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罪的读音

当罪的读音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当罪的读音是:dāng zuì。

当罪的拼音是:dāng zuì。 繁体是:當罪。 结构是:当(上下结构)罪(上下结构)。 注音是:ㄉㄤㄗㄨㄟˋ。

当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谓应该抵罪;抵罪。2.谓罚当其罪。当罪[dāngzuì]⒈谓应该抵罪;抵罪。⒉谓罚当其罪。基础解释:谓应该抵罪;抵罪。谓罚当其罪。

二、引证解释

⒈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引子孔当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杨伯峻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⒉谓罚当其罪。引《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尹知章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三、网络解释

当罪语出:(1).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子孔当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杨伯峻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2).谓罚当其罪。《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尹知章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综合释义: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子孔当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杨伯峻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谓罚当其罪。《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尹知章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当罪[dāngzuì]汉语大词典:(1).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子孔当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杨伯峻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2).谓罚当其罪。《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尹知章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关于当罪的成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正正当当  罪不当罚  罪上加罪  抱罪怀瑕  罚当其罪  顺顺当当  叮叮当当  罚不当罪  满满当当  

关于当罪的造句

1、尽管抄袭严重,但相应的处罚确实是“罚不当罪”,往往被轻描淡写。  

2、罚不当罪到底是处罚过重还是过轻?  

3、由于有期徒刑的上限偏低,实践中,对于有些犯罪行为,如果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偏轻,判处无期徒刑又过重,因为缺乏相应的刑罚设置,容易导致罚不当罪。  

4、其实,之所以对判决产生失望,也是基于这一初衷,因为在普通民众眼中,如此“罚不当罪”的判决显得有些轻,很难以对那些“马路杀手”起到震慑作用。  

5、但只有当罪犯负隅顽抗时,才被准许使用手铐。  

关于当罪的词语

难当当  该当何罪  罪不当诛  当罪  罚不当罪  一人作罪一人当  响当当  罪当万死  罪上加罪  叮当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