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绪论
第一节 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史、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事业史
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机构及其活动,总称为新闻传播事业
二、世界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
世界新闻事业史,包括外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
整体与部分观念 中西对照 古今对照
第二节 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重要意义
1、历史的重要性
2、比较的重要性
三、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基本方法
1、史论结合
.--
-
2、一般与重点结合
3、历史与现状结合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主要内容:古代的新闻传播 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定期报刊及日报的产生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要点: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经历的阶段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报刊(手抄小报、新闻书 、定期报刊及日报)的名称、年代及地点
难点:近代报业诞生的过程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计划课时:2课时
一、古代的新闻传播
1、口头传播
无语言传播时代(呼唤、手势、体态)——口头语言(民谣、说唱)
有其局限性 用标记、声光、图式等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
2、手写新闻传播
.--
-
当某个图形或记号与一定语言建立固定联系时,便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出现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信息传播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保存时间更长。
古埃及:纸草文字
古印度: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古代外国手写新闻(1)官方公报: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
(2)新闻信:书信式 官方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
私人新闻信
3、印刷新闻传播
中国:雕版印刷——胶泥活字——木活字
朝鲜:14世纪 铜活字、字模铸造技术
谷登堡:1450年改进金属活字印刷术
15世纪后期,已出现印刷某些记事性小册子《土尔其侵犯欧洲见闻录》、《哥伦布发现新记》
.--
-
特点:传播规模小,面向小范围特定对象,没有专门的采集和传播新闻机构
二、16世纪的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1、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地理大发现、14—16世纪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
2、手抄小报:15世纪威尼斯 1566定名小报《手抄新闻》
欧洲小报总称 格塞塔 gazette
3、新闻书、新闻传单
4、定期印刷品:德意志 1588年《博览会编年表》科伦1594—1635年间《法比信使》
特点:新闻传播规模扩大,特定对象→整个社会。出现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
三、17世纪定期报刊、日报及杂志的产生
1、背景 社会政治、经济变动加剧。社会信息量以及对信息量需求增加。物质技术条件逐步改善
手抄→印刷出版 不定期→定期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
-
2、定期报刊的诞生(1605—1610)
(1) 德国 1609《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
(2) 尼德兰 1605《安特卫普新闻》
(3) 英国 1621《每周新闻》
(4) 法国 1631 《各地见闻》不久被《报纸》兼并
3、日报的诞生
(1) 德国 1650《新到新闻》世界第一张日报
(2) 英国 1702伦敦《每日新闻》
(3) 法国1777《巴黎新闻》
(4) 美国1775《宾西法尼亚晚邮报》
4、杂志的诞生
1665 巴黎《学者杂志》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
四、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
-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市场扩大、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由地中海向全球发展→经济信息的需求增加
2、政治:资经济兴起→社会政治运动宗教改革资产阶级→ 党派宣传观点、制造 →社会信息量增强
3、社会物质条件发展
(1) 印刷、造纸业
(2) 交通、邮政事业
(3) 人口集中的城市出现
五、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诞生与封建母体充满矛盾和斗争
第二章 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内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共同规律 英、美、法、德、日各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历程
要点:共同规律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主要倡导者 美法资产阶级时期的著名报刊和报刊活动家 英、美、法资产阶级后报业发展的共同特点 《泰晤士报》的产生历程及主要特色 工业后英、美、法出现的著名廉价报纸及其特点、影响
难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形成轨迹 英、美、法、德、日各国近代资产阶级背景
.--
-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纽约时报》的发展历程、主要特色及其重大影响
计划课时:6课时
第一节 概说
一、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
各个国家中影响大众传播事业的因素可简要归纳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科技系统及地理和社会外部力量。
二、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形成轨迹
1、资产阶级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压制,时而合法、时而非法,进程程度取决于社会变革过程
以英国近代报业为例
2、在资产阶级发动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纷纷兴起
“除出版者与作者或者至少印刷者的姓名已经登记备案后,任何书籍不得付印。” 新闻自由观点的逐步形成 MILTON、 JAFFERSON、 MILL
3、资产阶级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为新统治阶级的工具
.--
-
以法国近代报业为例
4、政党报刊的诞生
以美国为例
5、工业给近代报业带来重大影响
(1) 信息量增加(2)新的广大读者群产生(3)办报政治环境改善(4)邮电通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5)广告数量增加
6、民营商业性报刊得到发展
非政党性的报业、上层报纸产生
7、廉价报刊、大众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英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
一、封建时期的出版管制
1、亨利八世与出版独占制度
第一位统控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的君主,1534年规定所有出版商在开张营业前必须获得皇家许可,1538年制定皇家特许出版印刷制度
.--
-
2、玛丽女王与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1557年将出版同业工会改造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一律禁止。把王室的政治利益与印刷商和官办报人的经济利益统一起来
3、伊丽莎白一世与皇家出版法庭
1570年 建立皇家出版法庭→星
星:由议会议长、财政大臣、掌玺大臣及主教、勋爵各一人组成,专审两类案件(1)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 (2)非常规类的政治案件,审判包括政治犯、叛国煽动罪、诽谤宫廷罪等重大案件。这种审判不经一般的司法审判辩护程序,而是秘密进行,为使罪犯招供,可以运用各种酷刑。(不处死刑,但可使用断手足、鞭笞等酷刑)
二、资产阶级过程中的报刊
1、背景 10年查理一世关闭国会→12—18年间两次内战→克伦威尔上台→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威廉执政实现君主立宪“光荣”
(1)10—1688 资产阶级爆发,封建王朝复辟,资产阶级通过温和的“光荣”,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2)1688—1815 英国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新贵族)联盟执政,代表商业金融资本利益的辉格党与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力此消彼长、相互争斗 (君主立宪、议会内阁制、有限财产普选、两党轮流执政等)
.--
-
(3)1815—1868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与劳工大众反对封建倒退,要求进一步深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扩大工业资产阶级与城市劳工阶层政治、经济权益。以反托利党人的《谷物法》和进行国会改革运动为主要标志
完善议会制度,资产阶级政治激进派的政治要求得到体现,一般民主大众民主权利得到体现。1868年开始进入廉价报刊新时代
2、主要报刊
(1) 爆发之际:雨后春笋 纷纷涌现
倾向 11年《国会议程纪要》12年《国会议程每日纪闻》13年《不列颠信使》
保皇派《宫廷信使》、《公民信使》
(2) 克伦威尔时期:严格军事管制 《政治信使》、《公众情报员》
(3) 查理二世: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 1665《牛津公报》→《伦敦公报》首次采用近代报纸形式(单页两面印刷,每面两栏)出版至今,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久的报纸
(4) 光荣后:废除封建出版法规
三、密尔顿与出版自由
1、背景 废除星→“混乱”事先检查、批准、控制→《论出版自由》或《出
.--
-
版自由书》
2、主要内容:
(1) 强烈反对书报检查制度:标准由谁来设定
(2) 强调人民的言论与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
(3) 真理能在争论中战胜谬误
“让它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逐步形成西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观点的公开市场 真理具有自我修正属性
3、意义:
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关于思想自由、传播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有时代痕迹、阶级局限性,但是对18世纪以后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四、后的报业和政党报刊
.--
-
日报:1702 《每周新闻》
周刊:《评论》、《闲谈者》、《旁观者》
政党报:托利党:《考察家》、《每日新闻报》等
辉格党:《辉格观察家》、《自由人》、《闲谈者》、《旁观者》
五、报业领域的压制与反压制
1、知识税的产生与废除
知识税:报刊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的合称 不满→减税→递交提案→1853、1855、1861三次斗争
2、秘密补贴制度:用国库的钱刻意扶植官方或半官方报刊,收买非官方的著名报人和主要报刊发行人
3、运用法律制裁:(1)叛逆罪、(2)煽动、(3)侵犯国会特权、(4)总逮捕令 其中(2)、(3)运用最为广泛,其内涵不甚明确,是统治者最为喜欢、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强大武器
4、报道国会新闻禁令
约翰•威尔克斯事件
.--
-
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终于以法律或惯例形式逐步确立英国自由资本主义传播事业的新体系
六、报业的成长与《泰晤士报》
1、背景:工业→工商业繁荣→广告↑
2、主要报纸:
(1)《每日广告报》:商业性报刊,开创依靠广告而自立的先河
(2)《大众广告报》:“朱尼厄斯信件”
(3)《早晨纪事报》:报道国会和法国大
(4)《晨邮报》:强调经济,提高新闻的趣味性“广告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吸引读者,增进发行,而发行增加,又可以吸引更多广告”
3、《泰晤士报》(报业的典范 《大英白科全书》称其为“世界第一报纸”THE FIRST NEWSPAPER IN THE WORLD
1785年创刊 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约翰•沃尔特
1788年改名为《每日环球纪录报或泰晤士报》
1788年3月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
.--
-
(1) 初创阶段(1785—1803)
①售价低廉,注重广告,头版刊登分类广告
②全面刊登各类时代情报,注重商业、航运消息
③善于刊登独家新闻:国会、法国大
1793年销路达到4000份
(2)黄金时代(1803—1874)沃尔特第二 懂经营会管理
①实行办报原则,率先打出报刊“于党派之外”的旗号
②建立完善的国内外新闻报道情报网络(独家新闻,供应海外新闻)亨利•克雷布•鲁宾逊 世界第一位驻外记者
③注重性言论:媒介的旗帜
④改革新闻写作:提倡自身风格和文字价值
⑤研制使用新式印刷技术:蒸汽印刷机、四轮平板印刷机、轮转机
⑥知人善任 网络精英
A、托马斯•巴恩斯 (主编25年Thomas Barns)
.--
-
a、增强《泰晤士报》的影响能力:为中产阶级、改良主义撰写社论,指导反映心声
b、对详尽、广泛、报道迅速的新闻给予充分重视:组建通讯员记者网络、快马传递队伍“不管是国内新闻还是国外新闻,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泰晤士报》首先刊登这些新闻”
B、约翰•德莱恩(35年John Thadens Delane)
言论保持性,新闻报道力求、全面、详尽、迅速
克里米亚战争 霍华德•拉塞尔
沃尔特第三:继续维持英国报坛霸主地位 1855年6月废除印花税后,价格由7便士下降到4便士,销量达到6万份
“雷神报”第二大使 林肯说“伦敦的是世界《泰晤士报》上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事实上,据我所知,除了密西西比河以外,再也没有比它更有力量的东西了。”
(3)日趋衰落的《泰晤士报》
大众化廉价报纸的冲击→1887年乔治•巴克尔为打击爱尔兰自治运动领袖查尔斯•帕内尔,造成报纸经济、声誉巨大损失→哈姆斯沃斯→汤姆森→默多克(商业化、大众化,版面设计、报道内容)
七、廉价报纸的兴起和《每日电讯报》
.--
-
廉价报纸(PENNY PRESS)从字面了解,似乎就是售价低廉的报纸,但在西方新闻史上含义没这么简单。一般的理解是:PENNY PRESS 是19世纪30年代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其特征是:大众化、商品化和机器化。一些史学家称之为“机器的、群众的”报刊样式。
1、背景:
(1)工业: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体系形成;运输业、大都市形成;邮电通讯业发展,造纸及印刷系统提高
(2)社会阶层分化:资产阶级、劳工阶级,粗通文墨,需要信息
(3)报刊自身发展角度:政党报刊→资政治制度的全面建立,社会日趋稳定,政治、军事斗争让位于自由竞争,政党报刊失去现实意义,不适合读者需求。
(4)印刷技术的工业化进程:油墨技术、木浆纸、铅版浇注法、全金属活字、印刷机械提高、先进的插图、照相、铸字技术
(5)新闻报道技术领域:1845 电报、欧美大西洋海底电缆建成,铁路、轮船、打字机、电话出现
2、第一张成功的便士报——《每日电讯报》
(1) 办报过程:1855年6月29日 亚瑟•巴勒斯•斯莱上校创办→约瑟夫•利维将
定价减半→爱德华•利维•劳森
.--
-
(2) 劳森的改革
A、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独家新闻、趣味性新闻、社会新闻,狂热追求轰动性报道(过于写实 斯坦利)
B、改革报纸版面编辑,率先学习美国廉价报纸做法,采用大字多行题
C、十分注重网罗人才,加强编辑记者队伍(全能记者)
九、工人报刊的成长与《北极星报》
1、早期的工会机关报
1825年《各行业新闻和工匠新闻》周刊
1830年英国全国劳工保护协会《联合行业周报》
1831年《人民之声》
2、《贫民导报》(《Poorman’s Guardian》)
1830年创办:主张工人阶级必须要得到出版自由,通俗介绍空想社会主义及阶级矛盾,公开抵制“知识税”
3、宪章运动与宪章派报纸
.--
-
(1)《伦敦快讯》:伦敦工人协会机关报,反对暴力改革,语气温和
(2)《北极星报》:(THE NORTHEN STAR)
1837年宪章左派领袖菲格斯•奥康瑙尔创办
A、观点上主张运用暴力,通过政治斗争形式争取实现宪章要求
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的
B、宣传方法:生动、形象;报道广泛及时
马恩称其为“真正民主的、”“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十、国际工人协会的报刊
1857年全球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欧美工人运动在19世纪50年代末重新走向高潮→18年9月伦敦圣马丁堂集会,声援波兰反对沙皇的正义斗争及加强各国工人团结,成立国际工人协会,18年第二国际成立后,改称“第一国际”→18年11月22日确立英国工联主义报刊《蜂房报》为自己的正式机关报→1865年夏利诺将《矿工和工人辩护士报》交给总委员会支配,1865年9月改名为《工人辩护报》→改组编辑部后更名为《共和国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