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三育人”谈几点看法
浮生
我认为,“三育人”的核心就在一个“育”字。所谓“育”,就是“教育”。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其本义为“引出”,亦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某种潜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东西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故此,教师自身的修养高低于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我认为,进行“三育人”工作,首要的就是要进行教师自身的“充电”工作。不特如此,更应该呼吁全体干部职工将集体学习与个人充电相结合,并使之逐渐制度化、常规化。
“三育人”,指的是教师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在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共同为马克思所说的“促进个人独创的自由发展”而服务。接下来,我将对此逐条探讨。
在许多教师看来,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指“传道、授业、解惑”,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认为,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为人处世等知识的传授亦刻不容缓。而此二者都是建立在学生有着一个强健体魄的基础上,否则一切知识都无法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用。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谈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也曾向全国高校发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强健体魄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还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鼓励与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将进行体育锻炼融为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视起“经世致用”这一理念,使起主动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理论知识,同时又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顺利进行。
说到“管理育人”,就不得不提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垂范与表率作用。古语云,“为人师表”,说的是教师要为学生“见贤思齐”做好带头作用,引领学生树立完善人格与健全三观。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注重以自身的优良品行感染学生、以恰当举止带动学生,共创良好和谐的环境,共同促进自身发展。非唯如此,我认为,要做好“管理育人”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号召学生有意识地管理自己,《大学》便提出了“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其实就是号召我们要管理自己的滥觞。在我看来,管理好自己,首要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当下电子产品几可谓“泛滥成灾”,据调查,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学生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除了用于睡眠,便是花在了电子产品上,这是关于有不少青少年不谙管理自己时间的一个有力佐证。而众所周知,学习是一门需要一定时间投入的苦功夫,学生倘若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是无可置疑的。
至于“服务育人”,这要求我们教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在一定范围内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是的,这种倾心服务是有一定条件的。何也?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教育要讲求“三分教诲,七分等待”,诚哉然也!这个观点放到服务上也是成立的,我们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当然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事务,毕竟学生自己才是其健康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三分服务,七分等待”,引导学生从教师的服务中汲取养分增长经验,等待学生自身学会服务自己,再逐渐发展为服务社会,进而真正做到“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人。
除上所述,我更认为,“三育人”工作还要求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创新意识、时代特征、中华情怀、国际视野”四面旗帜的指引下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漫漫长路上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