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017年第3期生态产业
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建议及做法
朱友俊
(江苏省响水县国土资源局,江苏 响水 224600)
摘 要:本文以把握好基本农田划入划出的要求、做好摸底调查和举证工作、做好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潜力
的测算、做好与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衔接、做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组织实施5个方面来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及做法,为以后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议;做法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7-03-0116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省农业委员会的意见为更好的推进本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本人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本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几点建议。
1.把握好基本农田划入划出的要求1.1 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1.1.1 市区及县城周边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达到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的现有耕地。
1.1.2 交通沿线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达到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的现有耕地。
1.1.3 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1.1.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的其他应当划为和优先划为基本农田且尚未划入的耕地。
1.2 可以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1.2.1 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中计划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
1.2.2 经省级批准,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监测和评价认定的遭受严重污染无法治理的耕地;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严重损毁无法复垦的耕地。
1.2.3 不符合地类要求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2.4 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包括可调整的林地等。
2.做好摸底调查和举证工作
2.1 明确采用的基础资料。城镇周边现有耕地应以2013年完成的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最新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耕地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等为基础。
2.2 明确调查方式。采取内业分析和外业调查的方式。
2.3 明确调查的范围。一是对于划入的图斑的调查。划入图斑分为城镇周边的一般耕地和其他范围地区的一般耕地。城镇周边为关注的重点。二是对于划出图斑的
·116·
调查。即已划定基本农田中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图斑。包括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污染无法恢复治理的耕地,实地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硬化或者耕作层破坏的设施农用地、耕作层破坏的林地和园地等。
2.4 明确举证材料的范围。对不能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城镇周边、交通沿线耕地,举证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属于批而未用的、属于生态建设需要纳入退耕还林、属于受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省和同级部门出具的社会经济发展证明材料;此外还认可已征收的、已通过用地预审的、未实施的不稳定耕地、过度零星分散的耕地或周边都是建设用地、其他非耕地。
3.做好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潜力的测算为避免出现资源和任务不匹配的情况,省要求各地结合本次工作对本行政辖区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提出各地的潜力。耕地保有量潜力,应以纯耕地面积为基础,扣除已纳入国家和省批准的生态退耕的耕地、受自然灾害损毁或者污染且无法恢复的耕地、加上质量较好的可调整地类。基本农田潜力,应在2013年已完成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础,扣除现状基本农田中质量达不到要求,加上应该划入的一般优质耕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潜力分析将为规划调整任务的下达提供重要的依据
4.做好与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衔接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5〕18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求,本次划定工作与上两轮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最大的区别为:上两轮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依据完成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上图落地工作,本次要求划定工作和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是同步推进的。潜力摸底和方案的编制要走在规划的前面,为规划下达目标和确定布局提供依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基本农田划定将依据规划调整工作确定的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布局,组织实施划定工作。同时承担某行政辖区两项工作的,
生态产业
可同步开展调研和举证。
5.做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完成后,根据修改后的基本农田布局和目标任务,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在县级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各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成果完善工作原则上要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结束后3个月内全面完成。各县(市、区)应及时更新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确保面积、质量、地类、位置以及管理信息完整、准确,符合要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两部复核、备案。组织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更新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和界桩;更新或落实保护责任: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图件、表册等,
具体工作开展中我们做到以下几点:5.1 组织领导
我县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时就成立了就以分管为组长、各镇区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为扎实做好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划定过程中对汲及本单位本部门的人员安排、资料收集、业务沟通做了大量的统筹协调工作。
5.2 方案制定与经费保证
为了保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我县制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职责、划定标准、时间、人员安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案制定;县财政专门安排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5.3 积极开展县级自验工作
根据省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关规定,对照“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五项工作任务,采取内外业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县级自验。
5.3.1 内业检查。对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文字成果、图件成果、表册成果、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等内容进行自检。通过自检,及时发现不足、立即进行整改,不达标准不放手。现已完成上述成果的内业检查工作,自验合格。共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一份;永久基本农田现状登记表、永久基本农田现状汇总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永久基本农田平衡表共323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1302份,其中乡级14份、村级146份、组级1142份;公示明白卡约60余万户;图件成果 份,乡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14份,县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1份,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2份。
5.3.2 外业检查
2017年第3期
117
落地块。组织人员分别检查本辖区内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实地调查确认到每个地块,具体确定边界、座落、面积、地类、保护情况等,凡不符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求的,必须调出,确保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劣质耕地优先划出。确保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保证。
设标志。全县共设立标志牌121块,其中县级宣传牌1块、乡级标志牌13块、村级标志牌107块。每一块标志牌都经过实地踏看,选择宣传效果较好的交通沿线,标志牌内容必须具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面积、保护责任人、举报电话、宣传标语等内容,营造人人知道永久基本农田、人人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良好氛围。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我们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界桩的内容进行细化,除了显化界桩标志外,还增加了区域保护特性,将行政区划的前两个字的首字拼音标识出来,一眼就可辨识出基本农田所属行政区划。
参考文献:
[1]陈百明.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5):1-4.
[2]林韵芝.论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与划定[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2,23(5):197-198.
[3]董涛等.大都市边缘区基本农田功能特点及划定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0(12):32-37.
[4]张凤荣.基本农田保护新思维[J].中国土地,2009(7):20-22.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