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精品课件)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精品课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腔吸痰法

一、

1. 2. 3. 二、

目的:

防止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 帮助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获得化验标本。 用物:

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手套、无菌盐水、必

要时准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等。

三、

1.

操作程序: 评估患者:

1) 2)

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痰鸣音及缺氧症状)

3) 4) 2.

口腔及鼻腔情况

痰液的性状(颜色、黏稠度)及量

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

连接吸引装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或漏气。

1 / 4

4.

调节负压,戴手套,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是否通畅。

5.

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另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导管头端插入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再深插,经咽部进入气管,然后吸引。插入气管时,可引起咳嗽,有助于肺部分泌物咳出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感谢阅览...

6.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起,左右旋转,吸尽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7.

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痰液堵塞。

8.

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无菌操作;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力要小。

9.

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震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10. 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

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及量等,并作好记录。

2 / 4

11. 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用手套翻转包

裹后弃之.

12. 用含氯消毒液冲洗吸痰管路。

13. 清洁患者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14. 指导患者多饮水,自主咳嗽,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

出。

15.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 四、

1.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插管动作轻柔,敏捷.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每日做口腔护理。

2.

密切观察病情,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

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4.

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5. 五、

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理论提问:

1. 吸痰的指证?

3 / 4

答:患者咳嗽无力或者有呼吸窘迫症、听诊或病床旁听到呼吸道内有痰鸣音、呼吸机高压报警、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2. 口鼻吸痰的注意事项?

答:(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与高流量吸氧,吸痰时不得超过15秒,痰液多时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患者痰液粘稠时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时如紫绀,心率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颜色、量、性状。 ...内容来自网络 ...

[感谢您的阅览以及下载,关注我,每天更新]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