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8月 上旬刊 外语・外文 协同机制引领下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舒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对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通过 对目前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探讨如何改进我国外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 式。 【关键词】协同创新外语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项建设项目“外语类专业商务实践教学基地”(粤 教高函『2O1 3]113号)和2014年中山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山市涉 ̄l--r-作人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研究”(项目编号:中资201403)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强调. 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机制创新和项目引导, 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 资源共享m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认为.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 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 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本文拟针对外语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挖掘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 提出改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二、国内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众多行业对高素 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外语专业在人 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有: 1.从大学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闻、科 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 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 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比如不少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可他们只是在传统的英语专业课基础上增加了几门商务方向专 业课。“语言”和“商务”的简单相加.难以做到跨学科课程的融 合。 2.许多院校沿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实际操 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不重视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重语言知识 的讲授.轻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仍放在词汇语法、篇章结构 的讲解上.这样肯定难以培养出既掌握语言知识.又具有实践能 力的创新型人才 3.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外语类专业还是非常重视对学生学>-j 的定量评价.轻视定性评价: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轻视学习过程评 价。大多数课程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考核方法单一、 守旧.无法全面考核学生水平 4.从大学外部来看,校、政、企协同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高校 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缺乏较系统的理论指导.而且大部分的协同 都是针对理工科专业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成果转让等方面的 研究,而对于文科专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涉及很少.尤其是 有关外语类专业的协同创新研究及实践就少之又少了 5.专业实践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 非常重要环节 近年来各院校纷纷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是 这种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 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要求.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至于学生 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却很少过问 三、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各高校之间、高校 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生产实际中的 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 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目 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 新,需要系统内各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相 互作用,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 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从而有效解决在外语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四、改革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和 联合培养 高校需要优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更加适合协同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01-01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促进人才培养 质量的提升 1.协同校内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外语专业教师绝大部分都是语言教师出身,语言功底扎实. 但缺乏从业经历和商务实操经验。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不少课 程都是请经管学院的老师用中文授课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 学院,外贸英语类课程请外院老师来授课,虽然语言表达流利.但 很难将商务理论及知识讲解透彻.以致造成语言和商务的脱节 而在协同机制的引领下.打破专业的.更合理地安排专业课 程,加强外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合作。深入探讨.形成教学与 科研团队.进行跨学科合作。 2.改进教学模式.实现资源整合 许多高校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 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建设校内外协同机制.改变“以 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与政 府、企业合作,联合共建各类如翻译、外贸、谈判等外语实验室.及 外语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 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打破单一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 外语专业课程大多采用期中、期末考试的方法.考试评价过 多地关注在认知领域中那些容易用纸笔检测的知识技能.而忽略 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协同机制引领下.打破 以一份考卷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联合学生实>j-单 位.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只有建立起对学 生知识、技能的度考查机制.才能真正体现培养复合型创新 人才的目标。 4.加强实践教学.促进联合培养人才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形成校、政、企三赢的良性格 局。比如各地都有交易会、文化节等商贸、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可 与当地、行业、企业合作,开拓实习基地,向外语专业学生提 供诸如翻译、外贸业务员、工作人员等岗位;高校也可受企业委 托,定向培养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协同校内、外资源。 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 大战略选择问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协同校内 外资源,构建校、政、企合作平台,改进外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模式。 参考文献: 『1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 民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2版. 『2]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IN].中国 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第5版. I31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m.四川师 范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201 ̄:15—21. f4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T】.高校教 育管理,2012(61:24-28. 作者简介: 舒a ̄(1980一),女,汉族,江西南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翻译研究。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