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违反肖像权的行为后果

违反肖像权的行为后果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侵犯肖像权是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行为人应与侵害方式和影响范围相当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如拒不承担责任,可通过媒体公告或公布裁判文书方式执行,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法律分析

侵犯肖像权是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是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的,所以是不会被判刑的,但侵权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

《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一千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拓展延伸

肖像权保护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肖像权保护的法律责任界定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法律对侵权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和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责任通常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侵权者可能需要承担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公开道歉等法律后果。而在刑事责任方面,侵权者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刑罚。具体的法律责任界定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在保护肖像权的法律框架下,法律责任的界定旨在维护个人的肖像权益,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侵犯肖像权是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无刑罚,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法典明确人格权包括肖像权,侵权者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如拒不承担责任,可在媒体上公告执行,费用由侵权者负担。肖像权保护涵盖民事和刑事责任,包括赔偿、停止侵权、公开道歉等后果。具体责任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和社会影响。法律责任的界定旨在保护个人肖像权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中关于肖像使用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肖像权人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