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安装技术分析
【摘 要】建筑电气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以确保建筑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安全。作为电气工程的核心,建筑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质量对整个电气工程起决定主导作用。民用建筑低压供配电系统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包括低压供配电装置、线路敷设和试验以及保护措施等。
【关键词】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安装技术
前言
低压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电气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因此为了保障整个电气系统的良好运行,应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安装工艺的流程性与规范性,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试,维护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系统安全与稳定。
1 低压配电装置安装
低压配电装置是指由母线、开关电器、仪表、互感器等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用来接收、分配和控制电能的设备。
1.1 设备开箱检查
设备进场应组织建设方、监理、设备厂家和施工单位四方进行设备开箱检查并做好开箱记录。
1.2 落地设备安装
(1)采用热镀锌槽钢,根据柜(屏)体尺寸预制槽钢基础并根据其固定点在槽钢上开预留孔作为低压柜(屏)安装固定螺栓所用。
(2)按照施工图纸标示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钢架放在预留固定铁件上进行找平、找正后焊接固定或使用地脚螺栓固定。
(3)按施工图纸标示的顺序将柜(屏)放在槽钢基础上,按柜(屏)安装允许偏差要求,逐台找平、找正,用带有防松垫片的热镀锌螺栓固定在槽钢基础上,相邻柜(屏)间用热镀锌螺栓连接。
(4)成套柜(屏)母线支架和绝缘子夹板、卡板于出厂时已安装就位,只需由厂家安装人员负责将配制齐全的硬母线和各种部件安装就位即可完成柜(屏)母线配制;
1.3 挂壁配电箱安装
(1)在混泥土墙或砖墙上安装配电箱时,要求固定牢固可靠,并找平、找正;
(2)配电箱出线开孔必须使用专用切割工具,不得采用电焊等影响整体观感的开孔方式;
(3)配电箱出线分为明敷配管和沿线槽敷设两种方式,当采用明敷配管出线时,要求线管离箱体200mm处设置线管固定支架并采用抱箍加铜塑线方法进行线管接地,当采用配线槽出线时,要求线槽连接部位加连接片固定,且线槽接地线与配电箱接地端子相连接;
(4)配电箱接地、接零排一般设置在箱体两内侧,严禁从箱体两侧开孔。
2 线路敷设
线路敷设包括桥架安装、母线槽及附属设施安装、低压电线电缆敷设等。
2.1 桥架安装
电缆桥架规格必须按图施工,同时根据敷设于桥架内的电缆数量,核算桥架规格是否满足要求。如果电缆出线方式为柜顶出线,需事先预订或现场制作柜顶漏斗形桥架配件,以满足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安装施工:
(1)按施工图纸及现场实测的位置,确定始末两端的位置,进行放线确定中间支吊架的位置,直线段支吊架间距为2m,转弯处须增加支架;
(2)支吊架采用龙门吊杆吊架与固定支架相结合的方式,支吊架制作安装须满足荷载要求;
(3)桥架在每个支吊架上都应固定牢固可靠,桥架连接板的螺栓要紧固,螺母应位于桥架的外侧;
(4)铝合金桥架固定在钢制支吊架上时,应采用垫石棉橡胶板的方式来防止桥架受电化腐蚀。
2.2 母线槽及附属设施安装
(1)根据定货前现场勘测设计路线进行支吊架安装,直线段支吊架间距为2m,在母线槽转弯或与箱柜连接处须增加支架;
(2)母线槽组装前均应使用1000V兆欧表检测各相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其
值应大于20兆欧方可安装,安装一段后应再进行复测,目的是避免因母线槽安装后绝缘电阻值达不到要求;
(3)母线槽安装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成品保护,要求母线槽组装和卡固位置正确且固定可靠,横平竖直,成排安装时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便于检修;
(4)垂直安装时应采用弹簧支架配合专用附件进行固定,须保证母线槽的连接头中心高于楼板面700mm,母线槽穿过墙及楼板处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5)末节母线槽安装完毕后,应采用终端封盖对母线槽的末端进行封堵,当末端悬空时应采用支架固定,安装好的母线槽严禁用于支撑踏压或其他用途受力点;
2.3 低压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要体现美观与规范并存,原则上大电缆走高位,小电缆走低位,根据电箱电柜安装高度、预留电缆长度及敷设走向等进行现场量测,确定电缆长度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2)电缆敷设前须使用量程为1000V的兆欧表对电缆进行绝缘摇测,其电阻值应不低于10兆欧,当低于此值时应由厂家有关技术人员到场检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敷设;
(3)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在提拉电缆时破坏电缆外保护层或因电缆滑落造成人员伤害等情况;
(4)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出厂时是绕扎在电缆盘上或绑扎成圈,安装时应将分支电缆绑扎在主干电缆上,且不应强拉分支电缆,待主干电缆安装固定后再将分支电缆解开;
(5)电缆敷设吊挂完成后,对中间部位进行排列固定,固定时必须整理好电缆使其顺直且固定可靠,电缆不得有死弯、扭绞、盘绕等现象,电缆的首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
3 防雷接地保护
3.1 建筑内部防雷
内部防雷装置包括等电位联结设施、屏蔽设施、加装的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措施,其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电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