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作者:徐妮娜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39期

摘要: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点出发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主质疑 大胆求证 别具一格 自成一派

教师不能走进同一课堂,正如太阳每天是新的一样,我们的每堂课也应该是新的。当我们以享受生命快乐,追求生活质量与生命的高品位为价值对待每一天的教学时,我们会为每一堂课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无比欣慰。因此在教学中要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的: 一、放飞心灵的翅膀

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我经常为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努力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例如教学《黄山奇松》一课,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感受到了黄山三大名松的神奇秀美,对黄山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抓住契机,播放了一段黄山奇松的录像,学生睁大了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千姿百态的松树。这时,我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问:你能仿照课文描述三大名松的写法,具体描述其中的某一棵松树的样子吗?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便纷纷议论开了。有的描述了黑虎松,有的描述了孔雀松,学生情感与课文内容达到水融的境界,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可见,学生的想象多么美好。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注重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 二、张扬个性的风帆

教育家如是说:“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课堂是最好生长个性的土壤!”因此我们的课堂应当因人而异,注意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的见解。为孩子的“出格”喝彩.记得那一节思维训练课教学的内容是《简单分类》,在带领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了解了多种分类方法后,我开始处理课后的练习。分别是让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开始了。首先是我班的潘彬说“老师,我是把男的分为一类,女的分为一类,一共分两类”。“我按年龄分,把大人分为一类,小孩分为一类,也分为两类”,李斌接着说。“老师,我把带帽子的分为一类,不带帽子的分为一类,也分两类”,“调皮鬼”王硕——一个发言从不举手的小能豆抢着说道。“老师,我还有一种分法,把带眼镜的分为一类,不带眼镜的分为一类”,杨静怡接着说道。“老师,我把扎小辫的分为一类,不扎小辫的分为一类”,女孩子到底是女孩子,他们好像更加关注人物的服饰打扮,这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班平时最讲究穿衣打扮的小女孩杨阳的发言。“我按他们衣服的颜色分,穿黄衣服的分一类,穿红衣服的分一类,穿绿衣服的分一类,穿蓝衣服的分一类”,高伟同学总是那么善于观察,他回答问题时总是别具一格,自成一派。“老师,我觉得还可以把笑的时候露出牙齿的分为一类,不露牙齿的分一类”,随着新的观察思考方法不断出现,李琦竟然又有了这种分法……。在处理后面的几道练习题时,也同样出现了像前面这种学生很“出格”的分类方法。其实,日常教学中,类似这种学生回答问题时“出格”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往往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孩子们想到了;老师没有发现的问题,学生看到了。课堂上,因为有了学生“出格”的表现,有很多时候,我都觉的上课时间太短,真的不够用!这也许正是课程改革后,把“孩子出来”的结果。

面对孩子上课这种“出格”的现象,仔细想来,这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也正是在这许许多多的“出人意料”之中,闪现出了孩子智慧的光芒和创新的火花。如果教师也能“跳”出教材和自己原先已设定的“方格”,细细琢磨孩子的“信天游”作品,你或许会眼睛一亮,眼前呈现出一片靓丽的景色,这正是“爬上屋顶看风景”的结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创新飞扬的广阔天空。 三、挥舞自在的彩练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旧中国对于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我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的美丽风光的诗。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韵味,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么美的景色,谁能把它画下来,让大家欣赏?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争着上台表演。接着我又鼓励学生大胆模仿杨万里摇头晃脑,吟唱古诗,学生表演丰富,兴趣陡增,从而使枯燥乏味的古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四、还给“自由”的空间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在教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彩色的翅膀》时,我大胆地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我采用了让学生小组交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原本的目的是想试一试让学生脱离开老师这块阵地,看他们自己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结果是令我没有想到的,当然,也是令我十分高兴和激动的。因此,从这节课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要能放手、敢放手,在放手的同时,能够真正地放心,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节课我没有讲什么,但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了所有的知识点,比老师讲的效果还要好。由此,我想教师还是还给学生自己的“自由”空间吧,我们束缚他们的时间太久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课堂改革正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天空,就不要给孩子的学习“画”上一个又一个“方格”.要打破原有的“套套”,以“格外人”的孩子般的心态正视子的“格格不入”,在必要的地方作适当的引导.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不再成为“套中人”,不会被社会淘汰. 鲁迅先生说得好: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我会恪守一个信念: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将如启航的巨轮,迎着旭日,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樊攀.立足学生发展培养良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