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写词语。
tān wán jìn zhí gǎo zhǐ ( ) ( ) ( ) jiě mèn zāo yāng huā pén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忧虑(lù lǜ) 屏息(bǐn bǐng) 蹭腿( cèn cèng) ...丰富多腔(qiān qiāng) 枝折花落(zhé shé) ..三、比一比,再组词。
蹭( ) 殃( ) 脖( ) 糟( ) 增( ) 秧( ) 勃( ) 遭( ) 四、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任凭……也…… 无论……也…… 1.(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
2.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 五、读句子,想象猫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A.老实 B.贪玩 C.尽职 D.温柔 E.勇猛 F.胆小
1.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 肯回来。 ( )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 ) 3.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 )
4.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5.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 ) 6.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满月的小猫不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吗?(改为陈述句)
. 2.小猫很可爱,小猫也很贪玩。(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 3.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用加点词写句子) ...
. 七、课内语段精读。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
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填恰当的量词。 一( )鸡毛
2.“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一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天晚上,我刚想上床睡觉,忽然看到一个有趣的情景。只见家的小花猫咪咪蹲在墙角里,(睁 挣)着两只绿眼睛,(坚 竖)起一对尖耳朵,留心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老鼠在洞里吱吱几声,试探了几下,看外面有没有猫。猫注视着鼠洞,一动也不动。老鼠慢慢地从鼠洞里伸出脑袋,鬼头鬼脑地向四处张望,然后蹿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没等老鼠蹿出一尺远,咪咪就扑了上去,用爪子把老鼠死死地压在下面。我想,咪咪一定会把老鼠一口吃掉。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它并没有马上吃掉老鼠,只是用锐利的瓜子把老鼠举起来,狠狠地往地上一摔,老鼠想趁机逃跑,但没跑几步,就又被咪咪捉住了。这样一连几下,摔得老鼠半死不活,咪咪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了,它舔舔舌头,又回到墙角里,警惕地(注 住)视着,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猫捉老鼠的过程可以分成四步:等鼠→( )→( )→( )。
3.文中画波浪线的这句话中的“出乎我的意料”指的是小猫什么样的做法?
. 4.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参
一、贪玩 尽职 稿纸 解闷 遭殃 花篮 二、 lǜ bǐng cèng qiāng shé 三、(示例) 磨蹭 遭殃 脖子 糟糕 增加 秧苗 蓬勃 遭受 四、1.任凭 也 2.无论 也 五、1.B 2.D 3.F 4.C 5.A 6.E 六、1.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2.小猫虽然很可爱,但是也很贪玩。 3.任凭老师怎么教导他,他也不思悔改。 七、1.根
2.拟人 小猫的淘气可爱 3.满月的小猫更好玩 八、1.划去 挣 坚 住 2.抓鼠 戏鼠 吃鼠
3.没有马上吃鼠,而是摔了又捉,捉了又摔,最后才吃掉老鼠。 4.猫捉老鼠
19.《我家的男子汉》
一、读句子,用“ ”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姐姐生下他后,就和姐夫到安徽( huī wēī)去了。
2.小外甥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qún chún)都有些翘了起来。 3.我们告诉他,当和尚(shànɡ shānɡ)不能吃荤。
4.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juē juè)强( qīánɡ jīànɡ)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5.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qīě jǔ)丧。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活鱼 ( )的狂热 ( )的挣扎 ( )的接受 ( )的打量 ( )的事情 三、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写一个近义词。 1.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入迷。“恍惚”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 2.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嘱咐”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
3.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儿后悔起来。“沮丧”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
4.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坦然”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坦然 果然 居然 忽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 )到了下年就下雨了。 2这一小块棉花地( )收了三四十斤棉花,真想不到。 3.他正要出去,( )下起了雨.
4.面对困难,他总是( )接受,然后想办法去克服。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改为转述句)
2..当他满两周岁的时候,我们把他送进托儿所。(改成“被”字句)
3. 示例: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他学习的热情日益 , 日益 ,最终成为班里进步最快的学生。 六、按照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这句话表现了“男子汉” 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 手法,我还会仿写一个 这样的句子。
2.作者是从①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② ;③处处要求;④ ;⑤
这些方面写我们家的男子汉。
3.课文以风趣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的语言,生动而细膩地描写了 的过程, 展现了一个 , 的小男孩形象,让人感受到 。 七、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当他满两周岁的时候,我们决定把他送进托儿所。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当别的孩子哭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似乎只为了
参加一个仪式。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儿所都很容易,不像我们姐妹几个小时候那样,哭着闹着不肯去。问他喜欢托儿所吗?他说:“不喜欢。”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据老师说,他吃饭很好,睡觉很好,唱歌游戏都很好,只不过有点儿拘束。然而,他迅速地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打架。每天去拉他,都要听老师几句抱怨。
他四岁那年,他的保姆病了,回乡了,他终于要去安徽了。他是极不愿意去的。走的前一天,他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外婆几乎动摇了,想把他留下。那时候,上海到合肥,每天只有一班火车,人很多。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只好先挤上车,把他留在月台上。他着急地喊起来:“我怎么办呢?”我安慰他:“上不去,就不去了。”他仍然很着急,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了。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登着车厢,攀上了窗口。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有力的,蹿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1.选文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性格? 2.“我们”把他送到了托儿所,“他”和“别的孩子”的哭一样吗? 3.作者为什么要写别的孩子和她们姐妹小时候上托儿所哭的情景呢? 4.文中的“男子汉”是个才几岁的孩子,作为当代小学生,你认为小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
八、课外阅读。
儿子的创意
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很勇敢。可有些事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扬了扬手中的杂志,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关于宗教,关于建筑,你懂多少?金牌历来都只有一块。”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売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博物馆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建筑材料砌成外墙,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泉水涌出来。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啊。”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
他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台回来玩啊。”
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25个字)
2.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 两点。
3.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做简要 分析。
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答案
1.huī chún shànɡ juè jīànɡ jǔ 2.倔强 可怕 无效 坦然 镇静 奇妙
3.1.(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模糊 2.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叮嘱 3.灰心失望 懊丧
4.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 平静 4.果然 居然 忽然 坦然
5.1.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要我不要说话。 2.当他不满两周岁的时候,他被我们送进了托儿所。 3.高涨 成绩 提高
6.1.要求 比喻 略
2.对少林寺很崇拜 刚强 沉着的面对生活的挑战
3.一个男孩子的成长 活灵活现 纯真可爱 一个小男子汉的魅力 7.1.上托儿所和回安徽。坦然面对生活挑战。
2.不一样。别的孩子,因“怕”而哭,充满伤感;“他”似乎只为参加一个仪式而哭,并无伤感。
3.与“他”不喜欢托儿所,却不做任何无效的挣扎构成对比,突出他能坦然面对现实。 4.示例:要有性,要勇敢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等。 8.1.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2.(1)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 (2)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 (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3.(1)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 (2)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 (3)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 (4)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酒,看问题与众不同。 4.提示:没有统一答案
(1)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2)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
20《芦花鞋》同步练习
一、给“ ”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竞然没有一丝污(wū kuī)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 2.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xīè xīāo)。 3.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ɡǎn hàn)。 4.雪在他的祈(qǐ qí)求声中,渐渐停了。
5.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cuō chuō)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 二、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 )——( ) 2.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 )——( )
3.好几个人点头,并各自取了一双,唯恐下手晚了,被别人拿了去。( )——( ) 4.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 )
三、理解词语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亮堂堂(ABB式) 老老少少(AABB式) 2.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1)读了“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这句话,我知道了芦花的特点是 和 , 这句话中描写青铜动作的词语有 。 (2)读“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这句话时,我会想到这样几个表示开心的四字词语: , 和 。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倾:①歪;斜 ②倒塌 ③用尽(力量) ④压倒 ⑤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 (1)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 ( ) (2)战土们冒着倾盆大雨抢修堤坝。 ( ) (3)屋子年久失修,有些倾斜。 ( ) (4)他把毕生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 (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一个人朝他追了过来并在他身后大声喊着孩子你停一停。(加标点)
2.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住了他们。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3.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词语写连续动作)
4.两双鞋像四只鸟窝。两双鞋像两对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六、课内阅读。
芦花鞋(节选)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
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1.文中最能凸现天气寒冷的词语是 , , ,请你再写出三个描写天气寒冷的四字词语: , , 。 2.请你说说文中加点字“拔”的作用。 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青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引文的省略 B.表语意未尽 C.表列举的省略 七、课外阅读。
奇怪的大石头
李晓明 刘凤东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递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城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遗:①丢失;②漏掉;③余,留。
(1)李四光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 (2)在放学路上,他遗失了一只手套。( ) (3)由于心里紧张,他遗忘了一个步骤。( ) 2.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是( )
A.大石头是从秦岭被洪水带到这里来的。 B.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3.根据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
1. Wū xīè hàn qǐ cuō
2. 污垢 干净 可惜 无憾 恐怕 放心 欢喜 悲哀 3. 1.亮晶晶 白茫茫 来来往往 严严实实
2.兴高采烈 欢呼雀跃 心花怒放 4.2 5 1 3
5.1.略
2.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 他们一下被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吸引住了。
3.示例:放学回家,弟弟先写作业,然后读一会儿书,再和小朋友们玩一会儿。 4.既...又...
6.1.针刺般的 刺骨的
示例:寒风刺骨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2.因为青铜脱掉芦花鞋后就只能光脚走在雪地里,“拔”体现出他脱鞋时的矛盾心理以及艰难的过程。
3.青铜是一个善良、纯朴的孩子。 4.B
7.1.(1)③ (2)① (3)② 2.B
3.李四光由一块奇怪的大石头而研究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