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入的读音是什么

六入的读音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六入的读音是:liù rù。

六入的拼音是:liù rù。 结构是:六(独体结构)入(独体结构)。 注音是:ㄌ一ㄡˋㄖㄨˋ。

关于六入的成语

六臂三头  五雀六燕  六趣轮回  六亲无靠  骈四俪六  入情入理  三推六问  五颜六色  三街六巷  六神不安  

关于六入的诗词

《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  《送张六入浙东》  《岳州别梁六入朝》  

关于六入的词语

五雀六燕  五角六张  五颜六色  六亲无靠  六神不安  三推六问  三街六巷  骈四俪六  四冲六达  六趣轮回  

六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入[liùrù]⒈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

二、引证解释

⒈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引《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气茂三明,情超六入。”李善注:“《维摩经》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章炳麟《无神论》:“彼固以为世界自盲动而成,此则窃取十二缘生之説,盲即无明,动即是行,在一切名色六入之先,是以为世界所由生也。”

三、网络解释

六入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一一对应。“入”是吸入,有专注之义。综合释义: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气茂三明,情超六入。”李善注:“《维摩经》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章炳麟《无神论》:“彼固以为世界自盲动而成,此则窃取十二缘生之説,盲即无明,动即是行,在一切名色六入之先,是以为世界所由生也。”汉语大词典: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气茂三明,情超六入。”李善注:“《维摩经》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章炳麟《无神论》:“彼固以为世界自盲动而成,此则窃取十二缘生之说,盲即无明,动即是行,在一切名色六入之先,是以为世界所由生也。”其他释义:1.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