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宏观经济理论与

Macro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e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选修

前修课程: 管理经济学,运筹学

总 学 时: 48

学 分: 2

教学目的 Course objectives

让学员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传导机制的基本方面,形成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影响进行判断的基本能力,提高经济分析的素质。宏观经济总产出决定、货币和货币的性质、利率和汇率、通货膨胀、国际经济联系等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教学方式 Teaching Manner

课堂讲授侧重在宏观经济机制的逻辑展开方面,引导学员边学习边思考。将课堂导修、的

复习与思考、联系实际的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作为本科程的教学环节和达到教学目的的途径。

教学要求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学员要有足够的出勤率,以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掌握。课后跟踪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积极参与讨论,保证完成作业。

考核方式分为:

作业(共2次) 20%

期末考试 80%

出勤与参与 每缺勤3学时 减5%

教学内容

全部内容分为6部分12章。重点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总购买决定总产出原理、货币和货币的性质、国际经济联系、宏观经济及其理论分歧、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生成机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问题和经济总量的度量(1章) 4学时

阐述宏观经济的三大问题,引出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目标和重要性;

介绍国内外宏观经济运用实践及问题;

阐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I、可支配收入DI、物价水平P和物价指数,以及消费C、储蓄S、投资I等宏观经济总量的概念。

GDP的分解和总量均衡的概念。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机制(2、3、5章) 12学时

2章:在价格、利息率不变假设下说明总购买决定总产出原理、总量间循环机制和乘数原理,包括:节俭悖论、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等。

3章:仍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变化。重点阐述货币量与总购买及均衡收入的关系,包括:古典两分和货币非中性,IS-LM模型、利息率的决定及其影响总购买传导机制。

5章:将上述分析扩展到由国际经济联系的经济,阐明开放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是怎样同别国经济联系者的。包括:国家间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起因及好处,国际收支的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汇率制度、以邻为壑和货币的竞争性贬值等。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4、5、12章) 8学时

阐述财政和货币工具,传导机制和效果问题。包括:财政及其融资问题、货币工具及其使用、两种的混合使用问题,利率陷阱,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效果问题等。在12章,从赤字和债务的关系出发,总结性地讨论宏观经济操作的后果问题。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行为的微观基础(6、7章) 8学时

6章:深入一步地阐述消费和投资这两个总购买量的决定理论。包括: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及其与凯恩斯消费学说的差异和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住宅投资的种种理论解释等。

7章:集中阐述宏观经济中货币的一些细节方面。包括:货币的概念、货币量的度量、货币需求及其决定问题,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乘数等。

第五部分: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8、9章) 8学时

8章:阐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的区别及其含义。包括: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的解释和总需求管理效应、古典和新古典主义对总供给的解释及其反对干预的理论依据。

9章:围绕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主张上的分歧,集中介绍关于工资、物价和就业的联系机制原理,据此更加清楚地理解两种主义理论分歧的某些细节。

第六部分:宏观经济问题治理(10、11章) 8学时

10章:阐述经济增长的含义、重要性及其来源。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念的内涵、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从不发达到发达的的历程和发展策略等。

(以上的学时分配汉课堂讨论时间) 课堂讨论

共安排两次讨论,每次2-3学时,分组后集中。论题临时确定,围绕“宏观经济运用”和“国际经济联系”两个方面。

课间讨论随机安排,时间不超过1学时。

教材及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著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 华夏出版社

曼 昆: 《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