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导学案
西北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3.掌握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自然概况 一、位置范围:
1.位置: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 、 ___________以北的内陆地区。 2.范围:
(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 以西, 以北。 (2)行政界线:大致包括 、 、 北部和 大部分 (3)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自然特征:
1、地形:
2、气候: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 。 其成因为 。年平均降水量从东部___ 毫米 左右向西北减少到______毫米以下。
3、河、湖:河流稀少,绝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河流有 、 、 、 。其中 为外流河,最大内流河为 ____。 4、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 ,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 。 5、矿产资源:
识图记忆:内蒙古霍林河、东胜、准格尔煤矿,甘肃金昌镍矿,甘肃镜铁山铁矿,克拉玛依、塔北及甘肃玉门油田。
三、重点问题整理:
1、以塔里木河为例描述内流河水文特征?
2、天山降水多的原因?
1 / 4
西北地区导学案
3、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天山南北坡雪线高低的比较及原因探究?
5、以月牙泉为例说明内流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6、吐鲁番盆地的成因、夏季高温中心的原因,托克逊降水原因
7、春季洪水的原因
8、地区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
人文特征
1、面积、人口和民族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0.5亿,占全国的4℅,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人口密度很 ,这与南方和北方地区有很大差别。民族众多,其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也比较多,内蒙古、宁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区,北部哈萨克族人数也较多。
2、农业
西北地区形成我国重要的 基地和富有特色的 农业、 农业,因而在国土整治和防治灾害方面,本区主要以治理风沙,保护脆弱的草原、荒漠生态环境为主。 (1)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牧区和 牧区 形成原因:
其中内蒙古以 牧场为主,以 牧场为主。
主要畜产品:细毛羊、宁夏滩羊、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等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2)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耕地类型 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为绿洲农业) 温度带 作物熟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主要农产品 3、工业 西北地区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2 / 4
西北地区导学案
重要工业城市:包头:钢铁、稀土、纺织; 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
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 酒泉:航天;工业带: 工业带的西段
4、村镇、城市、交通和人民的生活
本区的村镇、城市分布多呈 状或 状,主要集中分布在 河沿岸平原,沙漠边缘的 ,以及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
铁路线分布沿着绿洲和黄河谷地延伸,如 线、 线。
思考:为什么西北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在本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水土流失。其中 问题最为突出。
1、 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化、 化和 化。
归纳整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危害——治理关系图
2、沙尘暴: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
(1) 西气东输的原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 ;调整能源 ;我国
油气资源的开发重点在 ;
(2) 西气东输线路:起点 ;终点 ;全长 ;经过的省
区 ;
(3) 西气东输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提高 促进 对环境的影响
例题读“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维吾尔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上海市、C的盆地、D
处 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
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3 / 4
西北地区导学案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 的能量。 (4)“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5)“西气东输”管道 次跨越黄河, 次跨越长江。 (6)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依次变化,这主要反映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 (7)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是: ① ;② ;③ 。 (8)“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9)“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还将缓解沿线地区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在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1)甘肃省位于我国____部,西南以____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____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____走向,____河流经本省省会____市。 (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____,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最南端为____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____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____地区。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