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号:17 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 上课时间:450
学号 :2009212860 姓名: 张岩 序号:74
对“感觉剥夺实验”的认识
摘要: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提供了我们解读外部世界的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一切复杂心理现象赖以产生的基础。任何感觉的作用都在于搜集信息,提供给大脑进一步加工,因此,感觉是各种知识经验的基础,是外部和内部事务物转化为意识之前的最初事实。感觉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遭遇保证我们冲外界获得可靠的信息。如果生活在几乎没有刺激而无法产生感觉的环境下,人将面临巨大的痛苦和挑战。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便充分说明了感觉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关键字:感觉;感觉剥夺实验;重要性
一、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实验简介
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和贝尔斯顿(W.H.Bexton)在1954年最早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
实验的基本过程:让被试进入一间专门设置的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房子,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戴上耳塞,手脚都被柔软的纱布缠裹。房间寂静漆黑,主试设计的特殊装置使被试进食与排泄都不需要移动手脚。总之,研究者几乎“剥夺”了被试可能碰到的一切外界刺激。对被试的要求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尽可能呆的时间长些,被试每呆一天将得到20美元的报酬。
实验的结果:实验一开始,被试还能够安静的入睡,但不久开始失眠,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被试显的很想活动,寻找刺激,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进行连续而清晰的思考,产生幻觉,变得神经质或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几乎崩溃。所有被试都感受到了无法忍受的痛苦,很少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上一周。实验结束之后的各种测验表明,被试进行精细活动的能力、识别图形的知觉能力,连续集中注意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均受到严重的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二、 实验表明的原理
实验表明,人们在正常生活中所接受的各种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感觉,对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不可或缺;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不能产生新的认识,也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觉器官接收刺激并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完成信息属分辨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没有感觉是不可忍受的,感觉剥夺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任何感觉的产生都离不开刺激物和感受器官。刺激物和感受器官是感觉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1)刺激物
刺激物是直接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人体器官活动的客观事物。刺激物对机体施加的影响成为刺激。感觉产生的前提是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具体刺激对象的存在,这些具体刺激对象有事物的亮度、颜色、声音、重量、气味、温度等属性构成,感觉则是对这些刺
激对象属性的分辨。感觉剥夺实验中,被试独自呆在一间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房子里,任何能与外界接触的途径都被人为地切断了,这就使得被试接受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与外界失去了正常的联系。受不到任何刺激的被试无法产生任何感觉,这就引起了被试产生一些列的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2)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是把客观刺激转为客观映象的生理装置。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获得外界或自身的各种信息。在感觉器官中,直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装置是感受器,它是生物换能装置,能将接收到的某种特定刺激的能量转换成生物能即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大脑皮质的活动完成对信息属性的分辨而形成感觉。不同的感觉器官只对某种特定形式且具有具有一定物理能量的刺激发生反应,如眼睛只能接受一定波长的光线刺激,耳朵只能接收一定频率的声音刺激。在感觉剥夺实验中,被试者的能接收到外界刺激的器官(例如,眼睛、皮肤、耳朵)都完全被各种各样的遮蔽物(眼罩、耳塞、柔软的纱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这样,机体也不能产生任何的感觉。
以上便是感觉产生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利用这一点,将上述的两个条件都彻底的破坏,使得被试不能产生任何的感觉,创造了完美的环境来进行实验,进而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结论。
三、实验启示
1、实验表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刺激。在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世
界是广泛联系的,那么人的成长和成熟,也必然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最优。广泛联系是心理潜能激发的第一步。广泛联系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很多家长对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也怕孩子吃苦,把孩子放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如温室的鲜花,使得孩子失去了与外界进行广泛联系的机会。但是大多数的家长都忽略了联系的重要性。他们的做法反而了孩子的成长和视野的拓宽,或者引起了孩子心理发展的不健全,使得孩子不能从小就形成正确合适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最近有研究认为,经常使用儿童坐椅和各种婴儿车,使得婴儿与母亲身体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有可能对婴儿造成“感觉剥夺”。在婴儿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婴儿需要接受外界的刺激,这个时候婴儿需要与父母有更多的身体接触,这样婴儿会产生各种这样的感觉,大脑也会吸收到较多的有益信息,大脑的发育也会得到促进。
3、此试验还说明:人在接受了适当程度的刺激之后,自身的潜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有益的创新活动。而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从松弛状态转入高度紧张状态,需要给予适度的刺激。缺乏刺激的环境,就培养不出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在没有刺激因素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人的意志就会衰退,智慧就会枯竭,理想就会丧失,才能就会退化。只有经常给予适度的刺激,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才分别给予适度的刺激,是充分发掘他们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人生活中受到的刺激,包括社会刺激、自我刺激、物质刺激,这些刺激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使人们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
感觉剥夺实验对工作者的启示: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对管理者的启示: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更多地为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刺激,只要它们利于员工的成长。
三、 总结
感觉剥夺实验实验科学的验证了感觉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要想正常的生活,那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感觉剥夺实验的影响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郭永玉、王伟.心理学引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11-112.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P.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