 1 和O 2 的半径分别为x和y,则由图可知x+y=10,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π×(10 2 一x 2 一y 2 )。因为x 2 +y 2=50,所以S≤25π。

9.设x和y满足且代数式z=ax+y的最大值为4,则a=

 A.0

 B.2 

 C.一2

 D.3

 E.一3

可行域如图4所示,代数式z=ax+y一定在顶点(2,0)处取到最大值4,故4=2a+0,所以a=2。

10.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大于零,且a 10 a 11 +a 9 a 12 =2e 5 ,则lna 1 +lna 2 +…+lna 20 =

 A.5

 B.e 5

 C.10

 D.e 10

 E.50 

由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可知,a 10 a 11 =a 9 a 12 =e 5 ,则lna n +lna 2 +…+lna 20 =lna n a 2 a 20 =ln(a 10 a 11 )10=50。

11.某游泳池有A、B、C三个进水管,先开A、B两管,3小时后,关闭A管打开C管,又过了3小时,关闭B、C两管,经测算,还需开A管注水30分钟或者开B管注水45分钟才可将游泳池注满。已知A、B两管注水1小时相当于C管注水2小时,则三管齐开,将游泳池注满需要

 A.3.75小时

 B.4.75小时

 C.4.5小时

 D.4小时 

 E.3.5小时

由题意可知,A管注水30分钟相当于B管注水45分钟,则A、B两管的效率之比为3:20设A管效率为3x,B管为2x,则C管为(3x+2x)÷2=2.5x。依题意有3x(3x+2x)+3x(2x+2.5x)+3x÷2=1,解得所以A、B、C三管的效率分别是故三管齐开,将泳池注满需要=4小时。

12.建造一间占地面积12平方米的背面靠墙的鸡舍,底面为长方形,鸡舍正面的造价为120元/平方米,侧面的造价为80元/平方米,屋顶造价为1120元/平方米,墙高3米,则最低总造价为

 A.14600元

 B.15230元

 C.16320元 

 D.17200元

 E.18240元

设鸡舍长为a,宽为b,则曲=12,总造价为y=120×3a+2×80×3b+1120×12=120(3a+4b)+13440。由ab=12可得,3a×4b=144。根据积一定,二者相等时和最小可知,当3a=4b=12时,y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16320。

13.某调查公司对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人看过甲片,47人看过乙片,63人看过丙片,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全看过,20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则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有

 A.69人

 B.65人

 C.57人

 D.46人 

 E.38人

设集合A、B、C分别表示看过甲片、乙片、丙片的人。由三集合的容斥原理可知,|A∩B|+|B∩C|+|A∩C|=|A|+|B|+|C|+|A∩B∩C|一|A∪B∪C|=+47+63+24一(125一20)=118,所以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有118一24×3=46人。

14.设f(x)=|x一2015|+|x一2016|+|x一2017|+|x一2018|,则f(x)的最小值为

 A.1

 B.3

 C.4 

 D.2016

 E.2017

f(x)表示数轴上任意一点到2015,2016,2017,2018四点的距离之和。显然,当2016≤x≤2017时,f(x)可以取到最小值4。

15.四个人参加数学竞赛,试卷满分100分,四人的平均分为80分。小刚得分最少,比小明少得6分;小华得分最多,比小强多得8分。则小刚最少得

 A.60分

 B.61分 

 C.62分

 D.63分

 E.分

设小刚得了x分,小华得了y分,则小明得了x+6分,小强得了y一8分。根据题意可得,x+x+6+y+y一8=4×80,即x+y=161。因为y≤100,x<y一8,所以61≤x<76.5,可知x最小为61,即小刚最少得61分。

二、 条件充分性判断(总题数:1,分数:20.00)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1).已知xyz≠0,且x+y+z≠0。则x 3 +y 3 +z 3 +mxyz能被x+y+z整除。 (1)x+z=0; (2)m=一3。

 A.

 B.

 C.

 D. 

 E.

对于条件(1),x 3 +y 3 +z 3 +mxyz=x 3 +y 3 +(一x) 3 一mx 2 y=y(y 2 一mx 2 ),因y(y 2 一mx 2 )能被y整除,条件(1)充分。对于条件(2),x 3 +y 3 +z 3 一3xyz=(x+y+z)(x 2 +y2+z 2 一xy—yz一zx),因该式能被x+y+z整除,条件(2)充分。所以选D。

(2).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5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则n=120。(1)第一组至第五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3:4:6:5:2;(2)第五组数据的频数是10。

 A.

 B.

 C.

 D.

 E. 

显然,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故联合考虑。由第一组至第五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3:4:6:5:2可知,第五组数据的频数占总样本容量的,而第五组数据的频数是10,所以样本容量n=10÷=100,联合也不充分。所以选E。

(3).设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b n }为等差数列,且a 1 =b 1 =1。则b 2 ≥a 2 。 (1)a 2 >0; (2)a 10 =b 10

 A.

 B.

 C. 

 D.

 E.

显然,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联合考虑。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b n }的公差为d。由(1)可知,q>0,由(2)可知,q 9 =1+9d,则由均值不等式可得b 2 =1+d= =a 2 ,即联合充分。所以选C。

(4).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1)一条边上的中线为这条边长的一半; (2)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方程x 2 一7x+12=0的两个根,另一边长等于5。

 A.

 B.

 C.

 D. 

 E.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条件(1)充分。对于条件(2),可得到三条边长分别为3,4,5,正好是常见的一组勾股数,条件(2)充分。

(5).不等式|2一x|+|1+x|>m恒成立。(1)m<3;(2)m=3。

 A. 

 B.

 C.

 D.

 E.

代数式|2一x|+|1+x|表示数轴上任意一点到一1与2的距离之和,显然,该代数式的最小值为|一1一2|=3,要使不等式恒成立,必须满足m<3,所以条件(1)充分,条件(2)不充分。

(6).已知袋中有15个球,其中有红球m个,白球n个,其余全是黑球,从中任取3个。则取出2个红球1个白球的概率为(1)m=5,n=3;(2)m=4,n=5。

 A.

 B.

 C.

 D. 

 E.

从15个球中任取3个共有C 15 3 种取法。对于条件(1),取出2个红球1个白球有C 5 2 C 3 1 =30种方法,对于条件(2),取出2个红球1个白球有C 4 2 C 5 1 =30种方法,所以两种情况下取出2个红球1个白球的概率均为 条件(1)和条件(2)均单独充分。所以选D。

(7).一只小船往返航行于甲、乙两地,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现知水流速度发生了变化。则往返一次所需时间增加。(1)水流速度变大;(2)水流速度变小。

 A. 

 B.

 C.

 D.

 E.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υ,水流速度为υ 0 ,则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为 条件(1),水流速度υ 0 变大,则 也变大,充分。条件(2),水流速度υ 0 变小,则 也变小,不充分。所以选A。

(8).圆柱的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是3:2。(1)圆柱轴截面是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为2:1,且其长与球的直径相等;(2)圆柱轴截面是正方形,且其边长与球的直径相等。

 A.

 B. 

 C.

 D.

 E.

设球的半径为r,则直径为2r,表面积为4πr 2 。对于条件(1),因圆柱的轴截面是长方形,所以有两种情况:当圆柱的高h=2r,则底面的半径为0.5r,圆柱的表面积为2.5πr 2 ,二者表面积的比为5:8;当圆柱的高h=r,则底面的半径为r,圆柱的表面积为4πr 2 ,二者表面积的比为1:1,故条件(1)不充分。对于条件(2),圆柱的高h=2r,底面的半径为r,则表面积为2πr 2 +2πr×2r=6πr 2 ,因此二者表面积的比为3:2,故条件(2)充分。所以选B。

(9).a=4,b=2。(1)点A(a+2,b+2)与点B(b一4,a一6)关于直线4x+3y一11=0对称;(2)直线y=ax+b垂直于直线x+4y一1=0,且在x轴上的截距为一1。

 A. 

 B.

 C.

 D.

 E.

对于条件(1),根据题意可知,线段AB与直线4x+3y一11=0垂直,且AB的中点在直线4x+3y一11=0上,所以联立以上两式,解得a=4,b=2,条件(1)充分。对于条件(2),根据题意可知,且a×(一1)+b=0,解得a=4,b=4,条件(2)不充分。所以选A。

(10).设函数(x)=一2x 2 +3x+2k。则f(x)与横轴的交点在区间(一2,2)中。

 A.

 B. 

 C.

 D.

 E.

假设函数f(x)与横轴的交点在区间(一2,2)中,则f(x)满足f(一2)<0,f(2)<0,且△≥0,即f(一2)=2k一14<0,f(2)=2k一2<0,△=16k+9≥0,解得≤k<1。条件(2)中的的真子集,故只有条件(2)充分。所以选B。

三、 逻辑推理(总题数:28,分数:58.00)

16.由于戒烟给人造成很大压力,还会带来体重的增加,所以很难戒烟。但戒烟或许就如同用一种有益健康的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有害健康的活动那样简单。在一项研究中,对一半试图戒烟者只提供停止吸烟的活动程序,而对另一半人则在此之外又提供了15个星期的增氧健身活动。研究进行到一个月时,前一组中无人戒烟,而后一组中则有40%的人停止了吸烟。以下陈述如果为真,都能支持上述论证,除了

 A.经常锻炼能防止体重增加。

 B.每组中都包括了400个随机挑选的参加者。

 C.当习惯于经常锻炼的不吸烟者停止锻炼时,体重不会增加。 

 D.增养健身活动能刺激大脑产生有助于减轻压力的内啡肽。

 E.在第二组中,38%的人在研究进行到一年时也不曾吸烟。

加强型问题。最不能加强。选项A、B、D、E都与题干一致,支持了题干。

17.那些批评新闻业迎合大众情绪的人没有考虑到新闻业是一种盈利性机构。新闻业像其他私人企业一样,必须靠赚钱来维持生存。如果新闻业是非盈利的,那谁会支持它?唯一的选择是靠赞助,而有了赞助就超出了控制范围,搞宣传是很容易拉到赞助的,但没有人愿意赞助正直的新闻报刊。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能够适当地被推出?

 A.假如新闻业不被赞助,它就没有失控的危险。

 B.假如新闻业不被赞助,它就不会去搞宣传。

 C.假如新闻业出版的是正直的报刊,它就一定是盈利性的机构。 

 D.假如新闻业去盈利,它一定会出版正直的报刊。

 E.假如新闻业出版的是不正直的报刊,它就可以从中盈利。

结论型问题。复合推理。题干从根本上做出了下列断定:①如果新闻业是非盈利的,那么它一定要靠赞助;②如果新闻业要靠赞助,那么它就会是不正直的。选项C能够从中推出。即如果新闻业是正直的,它就一定是盈利的。

18.在国内,私有化的概念说起来好像就是把国有资产分掉,而实质上则是对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问题。如果没有对这个权力进行保护的法律基础,国有资产能够被分掉,分得的财产也随时可以被没收。如果上述陈述为真,最有力地支持了以下哪项结论?

 A.如果没有私有财产可以保护,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就毫无意义。

 B.即使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不能有效地执行也无济于事。

 C.没有私有化也就不会有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问题。

 D.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E.私有化的制度是建立在拥有私有财产的合法权利的基础上的。 

结论型问题。复合推理。题干从根本上做出了下列断定:如果私有财产不合法,则私有化制度不能建立。选项E说“私有化的制度是建立在拥有私有财产的合法权利的基础上的”,即只有私有财产是合法的,才可能有私有化制度的建立,正好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基础,也可以从题干断定推出。

19.巨额国家预算赤字不会造成巨额贸易赤字。如果能造成,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也会有最大的贸易赤字。实际上,当赤字的数字可以调节以致不同国家彼此确实相当时,没有这种关系。如果上述陈述都是正确的,能在它们的基础上正确地推出以下哪一项?

 A.有巨额国家预算赤字的国家倾向于对外贸易。

 B.不可能把一国赤字的数字与其他国家的数字进行可靠的比较。

 C.减少一国国家预算赤字不一定导致该国应该有的贸易赤字的降低。 

 D.按人口多少将所有国家从大到小排列,那些最小的国家通常有最小的预算和贸易赤字。

 E.贸易赤字最大的国家从来没有类似的国家巨额预算赤字。

结论型问题。题干中陈述道:巨额预算赤字不会造成巨额的贸易赤字,这样一个有巨额预算和贸易赤字的国家可以减少它的预算赤字而仍然维持一个巨额的贸易赤字,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不正确,因为题干中没有说任何关于国家是如何对巨额预算赤字做出反应的。选项B不成立,因为题干中指出了不同国家的赤字数字的比较可以是比较可靠的。选项D不成立,因为题干中没有讨论赤字规模和人口规模之间的联系。选项E也不成立。因为贸易赤字最大的国家有时有类似的巨额预算赤字与题干没有矛盾。

20.12月上旬,某城市的气候已相当寒冷,湖面的冰层已经非常坚实。城市居民中爱好溜冰的人都希望到溜冰场去溜冰。但溜冰场要等到12月中旬才开放。为此,溜冰爱好者颇有意见。以下各项都可能是溜冰场管理人员所做出的解释,除了

 A.在12月上旬,由于时间仓促,溜冰场的开放工作还没有准备就绪。

 B.由于门票收费过低,上级领导又不同意提高门票收费,多开一场,溜冰场的亏损就越大。

 C.此时溜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D.溜冰场每年都到12月中旬开放,这已经形成惯例。

 E.12月上旬溜冰场安排有赛事。

解释型问题。最不能解释。选项A、B、D、E都有可能是溜冰场管理人员所作出的解释,选项C所言与题干陈述有矛盾,不能解释题干。

21.虎山长城遗址除一号台址发现很少的残砖之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发现城砖。虎山村及附近村庄也没有从长城上拆下城砖用于民房建筑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测,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以下哪项是上述推测所需要假设的?

 A.当地县志记载虎山长城是夯土筑成的。

 B.虎山长城遗址附近没有发现古砖窑。

 C.此地山高坡陡,城砖难以运进运出。 

 D.此地土质极差,不适宜烧制长城用砖。

 E.虎山村的民房建筑用砖也是极少的。

假设型问题。题干从虎山长城遗址发现的长城砖很少,推出:虎山长城用砖极少。选项C是必须假设的。因为如果该项为假,即虎山的城砖如果能够轻易运出,则不能从其遗址发现的城砖少就推出其用砖少,因为很可能这些城砖都被运走了。

22.生理学家发现,人类掌管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大脑皮质在正常情况下有6层,如果胎儿缺乏一种名为“Cdk5”的酶,大脑皮质的发育就会变得极为缓慢,无法最终形成正常大脑皮质的6层结构,从而严重影响儿童认知发展。一些医药界人士推测,利用这一发现,将有望研发出药物,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测?

 A.人体不能吸收外部补充的“Cdk5”酶。

 B.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C.一些脑部“Cdk5”酶含量高的人学习能力并不突出。 

 D.青少年过了脑发育关键期后,补充“Cdk5”酶不起作用。

 E.另一种名为“Cdk3”的酶,才是影响脑皮质发育的主要因素。

削弱型问题。因果关系。题干断定:补充“Cdk5”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他选项都比选项C的削弱力度强,所以,选项C最不能削弱题干。

23.某位经营者投入巨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市区和机场的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比原来市区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路程短且路况好。当然,这条私营高速公路是要收费的。运行一段时间后,这条高速公路的经营者发现车流量比预期要少得多,这条期望中的“招财路”并没有立即招财。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最不可能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人们宁可多花时间也不愿支付额外的“过路费”。

 B.绝大多数去机场的人还不知道新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

 C.金融危机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外出乘飞机的人减少。

 D.与在一般公路上开车相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更具危险性。 

 E.该市外出乘飞机人员一般都是坐出租车去机场,而出租车司机一般又都是通过绕行来多赚钱。

解释型问题。最不能解释。题干断定:某经营者投入巨资修建的道路路程短而且路况也好,为什么就不招财呢?选项A、B、C、E都解释了其中的原因。选项D为无关选项,最不能解释题干。

24.尽管目前流行的广告都在试图说服顾客,但只有一小部分这样的广告可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由此可知,有些说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以下哪项中的推理与上文的最相似?

 A.有些短诗是主题多样化的,因为某些十四行诗具有这种多样化的特征,并且所有的十四行诗都是短诗。 

 B.任何优秀的经理总是根据充分的资料来做出重要的决策,然而某些经理并没有这样做,所以,有些经理不是优秀的经理。

 C.在重复某件事情的次数与记住这件事情之间有正比的关系,所以,重复总是记忆的关键因素。

 D.有些精神病患者被认为是正常人,因为某些精神病患者还在工作岗位上,而所有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一般都被认为是正常人。

 E.并非所有的跟踪调查研究都是用来说明公司的投资回报率的,所以,有些这样的研究是不可靠的。

结构类似。三段论。题干断定:只有一小部分广告可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目前流行的广告都在试图说服顾客,由此可知,有些说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中项都处于前提的主项位置,为第三格的三段论。选项A的结构与此类似。即:某些十四行诗具有这种多样化的特征,所有的十四行诗都是短诗,所以有些短诗是主题多样化的。选项C和E不是三段论。选项B的第二个前提和结论都是否定命题。选项D的中项为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为第一格。

25.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英国某地出土的两具木乃伊骨架是由6个人的骨架组合而成。这些骨架距今最长可能有3500年。这些骨架是在死者去世600年后才被拼接埋葬的,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可见,拼凑的骨架是显示家族亲缘关系的一种体现。以下哪项是题干论证必须假设的?

 A.基因鉴定发现,6个人的骨架并非出自同一家族。

 B.两具木乃伊骨架并非是盗墓者一时兴起拼凑完成的。 

 C.英国考古发现不少拼凑的骨架均有家族亲缘关系。

 D.据古籍记载,该地的确存在将已故家族成员骨架拼凑的埋葬习俗。

 E.据考证,这两具木乃伊骨架生前的身份十分显赫。

假设型问题。题干由“出土的两具木乃伊骨架是由6个人的骨架组合而成”推出“拼凑的骨架是显示家族亲缘关系的一种体现”。选项B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是盗墓者一时兴趣拼凑完成的,则结论不能成立。注意,选项C、D不成立也不会影响结论,不是必须假设的。

26.某广告:与立舒牌止痛药一样,所有止痛药都可以止痛。但是,当你头痛时,你想立即消除疼痛的话,立舒牌止痛药就是为你设计的,没有任何其他止痛药比立舒牌止痛药的止痛效果更快。阿英和阿华都有头痛症,假设阿英使用立舒牌止痛药,阿华使用其他止痛药,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中得出?

 A.阿英的头痛会比阿华的消除得更快。

 B.阿英的头痛至少不会比阿华的消除得更慢。 

 C.阿华的头痛会与阿英的头痛同时消除。

 D.阿华以后也会使用立舒牌止痛药。

 E.阿华以后不会使用立舒牌止痛药。

结论型问题。题于断定,没有任何其他止痛药比立舒牌止痛药的止痛效果更快;阿英使用立舒牌止痛药,而阿华使用其他止痛药。一般来看,阿英应该比阿华的止痛效果更快。但是题干只是说“没有任何其他止痛药比立舒牌止痛药的止痛效果更快”,也还可能有和立舒牌止痛药的止痛效果一样快的止痛药,所以,如果选A项“阿英的头痛会比阿华的消除得更快”,就过强了。选项B说“阿英的头痛至少不会比阿华的消除得更慢”就要好得多。

27.有些贵州人不会说普通话,贵州人都喜欢吃辣椒。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也是真的?

 A.有些会说普通话的人喜欢吃辣椒。

 B.有些会说普通话的人不喜欢吃辣椒。

 C.有些喜欢吃辣椒的人会说普通话。

 D.有些喜欢吃辣椒的人不会说普通话。 

 E.有些贵州人喜欢说普通话。

三段论。题干断定:“有些贵州人不会说普通话,贵州人都喜欢吃辣椒”。根据前提为否定结论就必然是否定的规则,可知结论不能选肯定判断的选项,选项A、C、E都不是结论,只能考虑选项B和D。但如果选B的话,则“喜欢吃辣椒”这个概念在前提中是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作为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了,出现了“概念扩大”的逻辑错误。所以,只能选D。

28.在部门,所有的决定都是通过一道一道的程序来做出的,其中要包括许多人。没有单个的人有权决定一项议案是否实行。所以,在部门中,危险的议案是从不被采纳的。需要假设以下哪项陈述,上述结论才能合乎逻辑地被推出?

 A.在机构中所有的议案都需要承担风险。

 B.谁单独做出决定,谁将承担一切风险。

 C.只有单个人所作的决定,才会有危险的议案被采纳。 

 D.人们有时愿意承担个人的风险,而不愿意承担一个团体的风险。

 E.只有集体决策的议案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假设型问题。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题干从“没有单个的人有权决定一项议案是否实行”为前提,推出结论“在部门中,危险的议案是从不被采纳的”,隐含的前提是:只有单个人所作的决定,才会有危险的议案被采纳。通常来说,题干从否定的前提推出一个否定的结论,常常是假设了一个必要条件的判断作为大前提的。

29.请明星做电视广告确实增加广告的收视率。但是,这样做也有缺点。调查表明,观众对这样的广告印象深的是明星的形象及其表演,很少有人记得清楚广告所要推销的产品的名称。这样,不管明星广告多么吸引人,它们究竟能否起到促销产品的作用是值得怀疑的。以下哪项是上面的议论所假设的?

 A.明星广告降低了所推销的产品在收视者心目中的信誉。

 B.尽管很吸引人,但明星广告一般地不如其他广告的制作质量好。

 C.能够记住广告中的明星的形象,对厂家的产品也会起到一定的促销作用。

 D.明星广告的成本要高于一般广告,因此,它促销效果也应高于一般广告。

 E.电视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让收视者记住产品的名称,而不是其他。 

假设型问题。题干中从明星广告使人们很少记得清楚广告所要推销的产品的名称,推出明星广告对于促销产品的作用是值得怀疑的,需要假设:观众记住广告所推销的产品的名称是电视广告的最终目的。

30.航空公司是如何避免班机发生事故的呢?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事故是因飞行员的错误导致的。为解决这个问题,航空公司改善了他们的训练方式,增加课堂上的指导时间并加强驾驶舱中的交流技巧训练。但是,依靠这些措施来弥补飞行时间的不足还是不现实的。因此,航空公司应重新设计他们的训练方案以减少飞行事故。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最可能假设的?

 A.训练课程可以彻底消除飞行员的过失。

 B.缺少实际飞行时间是导致飞行员在航班事故中产生过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C.交流技巧是飞行员训练课程中较不重要的部分。

 D.如果训练课程集中在增加实际飞行时间上,飞行事故的数量会有所下降。

 E.如果训练课程集中在增加实际飞行时间上,飞行事故的数量不会有所下降。

假设型问题。题干从“依靠增加课堂上的指导时间并加强驾驶舱中的交流技巧训练来弥补飞行时间的不足是不现实的”,推出“航空公司应重新设计他们的训练方案以减少飞行事故”,必须假设:缺少实际飞行时间是导致飞行员在航班事故中产生过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否则,如果缺少实际飞行时间并不是导致飞行员在航班事故中产生过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则题于断定“航空公司应重新设计他们的训练方案以减少飞行事故”就不能成立。

31.现在的医生在检查身体时经常用实验检测的方法来做辅助的检查,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保险公司却规定不负担某些实验检测的费用,并因此而降低了它对病人所提供的医疗保险的质量。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论证所需要假设的?

 A.体检与实验检测并用比单独体检能对许多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B.许多医生反对保险公司这种为了省钱而使用实验检测的规定。

 C.有经验的医生仅凭单独的体检就能对某些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

 D.实验检测比体检的费用更贵。

 E.现在许多医生都希望通过对病人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测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假设型问题。题干中从“现在的医生在检查身体时经常用实验检测的方法来做辅助的检查”,而“保险公司却规定不负担某些实验检测的费用”,推出这种做法降低了它对病人所提供的医疗保险的质量。选项A说“体检与实验检测并用比单独体检能对许多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体检和实验检测并用并不比单独体检能对许多疾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则不需要为此做检测,也就不会降低对病人的保险质量了。

32.对动物大脑的偏侧性优势的研究表明,尽管大多数人的活动习惯使用右手,但在其他任意一组动物中,用“左手”(即优先使用左侧肢体)的和用“右手”的却各占其半。不过,这个发现却是令人生疑的,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注意到狗总是用右爪子与人“握手”。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对狗握手这个反例做出最好的解释?

 A.人们观察到狗在抓挠时与使用右爪子一样使用左爪子。

 B.人们在观察狗“握手”时所见到的只是狗使用前爪子的行为。

 C.左撇子的人在“右撇子的世界”中有时会感到不方便甚至会有耻辱感,而狗则不会遇到类似的麻烦。

 D.在学习完成某种技巧时,狗会受到其训练者行为的影响。 

 E.狗在使用“右手”这一习惯上与人十分相似。

解释型问题。题干陈述道,既然长期以来人们注意到狗总是用右爪子与人“握手”,所以,在对动物大脑的偏侧性优势的研究中所发现的动物们都是用“左手”(即优先使用左侧肢体)的和用“右手”的却各占其半,这是令人生疑的。选项D解释道,这其实是不用怀疑的,因为狗受到了人用右手行为的影响。即在学习完成某种技巧时,狗会受到其训练者行为的影响。

33.我可以设身处地把一些外在符号跟一些内在事件关联起来,比如,将呻吟与脸的扭曲,跟痛的感受关联起来。我从痛的体验中得知,当我有痛感时,往往就会呻吟和脸扭曲。因此,一旦我看到他人有相同的外在符号时,我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也有与我相同的内心活动和事件。毕竟我和他人之间,在行为举止和通常的生理功能方面,显然是类似的,那为什么在内心活动上不也相类似呢?以下哪项能够最有力地支持上述论证?

 A.相似的结果一定有相似的原因。 

 B.痛感与呻吟和脸扭曲之间可能有密切联系。

 C.行为举止与内心活动也许有某种内在联系。

 D.人与人之间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

 E.他人和自己行为上的类似,说明了人在类本质上的动物性。

加强型问题。因果关系分析。题干断定,当我有痛感时,往往就会呻吟和脸扭曲的结果,因此当我看到他人有呻吟和脸扭曲的结果时,我就会认为他们有与我相同的内心活动和事件这样的原因。理由是:我和他人之间,在行为举止和通常的生理功能方面是类似的。选项A如果为真,即如果相似的结果一定有相似的原因,则他人和我既然有相似的结构,也就应该有相似的原因。选项B和C说的是“可能”“也许”等,都不足以加强题干论证。

大自然在不断地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大气中碳含量的增加会增加大气的热量,大气热量的增加会导致海洋中水分的蒸发,这样就会增加降雨量。而降雨又把大气中的碳带人海洋,最终成为海底的一部分。大气中碳含量的下降会导致大气热量的减少,它又进一步导致海洋水分蒸发的下降,水分蒸发的下降会导致降雨量的减少,那么随雨水冲人海洋中的碳就会减少。一些研究大气污染的专家担心:燃烧矿物燃料会使大气中碳含量增加到一个危险的水平,那样会对人类生活构成很大的危害。但是,这些专家又宽慰人们说:大自然会不断地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分数:4.00)

(1).以下陈述除哪项外,都能从上文中推出?

 A.大气热量的下降会减少雨水冲人海洋中的碳的总量。

 B.大气中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海洋水分蒸发的增加。

 C.大气中碳含量的下降会减少海洋水分的蒸发。

 D.大气热量的减少会导致大气中碳含量的下降。 

 E.大气中碳含量的下降会导致降雨量的减少。

结论型问题。题干断定“大气中碳含量的下降会导致大气热量的减少”,选项D则说“大气中热量的减少会导致大气中碳含量的下降”,使题干出现“因果倒置”的错误,削弱了题干,显然不能从题干中推出。其他选项都可以从题干中推出。

(2).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严重地削弱上述专家给人们的宽慰?

 A.呼吸碳含量过高的空气是否不利于人类的生活,这一点尚不清楚。

 B.碳是使地球的热量足够维持人类生活的大气覆盖层的一部分。

 C.大自然的调节过程发生在几百万年,在短期内碳含量会有很大的起伏。 

 D.动物呼吸所释放出来的碳是燃烧矿物质的30倍。

 E.有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碳含量的增加总的来说不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什么危害。

削弱型问题。如果选项C为真,即如果大自然的调节过程发生在几百万年,在短期内碳含量会有很大的起伏,则题干断定“大自然会不断地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人们不用担心大气中碳含量的增加所造成的危害”这样的论断就是不能成立的。

34.甲、乙、丙、丁四人争夺围棋比赛的前四名。赵、钱、孙、李对此分别做了预测。赵说:“丁是第一名。”钱说:“甲不是第一名并且乙不是第二名。”孙说:“如果乙是第二名,那么丙不是第三名。”李说:“如果甲不是第一名,那么乙是第二名。”最终结果表明,上述四人所做的预测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是对的。以下哪项可以从上述陈述中推出?

 A.甲、乙、丙、丁的名次分别是第一、第二、第四、第三。

 B.甲、乙、丙、丁的名次分别是第二、第一、第三、第四。

 C.甲、乙、丙、丁的名次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一、第四。

 D.甲、乙、丙、丁的名次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E.甲、乙、丙、丁的名次分别是第一、第三、第二、第四。

特殊条件下的推理问题。复合推理。题干中钱的话“甲不是第一名并且乙不是第二名”和李的话“如果甲不是第一名,那么乙是第二名”是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个是真的。所以,孙的话“如果乙是第二名,那么丙不是第三名”为假,即乙是第二名并且丙是第三名。同时,赵的话也为假,即丁不是第一名,所以丁是第四名。因此,甲是第一名。

35.自然保护主义者建立了保护稀有动物的自然保护区。一片墨西哥丛林就是为了冬季栖息在这里的北美金斑蝶而建的自然保护区。如果地球果真像所预测的那样不断的变暖的话,生长着各种植物的温带就会向目前较冷的北方转移。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对以下哪项陈述提供了最强的支持?

 A.如果地球按着所预测的那样变暖,现在的自然保护区将会失去其作用。 

 B.北美金斑蝶会自动缩短它们迁移的路程,以适应地球的气候变暖。

 C.如果地球变暖,极地冰山就会融化,海平面上升会使许多在海岸边生存的动植物灭绝。

 D.如果地球迅速变暖,在自然保护区内生存的动植物物种就会迁移到目前用于农业生产的地区。

 E.自然保护主义者在建立保护稀有动物的自然保护区时应该考虑全球变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

结论型问题。题干断定:如果地球果真像所预测的那样不断的变暖的话,生长着各种植物的温带就会向目前较冷的北方转移。因此,如果地球按着所预测的那样变暖,则现在的自然保护区将会失去其作用。选项A可以从中推导出来。

36.新提出的法律要求,在把手出售给个人时需要有7天的等待期,目的是检查监狱记录,以防止将手卖给有可能伤害他人的人。反对这条法律的人断言,监狱记录漏洞百出,这样,新提出的这条法律就使许多遵纪守法的市民与罪犯一道无法买到手。如果反对新法律的人的断言为真,那么,如果以下哪项原则成立,能最有力地证明以上述观点为基础的对新立法的反对是正确的?

 A.遵纪守法的市民的权利比罪犯的权利更值得保护。

 B.不应以遵纪守法的市民为代价来潜在的罪犯。 

 C.如果社会不能从某一个法律中受益,那么该法律就不能颁布。

 D.除非某种货物的出售会威胁到无辜的人,否则就不应对该货物的出售有任何。

 E.惩罚罪犯和保护市民的权利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加强型问题。如果选项B为真,即不应以遵纪守法的市民为代价来潜在的罪犯,则题干对新立法的反对就是正确的,即新立法确实是有问题的。

37.政治家:从大约4年前我们党开始执政时起,城市范围内失业人数的增长率没有超过20%。反对党在前一个4年的执政期间,城市居民失业人数的增长率超过了20%。所以,在我们党的领导之下,失业的人越来越少。上述政治家的论证最易受到下列哪项的批评?

 A.反对党的主张只是被简单地忽略了,并没有得到详细说明。

 B.失业人数的多少是受季节性变动影响的,这一情况被忽略了。

 C.用来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实际上为否定这一结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D.没有提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任何就业人数的增加都要归因于反对党所支持的就业计划。

 E.该政治家关于反对党在前一个4年的执政期间城市居民失业人数增长率的说法有所夸大。

逻辑错误评价。题干根据“4年前我们党开始执政时起,城市范围内失业人数的增长率没有超过20%”,推出“在我们党的领导之下,失业的人越来越少”,是错误的。因为虽然失业人数的增长率没有超过20%,但失业人数还是在增加的。所以,即使题干的论据为真,但其论点却是虚假的,其论据恰恰否定了其结论。

38.20世纪早期的政治哲学家无论是社会主义者还是主义者都受到了罗萨·卢森堡的影响。没有一个受到卢森堡影响的人赞成政体。如果上述陈述为真,根据这些陈述,以下哪项陈述也必然是真的?

 A.每一位不赞成政体的20世纪早期政治哲学家不是社会主义者,就是主义者。

 B.每一位不是社会主义者的,受到卢森堡影响的20世纪早期政治哲学家都是主义者。

 C.每一位不赞成政体的20世纪早期的政治哲学家都受到了卢森堡的影响。

 D.20世纪早期的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家都不赞成政体。 

 E.每一位主义者同时也必然都是社会主义者。

结论型问题。三段论。题干断定:①20世纪早期的政治哲学家都受到了罗萨·卢森堡的影响;②所有受到卢森堡影响的人都不赞成政体。结论是:20世纪早期的政治哲学家都不赞成政体。选项D说“20世纪早期的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家都不赞成政体”,显然可以从中推导出来。

39.有气象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南北极地区的冰川由于全球变暖而加速融化,已导致海平面上升;如果这一趋势不变,今后势必淹没很多地区,但近几年来,北半球许多地区的民众在冬季感到相当寒冷,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超强降雪和超低气温,人们觉得对近期气候的确切描述似乎更应该是“全球变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近几年来,由于两极附近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原来洋流中断或者减弱,而北半球经历严寒冬季的地区正是原来受暖流影响的主要区域。 

 B.除了南极洲,南半球近几年冬季的平均温度接近常年。

 C.北半球主要是性气候,冬季和夏季的温差通常较大,近年来冬季极地寒流南侵比较频繁。

 D.近几年来,由于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升高导致了原来洋流增强,而北半球经历严寒冬季的地区不是原来受寒流影响的主要区域。

 E.2015年冬天东北亚零度以下的平均天数明显低于2014年。

题干矛盾在于:气象专家指出全球变暖,而生活在北半球的民众却感到冬季更加寒冷,觉得是“全球变冷”。A项北半球经历严寒冬季正是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既肯定了全球变暖的事实,也说明了北半球地区居民所感觉的“全球变冷”的原因。故答案选A。

40.面试是保证招聘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面试可以帮助企业剔除那些个性特点与工作岗位特征不相匹配的人。要得出上述结论需要以下哪项为前提?

 A.包含面试环节的招聘通常是成功的。

 B.面试比招聘过程中的其他环节更重要。

 C.面试者在面试中会刻意隐瞒自己的某些个性特点。

 D.个性特点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E.企业通过面试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求职者的个性特点。 

题干由面试可以帮助企业剔除个性特点与工作岗位特征不相匹配的人,而得出面试的重要性。首先需要保证企业通过面试可以准确判断求职者的个性特点,才能判断是否剔除,即E项是题干结论的前提。故答案选E。

41.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在招聘师资时通常都是面向全世界公开招聘的,近年来,上海的部分高校在招聘师资时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强调应聘者必须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除非是在国内“985”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根据以上信息,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师几乎都来自国外。

 B.在上海的一些高校中,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在增加。 

 C.有些上海高校录用的新教师都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D.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比没有这一经历的教师更受管理部门和学生的欢迎。

 E.上海的“985”高校中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很高。

A项面向全世界招聘并不代表教师几乎都来自于国外,不能推出;B项在有此要求的一些学校会发生,能推出;C项也可能有在国内“985”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D、E两项题干并未提到。故答案选B。

42.某单位有负责网络、文秘以及后勤的三名办公人员:文珊、孔瑞和姚薇,为了培养年轻干部,领导决定她们三人在这三个岗位之间实行轮岗,并将她们原来的工作间110室、111室和112室也进行了轮换。结果,原本负责后勤的文珊接替了孔瑞的文秘工作,由110室调到了111室。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姚薇接替孔瑞的工作。

 B.孔瑞接替文珊的工作。

 C.孔瑞被调到了110室。

 D.孔瑞被调到了112室。 

 E.姚薇被调到了111室。

由题干可知,未轮岗之前对应关系为:后勤一文珊一110;网络一姚薇一112;文秘一孔瑞一111。现在文珊接替孔瑞的工作,又因为她们三个人在这三个岗位及三个工作间轮换,因此,轮岗后的对应关系为:后勤一姚薇一110;网络一孔瑞一112;文秘一文珊一111。孔瑞接替姚薇的工作,姚薇接替文珊的工作。故答案选D。

四、 写作(总题数:4,分数:4.00)

43.论证有效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信易公司有一份这样的商业计划。它由一份调查了解到大众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遂计划通过捐款于某环保组织,取得其徽章的使用权,从而提高公司竞争力,吸引新客户,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从而达到在信用卡业务上战胜竞争对手的目的,并有助于收取高于最低利率的利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参考例文】 信易公司商业计划不可行 信易公司有一份这样的商业计划。它由一份调查了解到大众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遂计划通过捐款于某环保组织,取得其徽章的使用权,从而提高公司竞争力,吸引新客户,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从而达到在信用卡业务上战胜竞争对手的目的,并有助于收取高于最低利率的利息。 该计划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论点,论证存在着诸多错误。 首先,该计划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该计划认为,公司只要用钱换取环保组织的徽章使用权,将其印在本公司的产品上,自己公司的产品就是环保的了。这是将“环保产品”与“具有环保组织徽章的产品”这两个概念混淆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是有本质的差别的,不能等同。该公司理应清楚,环保产品本质上具有环保的特性,而具有徽章标志的产品只是带上了环保的帽子,本质并不具有环保的属性。该计划想用“具有环保组织徽章的产品”去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该计划是不会成功的。 其次,该计划还存在着强拉因果的错误。该计划断定:“大部分群众对环保问题关注”就“必然会使用环保产品”,这是将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事物硬拉上因果关系,来支持自己的论断。显然,太牵强了。信易公司应知道,群众对环保的关注是群众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工作、生活的环境等问题的关注,群众关注环保而不一定会使用环保产品。群众是否使用是由需要决定的,决不会因为是环保产品,更不会因为贴上了环保标志而吸引更多新客户的。所以,该计划用强拉因果的办法来支持其论证,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第三,该计划还存在着想当然的错误。该计划说,产品有了环保组织的徽标,可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并有助于收取高于最低利率的利息,这更缺乏充分的依据,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如上所述,单有环保组织的徽标尚不足以让群众买环保产品,该计划还企望着群众购买其信用卡,以便收取高于最低利率的利息,这显然是种想当然。因为,该公司恐怕也明白,人们总是趋利避害的,既然你的信用卡只是加了环保组织的徽标,群众有什么必要去购买你的利息高于最低利率的信用卡。可见,该计划是建立在想当然的假设基础之上的,是无效的。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该商业计划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观点,是不可行的。 所以,信易公司的计划不是成功的商业计划。)

本文在深入分析了该商业计划后,诊断出三个逻辑错误。第一个是混淆了“环保产品”与“具有环保组织徽章的产品”这两个概念。第二个是硬说“群众对环保问题关注”就“必然会使用环保产品”,强拉因果。第三个是想当然地认为“产品有了环保组织的徽标,就可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并有助于收取高于最低利率的利息”。对这三个逻辑错误产生的原因,作者进行了准确的分析,逻辑严密,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

45.论说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参考例文】 正确合理的规则是管理的关键 七个住在一起的人分一桶粥,开始由于分粥方式不合理,总是不能公平分配,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这样,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轮到分粥的每个人都尽量分得平均。于是,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管理的关键在于要有正确合理的规则。 正确合理的规则是一个组织团体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这样一种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这个游戏规则的关键是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力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这个小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责、权、利明确和相互平衡,是规则正确合理的基石。“责”是岗位职责,即公司对于某个岗位工作范围的详细定义,务必清楚,毫不含混;管理关系要明确,不能越级管理。否则,将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加大下属工作难度,使之无所适从。“权”是公司赋予某岗位的相关权力,以便完成岗位职责。形式权力和实际权力应一致,否则,将阻碍该岗位员工履行其岗位职责。“利”是公司根据该岗位能给企业带来的贡献,为其为了完成岗位职责而要承担的风险,分配相应的利益回报。只有做到这种责、权、利的明确与平衡,管理规则才是真正合理而正确的,才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因此,责、权、利的明确和平衡,又是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的必要条件。因为责、权、利的明确和平衡,是提高组织活力和激励、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热情、效率和创新的重要因素。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发挥出最大的热情和创新力,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绩。 总而言之,管理首先要理清责、权、利的关系,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合理而正确的运行规则,才能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公司活力,从而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请记住,管理的关键在于要有正确合理的运行规则。)

本文贴合实际、观点独到、论证深刻。文章首先由七个人分粥的小故事得出正确合理的规则是管理的关键的总论点,进而从明确和相互平衡的责、权、利关系对于规则正确合理、公司发展的重要性方面进行论证,最后两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照应主题。结构清晰完整,论证深刻有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