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
1.易读错的字
蹿(cuān) 抡(lūn) 簌(sù) 晦(huì) 姊(zǐ) 碣(jié) 纨(wán)
鬟(huán) 讳(huì) 踉(liàng) 跄(qiàng) 弩(nǔ) 丞(chéng) 迸(bèng)
挈(qiè) 镌(juān) 绰(chāo) 迸(bèng) 涧(jiàn) 碟(dié) ....
挈(qiè) 镌(juān) 肋(lèi) 瞑(míng) 劣(liè) 幔(màn) ......
遂(suì) 弩(nǔ) 踉(liàng) 挠(náo) 嫣(yān) .....
2.易混的多音字
Bāo(剥开) zài(载满) lèi(擂台) pū(草铺 ) xì(关系)
剥 载 擂 铺 系
Bō(剥削) zǎi(记载) léi(擂鼓) pù(店铺 ) jì(系铃铛)
3.易写错的字
“忌”: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
“插”:注意右下部的写法,里边是两横不是一横。
“恰”:右部是“合”,不是“台”。
“酥”:不要忘记左部“酉”里面的一横。
“曹”:上半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草字头。
知识点二:词语听写
曹军 都督 委托 惩罚 遮挡 私自 水寨 擂鼓 呐喊 插满恰好 官府 榜文 谋财 诡计 拖着 坠下 胸膛 两截 拳头顺风顺水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半夜三更 踉踉跄跄 抓耳挠腮
知识点三:词语精讲
1.近义词
筷子 饥渴
喘气 酥软
安静——清静 充满——布满 幸亏——幸好 喧闹——热闹 闪烁——闪耀
瞎闹——乱闹 存心——故意 惩罚——处罚 轻盈——轻巧 天赋——禀赋
驱逐——驱除 营养——养分 戏耍——玩耍 痴迷——着迷 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2.反义词
推却——答应 惩罚——奖赏 齐全——短缺 疑惑——相信 秘密——公开
支援——攻击 恶意——善意 耻笑——尊重 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
酥软——僵硬 炎热——寒冷 欢喜——难过 宽阔——狭窄 顽劣——乖巧
齐整——凌乱 小器——大方 精致——粗糙 欢喜——悲伤
3词语搭配:
(行路)的情趣 (轻松)的步伐 (悦耳)的铃声 (湿软)的土地
(甜美)的营养 (绿色)的篷帐 (最大)的愿望 (碧绿)的溪水
(干冷)的空气 (白色)的烟 (安静)的态度 (寂寞)的旅程
(悄悄)地爬上 (轻轻)地翻动 (缓缓)地拨动 (随意)地飞
情不自禁地笑 不停地繁殖 翻来覆去地看 绞尽脑汁地思考 一本正经地讲
4.词语理解
客官:客人 印信:印章 伙计:伙伴 郎中:医生 客舍:旅馆
货郎:商贩 墨客:文人 筛酒:斟酒、倒酒
5.人物及绰号
及时雨——宋江 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用 黑旋风——李逵
豹子头——林冲 入云龙——公孙胜 行者——武松 浪里白条——张顺
6.歇后语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知识点四:句子精讲
1.语言描写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句话不仅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反衬出周瑜输得心服口服,发自内心地佩服诸葛亮。
(2)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这句话写石猴要求大家兑现先前的承诺。这表明了石猴不仅胆大、敢于冒险,而且在大家狂欢之时,他还能保持着难得的冷静和清醒,的确是有资格、有能力做猴王的。
2.动作描写
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这段话将武松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经过描写得很详细,着力反映武松靠的全是拳脚功夫,所以抓住“揪、按、踢、打”几个动作来描写。生动地突显了他打虎的英勇气势,刻画出他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3.比喻句
(1)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箭”像“下雨”,说明曹军射出的箭的数量很多。
(2)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把“虎尾”比作“铁棒”,可见虎尾一剪的威力很大。
考试点睛:理解古代文学中的句子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理解句子的含义。
知识点五:文段牢记
1、第5课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冬阳•童年•骆驼队》中的段落。
3、《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知识点六:课文理解
1.《草船借箭》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写了诸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和顾全大局的宽广胸怀)。
2.《景阳冈》讲述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文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3.《猴王出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一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特点。
4.《红楼春趣》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曹雪芹写了很多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螃蟹)、(大蝙蝠)、(七个大雁)等等。从这些风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风筝和(各自命运)相关。
知识点七:名著知识
1.四大名著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有关名著的知识
(1)《红楼梦》的两条主线,一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二是贾宝玉、林黛玉、薛
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
(2)《水浒传》中著名的故事有: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等。
(3)《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有关他的事迹有很多,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4)《西游记》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西游记》中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知识点八:考试热点
1.《草船借箭》第7~9自然段在段落赏析中时常出现,有时也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2.《景阳冈》第5,6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3.《猴王出世》第1、2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其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常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4.《红楼春趣》学习本课人物描写,以习作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