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〇i]l0.3969/j.issn.l673-1093.2018.07.011
诗人的浪漫与哲人的情怀
—
读王振海先生《兰溪集•诗词卷》札记
高原
我的印象中,振海先生作为大型国企曾经 的,是政治中人士,讲政治、论文 化、谈管理,都是应有之义,涉猎一些诗词创作也 不过是闲暇之余附庸几阙人间风雅而已。
对古诗词我一直抱着敬畏的姿态。古诗词是 中华传统文学的精髓和根基所在,上下几千年的 锤炼,谨于音律,精于字。尽管我不 词的 律,
间,一个洋溢着哲人怀的浪
漫
。振海先生
词
, 的生 和
的 、
和 治
、
和记录诗人的
, ,我 和赋, 、 诗词‘
四
传统的 律诗
,的 不已。诗词为 个
,所
的怀古、政
怀, 有
、
和,,
、
、
的
古诗
诗词‘,倏忽
诗人形象在我眼
,不在诗人的下
建筑设计管理| 2018年第7期| 49
50
品书
/ PINSHU
涧响春深。时替空易悟禅机,我与峰话知音。”诗 人对自然山川的深情与体悟天然淌诗行中。
振海先生能 。
西
忙
都势虹。拔寨 展了诗人对单位
我 年 年 。 更
,
,
治.幽,
大
天 。风。 中
里 诗
是一 山人 发展
,
。
中的
片土地上,历史的印痕深深
乐
,
至
年功,空野
。 土
的怀抱,诗人中,
。
真
天一
, 山浩
理》就是
相生相。
我最欣赏的还是“伦常吟咏”中抒写亲情的
诗 词。
中
红
。
深诗人
人 , 疏风 雨小
融融。 纷纷,焉能生情?诗
和
中
到诗
我惊
愿四春成,
, 发!”
的喜,是诗情发。
成
,。
, 风。
易是
,
情
里豪情,展千仞壮志。一山一石,一事一物,一花一 草,都能引起作者无限的感慨与遐想。振海先生的 诗词,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胸襟气度、人生感怀和 理想境界。读卷中诗词,让人真切感受到一位洞察 历史、哲理睿智、激情奔放、笑容可掏、和蔼可亲的 诗人形象。
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和合相生,山川风光是 千百年
的
人
的象,是诗人
,振海先生山行的诗词占了本卷的
1995年中
大部分。
身处中华母亲
, 里 忱。
。千 百
一 川 史的
。 诗 , , 是中
的会刊,且于协
, 与海 , 想 。
赏和小的满满幸福溢于言
表,无须更多诗句。
小 照葡架车,幼何发笑声。忽
闻嘤嘤飞蚊旋,悄起,蹑足轻拍看娃容。夜月 光映,葡萄影朦胧,小
,跃然纸上。诗人 极致,寥寥几句 情图。
诗是什么?我知道。教科书说诗言志,诗 声。我觉得诗只
丽的辞章,
想,更要情,我我心,
显了文。。
作,所言无
感,感情才灵,才诗。振海先生的诗词, 矫揉作,不故作多情,人 化担当,显示了先生的化品位和
一部
溪诗词卷,
我能道。
300
非我能,处
的人格和风格,既丰富了人生乐趣,
中笑声,父亲悄声撵里将父
情描绘到了
蚊,唯恐醒儿梦的景,浓浓情来,暖暖春至,子
读者勾勒出一幅动人的人间亲
地刻诗人的心灵深处。
岭和终南山,是西安人灵的家园。诗人在
《终南山
乐可支:“喜鹊穿枝行,细叶染峰红。
清溪水浅浅,晨炊烟朦朦。薄雾峡峪,疏雨入香 茗。野蔌言春远,金柿说秋浓。犬吠纷至,相与乐 融融。 神。”于
岭初春》中体验“浩浩穹宇净无尘,弯岭深处》更是“山笼暮色鸟归心,
月寒星倦归人。分岭上小亭外,何处香暗
忌,不知振海先生否笑,真 , 先生
大
知读者能否知吾所 ,
风
。
云。西北是长安,诗画绘江山。期读者研读原著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