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ɡ) 妖娆(ráo) 嘶哑(sī) 坟墓(mù) ....B.颓然(tú) 呢喃(lán) 摇曳(yè) 枉然(wǎng) ....C.谪守(dí) 冠冕(ɡuān) 鲜妍(yàn) 莽莽(mǎnɡ) ....D.红晕(yūn) 汀兰(dīng) 分外(fèn) 伛偻(yǔ l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涯 惬意 通霄达旦 顾明思义 B.潮汛 拌嘴 记忆犹新 呕心沥血 C.诸候 遐想 莫衷一事 来势凶凶 D.娇艳 眼睑 更胜一筹 白壁无瑕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

B.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C.俯瞰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半环形的外形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

D.凡人善举就在身边,这些“小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性力量是每个人都可以汲.取的。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

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

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 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

1 / 9

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

5、选出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2)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3)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4)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 A.夸张 排比 比喻 拟人 B.排比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比喻 夸张 拟人 D.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7、根据提示默写。

(1)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中淹《渔家傲∙秋思》)

(2)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5)英雄末路当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希望得到进行重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9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苦其心志(________)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 .(3)至于鄙(________) .(4)卒得反国(________) .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喟然叹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所恶有甚于死者 ..3.请翻译下列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3 / 9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喊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脸色就像潘河里的红泥一样,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潘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咋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

4 / 9

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娘确认后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2.“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脸色就像潘河里的红泥一样,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潘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5 / 9

3.结合全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4.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1. ①众人多次说后疑惑 ②大丫取笑时气愤 ③娟子告知后难过 2.比喻,把母亲的脸色比作潘河里的红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娘因为“我”这个问题的突然感到尴尬和紧张。把母亲的笑比作潘河飞溅的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笑容的夸张和不自然,这也是娘掩饰自己尴尬的一种方式,以便“我”相信自己是亲生的。突出地表现了娘的良苦用心。

3.这个场景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引出了“我”的身世之谜;为下文“我”探寻是不是娘亲生这一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与结尾部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自然而圆润。

4.“喊魂”是一种民间习俗,使小说具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喊魂”是小说的关键情节,不可或缺;借助母亲喊魂表现对待非亲生子女,“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母子情深;深化文章主题,作者借文中娘为捡来的野伢子的“喊魂”,歌颂中华文化伟大的包容心及人世间博大的爱。 2、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问题。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①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

②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和弓箭并没有丝毫相关,那答案真是匪夷所思,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扬”的“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它原本是什么意思呢?“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

③再来说说这个“大”字。“大”是什么意思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就是范围广高度高体积阔吧。其实“大”的本意和范围高度什么的毫无关系,就是非常单纯地指一个人。

④汉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西周战国之后大行其道的金文中,“大”也是笔触鲜明四肢俱全的人形。与甲骨文笔道细弱的“大”字相比,金文粗肥猛壮,把人的形象镌刻得更雄硕伟岸。

⑤“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看到它,不由得

6 / 9

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

⑥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然而,错了。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

⑦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襄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⑧我们要让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强大,拂去尘埃,手里,墨汁瓶盖已经打开。只等我们用自己的心和手,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⑨我们有很多瑕疵,但只要内心坚定,我们就依然强大。我们可以修补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携带着瑕疵前进。这个世界上没有瑕疵的人根本没有出生。

⑩我们有很多不完善,但只要宽容待人待己,我们就依然强大。完善可以不懈追求,但不必形成坚硬桎梏。世上的事情就像吃饭,八分饱即是完美。处处尽善尽美,就是一种无言的慢性自杀。

⑪我们常常受伤,伤痕累累。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强大也会受伤,但不要怕受伤,因为,我们修复的能力比较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⑫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极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比如说:我很差,我无力,我不行,我要等等看,哦,算了……“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这是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每当读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觉醒。

⑬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自己说的第5001次话是——我已学会了自己强大。

1.第(7)段中“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请说一说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句子。 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 ....

4.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 5.请结合文章第(9)-(12)段内容,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自己强大。

7 / 9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8 / 9

参:

一 A B B C D C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梦回吹角连营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秋容如拭 (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6)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7)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二

1. (1)使……痛苦 (2)通“横”,梗塞、不顺 (3)边境(边远的地方) (4)最终(终于,最后) 2.C

3..(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4.“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三

1.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

2.①引出话题,②用名人的诗引出话题有力度;⑶能够紧紧的抓住读者。(答对两点即可)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没有硝烟的人生战场,布满了荆棘,充盈了泪水,即使一时战败,也不必沮丧,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4.⑴以此来表达主题——学着强大。(2)相信自己能够强大,一定强大。 5.一是要修补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携带着瑕疵前进;二是尽管有很多不完善,但只要宽容待人待己,我们就依然强大;三是我们会常常受伤,但仍要和命运厮杀;四是不能过多地否定自己,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