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准予扣除的有哪些科目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准予扣除的有哪些科目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扣除的项目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扣除的项目包括如下:

1.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2.计税工资的扣除。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实扣除,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

3.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以前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分别为14%、2%、2.5%),但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了。

4.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的,允许扣除。

5.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是说,税法采用的是“两头卡”的方式。

6.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在省级税务部门认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数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1.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三、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第三十一条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