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析现代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新突破

探析现代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新突破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0年9月 Sep。201 0 文海艺苑 LlTERARY GALLERY 探析现代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新突破 王园园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现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全球化”趋势明显,大量外来艺术 形式涌入中国,工笔画异彩纷呈的多样化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形式规范在不断被打破,语言形态和概念 外延更为宽泛。融合传统,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有自我个性的新面貌。 关键词:现代;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突破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20—01 当代艺术观念与文化思潮的侵入,使工笔人物画由传统 的古典形态转向现代形态,并赋予当代工笔人物画全新的文 化和思想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形式语言新面貌,形式、 内容题材、形式语言等更加丰富活泼。 人笔注的象材都而都 文工关活现题的敢们 美潮的店现潮 容流影一形 体画希 是望将一、构图模式多变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与美感效果,处理画面 关系、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谓之构图。 在我国传统的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并且被认为是“画之总 要”,早在南齐谢赫的《画论》中就提出“经营位置”之说。 为了强调绘画教化作用,传统人物画构图形式多采取对 称的形式,更能突出其庄重、严肃、沉稳。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 改变很大,需要灵动活泼的构图方式,工笔人物画适应新要 求,吸收了花鸟、山水的虚实、疏密、穿插、散点等构图,融合民 间艺术精华,借鉴西方绘画的构图因素,丰富了自己的构图形 式,形式多样化。如几何形式、满构图…… “满”构图的画面沿袭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密集、丰满的处 理。笔墨结构是对传统绘画的重新整合利用,画面传达的现代 审美精神和传统绘画的清、空、不同,画面物象丰满而充实。嗣■芷 画形式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确实不同于传统 绘画,例如张见的《向玛格丽特致敬》在满构 图中利用虚实对比突出人物,前景人物的简  一单与背景的复杂形成对比,背景的深色同人 物的浅色对比,最前面的棕榈叶让人物的不 再单调。画面层次比较丰富,没有留白却并 不死板,人物表现整体。 现代人物画一些构图打破了传统对称 构图,在视觉上更吸引了观者的目 形成新的思维观念,完成个性的转化,通过个性语言形式来重 光。恰当的处理消除画面的不稳定, 新探索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并且使其具有时代感。 带来了新的突破。何家英的《夏》,人 现代生活不再神秘,军人也成为描绘的对象,唤起大 物被安排在右侧,人物的左侧用大 众对军人的全新认识。军旅画家王天胜在上世纪7O年代及 面积的纱帐和床单来维持画面平 80年代前期创作了《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珍宝岛战斗英 衡,利用扇子区分人物有纱帐,是画 雄》等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和《鄂家喜送亲》、《巡逻途 面富有层次感,平衡了画面,还增添 中》、《惜别》等反映军民关系的作品,用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再 了独有的趣味和意境。另外人物采取不完整构图,激起欣赏着 现了军人或英雄的感人事迹,被认为是现实主义题材创 的兴趣,利用个人视觉经验来补充富有个人主观色彩的缺失 作的成功作品。 部分。这种构图方式改变了传统模式,将画内之意引申到画 三、造型的主客观结合 外,相对于传统肖像画更具了趣味性。 中国绘画历来秉承“以形写神”的意象造(下转第23页) 2O 文海艺苑 艺术鉴赏 界的物欲横流带到了看似平凡,却充满了宇宙灵气的境地。 式,传统美学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决定了它即使经历了外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家美学方面,“自 来文化的冲击,也依然能够传承下来,而不会走向衰亡。中西 然”之美所提倡的就是一种非人工的,无人间烟火味的“自然” 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新的油画创作语言。油画语言自身不仅成 理想之美,它依据的原则就是不可人为的去改变自然,而是顺 为民族性的体现,也成为了传统美学的再现,即体现民族传统 应万物的自然生长之规律,它不用宇宙论,不必‘天人同构’, 文化美学之下把握时代精神的油画作品,中国油画风景与传 甚至也不必‘逍遥游’,就在这‘蓦然回首’中接近本体而永恒 统美学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吴冠中,张冬峰等人都受到了传 不朽了。所以就形成了他们自己所独有的一套审美的品评标 统文化的熏陶,他们的美学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染上了传统 准,譬如淡雅、闲适、宁静、清新、孤独这些字眼都是作者内心 美学的价值观,将其运用在中国油画风景中,使中国的油画有 情感在油画风景作品的一种再现,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美学 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审美观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很难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的。随 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也受到外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现在中国油画风景也在慢慢 【11吴冠中.画外文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的发生变化。 【21t宏建、袁宝林.美学概论[M】.|E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仍然是探寻世界、追求美的一种方 [3]李泽厚.华夏美学【M】.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180—181 (上接第20页)型,核心就是对事物形神兼备的总体把握, 动,使画面具有空间感,人物形象在亦真亦幻的光色中焕发神 是画家对物象观察、认识后将主观感情在造型中的物化。传统 秘感,光色冲破线条的束缚,传统的勾线设色、层层渲染被打 绘画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文学的影响下,对“形神”问题的 破,符合传统中国画意境诗意倾向,体现传统中国画天人合 研究和探讨,始终是促进意象造型向高层次发展的核心。中国 一、无我两忘的本质精神。画家利用光、色及形象的恰当处理, 画家有选择的吸收了西画的精华,弥补中国画造型上的不足, 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提炼概括的意象表达,非常到位的表达 中国上世纪中期已经将西方绘画中解剖、人体比例、透视等借 了画家的内在思想,是画家主观印象的 鉴到国画中,如何家英德《秋冥》、《舞之憩》等一系列作品运用 表达,突出画面的现代感。 西画因素,完成写实性与人物个性 右图这幅李第莘人物画仍用中国 的融合,提升中国绘画的诗意境界。 画特有的平面性,画家用白线勾衣褶, 另外强烈的夸张、变形也是新 强调光感和整体性,塑造神秘的意境。 开创的国画审美情趣,形成新的艺 中西文化碰撞的现代,中国人物画在传 术形式美;体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 统与外来绘画双重冲击下,相互融合, 于生活的美感;使画面气韵生动,突 创造丰富多姿艺术形象,保持传统中国 ■ 出美的艺术特征和增加艺术感染 绘画的宁静的特质。吸收与借鉴、传承与创新上都有了突破发 力。画家陈子的作品中人物形象被拉长胳膊、鼻子。人物表情 展,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民族性的中国肖像画。 倾向装饰性,与形象相吻合。身上的花朵并没有被拘禁在衣服 五、结语 的轮廓中,而是延伸出来,给观者以似真非真的梦幻感觉。画 如今工笔画界,传统绘画形式不再是唯一选择,多角度探 家对人物刻画细致,细节处理得当,如头发、嘴唇的处理就很 索和研究各种新的表现语言是当代工笔画家的追求。面对工 有质感。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体现画家观察力及画家善于抓 笔人物画发展的新形式,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都应该遵 住人物特点,将这种特点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表现出来。 循其中的规律,这样工笔人物画才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随着 四、意象的光色 新事物的出现,人物画的题材将更加广泛,形式语言更加多姿 在中国老庄学说以及禅学的“无为”、“清静”思想引导下, 多彩。本文仅就常见的,较有影响的个别作了简单的阐述,通 中国画强化意象,得其意而忘形为最高境界。当代中国画家在 过对这方面资料的搜集整理,弥补了不足,了解现代工笔人物 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大胆的突破,徐悲鸿、林风眠、张大干等 画的发展,对我的绘画创作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人将西方绘画的光与色很好的运用在国画中,不仅拓宽中国 画的笔墨语言,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气韵生动”意境。中国人 参考文献: 物画融合光的优点,但不同于西方绘画因光的变化而变化的 [1]尚可.走向多元一中国工笔画艺术的新表现【M】.北京:北京工艺 色彩真实记录,中国人物画不以表现对象 美术出版社,1990. 的立体感为目标的,它仍保留中国画传统 [2]N绍君.论现代中国美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的意象化、装饰化、平面化的光色描绘。 [3]洪惠镇.中西绘画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通过对光色的合理运用更进一步诠 [4]崔庆忠.时代国画(第二辑)【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释中国画的所谓的意境。如张萍的一系列 2004. 作品,她将光色运用的出神入化,画面上 【5】潘挈兹.工笔画的新世纪展望fJ】.美术,2000(6). 斑驳的光影和色彩给沉静的画面带来生 【6】张艳平.工笔画的发展与创新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3).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