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证是可以过户的,但是只限于本村村集体的成员之间,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材料:
1、不动产权属证书;
2、买卖、互换、赠与合同;
3、继承或者受遗赠的材料;
4、分割、合并协议;
5、人民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
6、有批准权的或者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7、相关税费缴纳凭证;
8、其他必要材料。
不动产买卖合同依法应当备案的,申请人申请登记时须提交经备案的买卖合同。
一、宅基地如何买卖才合法吗?
买卖农村私房所有权及其宅基地使用权的,买受人与出卖人须符合以下条件,才可能认定买卖行为合法有效。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且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人身属性,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法取得。
二、宅基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者县级以上处理。当事人对有关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解决,
3、司法解决,对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不经行政机关的处理,而直接向人民起诉。除此此外,宅基地纠纷还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来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事人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