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衅的读音

观衅的读音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观衅的读音是:guān xìn。

观衅的拼音是:guān xìn。 简体是:观衅。 繁体是:觀釁。 结构是:观(左右结构)衅(左右结构)。 注音是:ㄍㄨㄢㄒ一ㄣˋ。

关于观衅的成语

疮巨衅深  衅起萧墙  观衅伺隙  贪功起衅  抉瑕摘衅  衅发萧墙  防微杜衅  

关于观衅的造句

1、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不可失也。  

2、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不可失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7185/)  

3、琳水陆戒严,将观衅而动,属陈氏结好于齐,使琳更听后图。  

4、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暗和张锋,进可讨贼,退可自守。  

5、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进可讨贼,退可自守。  

关于观衅的词语

衅起萧墙  衅稔恶盈  祸结衅深  贪功起衅  疮巨衅深  抉瑕摘衅  防微杜衅  观衅而动  寻衅  衅发萧墙  

观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窥伺敌人的间隙观衅[guānxìn]⒈见“观衅”。基础解释:见“觀釁”。窥伺敌人的间隙。

二、引证解释

⒈见“观衅”。亦作“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衅,间也。”唐白居易《策林·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宋苏辙《赤壁怀古》诗:“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清刘松山《致梅启熙书》:“弟现驻南阳所属之石桥,暂行控扼,观衅而动。”

三、网络解释

观衅观衅,读音guanxin,汉语词语,指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综合释义:见“观衅”。亦作“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衅,间也。”唐白居易《策林·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宋苏辙《赤壁怀古》诗:“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清刘松山《致梅启熙书》:“弟现驻南阳所属之石桥,暂行控扼,观衅而动。”观衅[guānxìn]等待机会,有所企图。《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网友释义:观衅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会:士会,晋臣。)汉语大词典:亦作“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衅,间也。”唐白居易《策林·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宋苏辙《赤壁怀古》诗:“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清刘松山《致梅启熙书》:“弟现驻南阳所属之石桥,暂行控扼,观衅而动。”国语辞典:等待机会,有所企图。观衅[guānxìn]⒈等待机会,有所企图。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辞典修订版:等待机会,有所企图。《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其他释义:1.见'观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