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目 录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 1 (一)建设背景 ................................................ 1 (二)建设基础 ................................................ 1 (三)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 2 (一)建设基本思路 ............................................ 2 (二)建设目标 ................................................ 2 (三)预期效益 ................................................ 2 三、重点建设内容 ................................................. 3 (一)课程结构优化调整 ........................................ 3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3 (三)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 ................ 3 (四)新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提升培训硬件条件 ................ 3 (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 3 (六)教学团队建设 ............................................ 4 四、主要保障措施 ................................................. 4 (一)组织保障 ................................................ 4 (二)制度保障 ................................................ 5 (三)过程管理保障 ............................................ 5 (四)经费保障 ................................................ 6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XXX市是XXX省会城市,2019年底,xx市汽车保有量达140.9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19.03万辆;全市轿车保有量84.53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76.24万辆。汽车维修服务是个很大的市场。
如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对接省市产业、行业链,满足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需求已成为我校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建设基础
XXXXXXXX技工学校(简称闽运技校)是XX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所属XX省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的省属公办学校。。。。。。。。。。。。。。。。。。。。
1.师资队伍:学校专业教师共XX人,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称及技能等级要求,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等级证的教师占现有教师比例为100%,全部都能胜任教学工作,其中有XX名教师拥有高级技师技能证书;目前该专业有XX名兼职教师,并且兼职教师均具有高水平技能。
2.实训条件: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XX㎡,拥有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自动变速器、汽车结构拆装、汽车性能与参数检测等实训室和设备、汽车电控实训考试台、以及汽车专业类教学实验台和汽车检测设备,共XX多台、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可同时提供各类实训工位XX个供学生及培训使用,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在校内完成,各类实训实验课开出率为100%。校外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拥有可资源共享的国家级一、二类修理厂XX个,机动车检测线XX条,新建国家一级客货场站XX个。
配套大、小教练车XX辆。标准小车倒桩库XX个,大客车倒桩库XX个,小车专用半坡定点停车起步 XX道,大客车专用半坡定点停车起步XX道供驾驶技能实训。
3.教学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强化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现已初步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目标,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方案,为专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三)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近年来我校汽车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师资队伍薄弱、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模式陈旧、实训设备数量不足且不够先进,这对我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局限。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1.对接新能源汽车,调整实训设备
根据市场需求及生源素质现状,新购新能源汽车相关实训设备,改善学校实训环境。
2.依据教学需求,完善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制定、评价体系构建等。
3.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依托省厅举办先关师资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活动,提升教学水平;开展新能源汽车校内培训,提升教师对新产品,新技术掌握能力。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通过不断的建设与完善,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在校内起示范性作用。
2.具体目标
(1)对接xx市辐射XX省的汽车维修服务行业。 (2)完善教学体系,更好的为专业服务。
(3)制定两年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校本教材及精品课程,加强实训室建设和新型实训设备采购。
(4)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映入企业力量,建设校内、外实训室及实训设备,优势互补,将学生推出去顶岗实习,突出“冠名培养、工学结合”。
(5)强化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 (三)预期效益
2
1.本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能够有效的对接xx市汽车维修服务行业。 2.组建、整合一批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实训基地。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和4名骨干教师;新建1个新能源汽车实训室;购买若干新型实训设备。以提升实训条件。
3.建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成为“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全面仿真练习+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途径。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课程结构优化调整
开展福州区域行业调研,对所需技能人才的趋势和发展进行评估。福州地区汽车服务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兴起。因此,对相关行业产业进行充分的调研,把握岗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服务产业。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XX省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紧依托福建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XX省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发挥国有企业资源优势,突破传统的培训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体化教学等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找准校企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使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三)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
坚持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各专业与对口企业的紧密联系制度,使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生产实践对接;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以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为目标的项目课题研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同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模拟教学系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说课比赛教研活动,以技能大赛观摩带动教学质量提升,以融入企业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感受真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四)新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提升培训硬件条件
建设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并能体现企业生产真实场景的一体化培训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3
按照“校企联合、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鳞选出好的企业在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六)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2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4名骨干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本团队的双师型教师达到80%。
兼职教师的聘请:聘请企业行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按省级教学团队的标准继续建设好教学团队,使本团队能在本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科研等各方面作出表帅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提升道德素养。组织教师开展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讨论,引导教师强化“育德厚人”意识。通过多种活动,引导教师在政治思想,学识学风,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与专业发展的楷模。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项目专业建设顺利进行,保证各项建设任务实施到位并如时、如质、如量完成,学校将采取以下系列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策划、协调、计划、检查督导、人事安排和经费保障。下设8个分项目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各项建设内容的具体实施: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一组,教学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由分管副校长牵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一组。
2.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代表、院校专家共9人组成,其主要任务:一是协调和解决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办学的具体问题,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拓展合作单位;主要职责是对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等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改
4
进建议或方案,同时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特别是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向学校进行反馈。
(二)制度保障 1.地方支持。
省、市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已经出台并正在制订一系列措施,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其中包括促进校企合作、落实普职教分流比、落实职业教育资助及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等方面。
2.制定《XXXXXXXX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学校出台《XXXXXXXX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机构与职责、建设项目实施与督查、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考核与奖励、罚则等内容。
3.制定《XXXXXXXX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学校出台《XXXXXXXX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管理、经费预算、经费支出、决算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
4.建立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
实行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目标责任制,各项建设内容确定具体责任人,落实到人,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调动项目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项目建设优质高效。
(三)过程管理保障
1.建立项目建设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研讨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布置下一阶段建设任务,保证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2.建立多方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体系。由学校高培基地项目办、本专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委员会组成专家评估组对项目建设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定期绩效评估与考核,提出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对完成情况好的项目及责任人,学校给予肯定;对于执行情况不好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
5
(四)经费保障
本项目共需建设资金XXXX万元(包含国家专项及配套资金),筹措有渠道,来源有保障,使用有监控。
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学校已制订《XXXXXXXX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管理、经费预算、经费支出、决算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确保建设资金科学、合理、有效使用。国家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体系、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总结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等方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