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 广域测量系统 无功优化配置
1 引言
电压稳定分析可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和动态电压稳定分析。其中动态分析方法由于模型复杂,耗费时间长,尚未在在线电压稳定分析中成熟运用;静态分析方法是目前在线应用较多的方法。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最新成果,该文对在线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和实时电压无功优化配置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2 实时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2.1 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利用装置采集到的参数,直接或经过简单代数处理后,应用于电压稳定判断。文献[1]在辐射型配电网中将支路模型等值为阻抗模型,将电压稳定指标引入到高压输电系统中,针对高压网支路的对外无功特性从时间断面角度做了论述。从支路电压崩溃点对应唯一电压解,得到支路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指标如(1)式:LVSI=4PjR[Vicos(θ-δ)]2……(1)。整个系统电压稳定指标为此指标中最大值,也对应这系统的最弱支路,但是此方法在线路电阻很小或输送无功很大时不可行,而且对原系统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2.2 潮流计算法
潮流法是从实际运行点出发,不断增加负荷,同时求解潮流,直到通过临界点,在得到整条PV曲线的同时,得到负荷临界状态潮流解。
文献[2]中将关键断面传输功率PV 曲线的鼻点对应于电压稳定点,由此定义负荷裕度的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电网在线电压稳定监视与控制(VSMC)系统,此系统中电压稳定评估的指标采用沿一个预定义负荷增长方向上的负荷裕度,且只实现了部分闭环控制,该方法在遇到系统大扰动时应对能力较差。
潮流计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PV曲线沿一定步长逐步搜索崩溃点。但由于该类方法计算量大且稳定性差,速度慢,并不适于在线计算,同时基于潮流的电压稳定判据本质上都是把网络的潮流极限作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计算精度不高。
2.3 戴维南等值法
传统戴维南等值模型的基本电路,对于任意时刻k,从某一负荷母线向系统看进去,都可把系统等值为一个电压源经过一个阻抗向所研究的负荷母线供电的戴维南等值两节点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图1中,Ek和Zk分别为k时刻戴维南等值系统的电势和阻抗,此时刻的负荷母线电压为Uk,电流为Ik,负荷视在功率为Sk=Pk+jQk。根据电路理得:Ek=Uk+ZkIk。利用计算得到的戴维南等值系统参数,可将研究问题简化,方便地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和现场装置的核心算法中。
3 在线无功优化配置方法
3.1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1)同步调相机。它的原理是从系统吸收少量有功功率用于机组能量损耗,同时向系统输出或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优点:可双向连续调节、能调节无功功率且有较大的过负荷能力。缺点:设备投资高、起动/运行/维修复杂、动态调节效应慢。多用于高压侧集中补偿,装于枢纽变电站中。
(2)静止无功补偿器。可连续而迅速地控制无功功率,即以快速的响应,通过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来控制它所连接的输电系统的节点电压。主要有TCR 型、TSC 型和SR型。优点是:性能稳定、成本低、技术成熟、可实现快速补偿无功。缺点是:控制系统比较复杂、不易实现、占地面积大且不易维护。广泛用于输电系统波阻抗补偿、长距离输电的分段补偿及负载的无功补偿中。
(3)静止无功发生器。通过电抗器或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优点:响应迅速、谐波少、抑制电压波和电压闪变的能力倍增、可靠性高、功耗低且噪声小,能够满足各种工况的运行环境。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性能的制约和成本较高。
3.2 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方法
(1)灵敏度法。在稳态情况之下,设研究系统有nPQ个PQ 节点 (无功出力越限的发电机组也作为PQ 节点处理 ),nPVQ个PV 节点和一个平衡机节点,潮流方程的线性化表示形式为:ΔP
ΔQ=JPθJPV
JQθJQVΔθ
ΔV=JΔθ
ΔV ……(2)。
常用的是灵敏度分析法。该方法次判别指标实用,物理概念明确。灵敏度就是在某一运行点,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用两个变量的微分比值表示,例如:dVLdEG、dVLdQL、dQGdQL、dΔQdVL。
(2)参与因子法。让注入电力系统的有功量保持不变,在第k 个节点上注入单位无功,由此产生的电力系统状态变量变化为:Δθ
ΔV=∑mi=1UiλiVn+k-1……(3)。
其中Pki=UkiVki。Pki是第i个特征模式λi对第k个节点的电压灵敏度dVkdQk的影响能力,Pki越大,表明模式λi对第k个节点的电压灵敏度起主导作用;分析不同节点电压灵敏度受同一特征模式λi的影响,可发现与特征模式λi相关较大的主要节点。
4 结论
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实时电压稳定研究提出了客观需求。该文对电力系统实时电压稳定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对电力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广域同步测量系统(WAMS)由于其测量数据的快速性和同步性,已广泛应用于解决电力系统动态监测与控制问题。多年的研究使电压稳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使用这些算法的在线应用系统大多只作为在线电压稳定分析工具,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压稳定预警和预防控制软件体系,要实现可靠的在线电压无功控制方法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道伟,谢小荣,穆钢,黎平.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电力系统在线电压稳定指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13-17.
[2]赵晋泉,黄文英,方朝雄.福建电网在线电压稳定监视和控制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4):102-106.
,随着集团公司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实施和管理转型,内控制度进入正式实施的第三年,也是内控管理工作的调整发展年。内控制度实施以来,各企业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内控管理长效机制为主线,以强化执行力为重点,以检查考核为手段,坚持将内控管理融入日常工作,内控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企业内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通过检查发现,企业在一些关键环节和细节上还存在部分问题,特别是去年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少数企业相继出现管理失控的情况,凸显出内控制度在深入贯彻执行及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结合企业改革和转型的需要,以“有效和高效”为目标,围绕总部内控“一体化”、依托制度信息化、研究建立风险识别及预警和防范体系、优化内控检查思路等重心,狠抓内控制度的深入贯彻落实,推动内控管理的转型,提升内控执行力,确保内控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风险管理,研究建立风险识别及预警防范体系
研究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和导向的内控管理,企业应从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业务管理入手,强化对招投标管理、信用管理、对外投资、分包管理、资产产权处置等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高危地带的监控,并加强风险分析和定期评估,避免重大风险和实质缺陷的发生。结合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逐步研究建立风险管理事件库。企业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定期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对已发生的事件或潜在的重大风险及重要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应对、解决或改良措施,按要求纳入风险事件库的管理,并按季度上报总部汇总更新,逐步推进内控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风险管理事件库统一的格式和要求由总部制定下达,并负责汇总建立集团公司总体的信息库,定期进行分析。
二是开展外部项目调研督导,加强外部项目监管
根据近两年的检查和了解,总体感觉企业外部项目内控管理比较薄弱,考虑外部项目管理的现状,企业要加强对外部项目内控管理的支持和督导。一是加强外部项目管理人员内控培训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内控管理意识。二是加强外部项目的督导调研,了解外部项目内控执行的难点和阻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强化对外部项目的支持,提升外部项目的内控执行力。三是加强对国际项目的监管和指导,研究国际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探索和完善国际项目内控管理制度。今年总部拟组织对外部项目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外部项目专项调研和检查,以促进提高外部项目的内控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内控管理定期通报机制,定期内控管理动态(简报)
为解企业内控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总结管理经验,剖析执行中出现的案例,建立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各企业要建立定期简报制度,通过总结本企业内控管理、风险管理经验或剖析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与案例,以内控管理动态(简报)的形式下发所属单位,同时将每期内控动态(简报)每月25日前向总部进行报送。原则上规模较大的企业每月报送,其他企业按季度报送。总部依据企业的内控动态(简报),对各企业总结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和选编,以总部内控动态(简报)的形式定期下发企业,供所属企业进行学习和参考。
四是继续强化基础资料规范工作,推进内控管理要件的表单化工作
。企业要规范内控管理要件,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整理汇总企业成熟的要件资料,并结合内控制度要求对没有的要件进行制定和完善,对所有内控要件资料力求以表单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本企业的内控管理要件,并于7月底前上报总部。总部借鉴各企业的管理要件格式,完善制定出统一的管理要件格式,形成系统的管理要件表单,为制度信息化奠定基础。
五是调整优化检查考核思路,提高内控检查质量
企业要继续加强内控检查评价,优化和创新检查思路,选拔、培养和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内控检查人员,完善专业队伍人才库建设。企业在做好内控重点流程测试及自查工作的同时,加强外部项目的检查评价工作,延伸检查范围和深度,提高检查频率,结合审计、稽核、效能监察等形式开展专项和复合检查工作。检查中重点控制风险点和关键环节的抽查样本,切实提高内控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并落实“严考核、硬兑现”机制,企业检查评价工作应在10月中旬底前完成,11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总部备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内控检查的深度,延伸检查范围,总部也将研究优化内控检查的思路和方法。
六是继续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内控影响力
企业要抓好内控环境建设,扩大内控影响力,提升全员内控管理意识,坚持对内控宣传培训工作常抓不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方式。一是坚持业务流程讲解与案例相结合,引用国内外企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内控流程的理解。二是要加强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内控培训可以聘请兄弟企业的内控专家进行交流讲课,也可组团到管理好的企业去现场学习。三是鼓励内控管理骨干参加有关权威机构或高校举办的培训班,了解内控新观点和新思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四是开展内控知识竞赛,丰富宣贯形式,强化对流程的学习和理解。五是开展内控论文征集和评比活动,提升内控理论学习和研究水平等。
七是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做好与内控相关的专项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内控相关工作,配合解决好今年重点工作中的难点,确保内控工作深入并顺利开展,总部计划采取实践推进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方式,选定部分重点课题,指导企业开展研究工作,以推进专项工作顺利开展。各企业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指定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在企业内开展优秀课题评选活动,并向总部提交推荐优秀研究成果。;内控“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内控管理与业务监督管理的关系;新形势下内控管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控检查评价方法及考核方案的优化思路;内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及探索等。原则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应选择多个课题开展研究。
关键词:大型石油化工管架设计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大型石油化工管架为总高度超过100米的钢管塔架,塔架主体一般由4根由下而上不同直径的钢管柱组成,其直径由大至小,每段接口设有法兰连接,为保证法兰与法兰间接触的紧密性,每个法兰面必须端铣。底板与锥体焊接,内侧设有加强筋,外侧设有加强圈及加强筋板。四个侧面南、北向侧面为两个方向倾斜,东西向为一个方向倾斜,四个面各设有梁和二级支撑。主柱分为12节,节点形式由法兰相连接,节点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深化设计
为保证钢管柱法兰面的通孔率,深化设计应采用建模软件对管架结构进行建模分析,通过空间实物放样,找出原设计的缺陷,以便及时与设计人沟通,将由于原设计图纸而引发的碰撞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过程可顺利进行。通过深化设计阶段对施工图纸的理解,可以将原设计中一些不适用当前施工条件的标准要求更改,如相贯线接头的焊接形式,漏锌孔的设置等,以降低施工难度。
在深化设计阶段,应注意理解原设计的编号原则,注意尽量对原设计图的标号进行移植,以便于发现及修订错误。
2.1 分工明确
要跟上生产进度的安排,就必须明确每个人的权责范围,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分配具体的工作,让每个人都能真正的投入到工程当中,付出100%的努力。
2.2 文件控制
由于塔架工程量较大,为保证施工图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原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设计单位往往只提供了第一版的纸制图纸,其它任何一个版次都是通过Email发送。所以,需要制定多种方案防止遗漏,保证图纸“新鲜”。
1)使用邮件管理软件(如Foxmail),利用该软件强大的管理功能对电子邮件进行管理。同时还开通了手机短信通知功能,以保证来自业主或甲方的邮件能在第一时间被查收。
2)建立Email电子收发台帐,以方便查找相关邮件。将设计单位发来的图纸文件(包括变更)录入专用的收文登记表,并要求设计驻厂代表签字确认。通过驻厂代表的确认来保证变更的准确性。
石油化工工程变更较多,那么如何确保每次变更都能被正确的传达和保证及时地把变更所带来的损失进行统计上报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为保证市场部能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由设计变更引发的索赔,深化部门均应在收到变更后的4个工作内,将变更对设计工作和可能会给生产、物资、工期方面带来的损失预测以Email的形式发送到市场部,保证了索赔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变更的详图,深化部门应采用了从0版向上递增的形式,并将每版的变更内容用云线圈出,在云线的右下角用三角标记标明该变更位置的版次。同时在标题栏上方增加版次核对表格,记录各版变更的时间、内容等信息。
3)图纸管理
施工图纸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施工图纸的出错率,深化部门需要加强了对施工图中主柱及主梁的审核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经修改后再发送设计单位审批。尤其是前期刚接到一版图纸时,在设计不完善、节点工期紧的影响下,更需要深化部门与设计单位密切合作,确保标志性节点的顺利完工。
石油化工设备施工图变更较多,为了保证生产部门接到的图纸是正确的,深化部门在把图纸发给经营部打印的同时,还需要给生产部打印一份A3的图纸,方便备料和其它准备工作。为保证到达生产部手中的图纸都是最新版,深化部门还定期给生产部负责发送图纸版次对照表,以避免由于各部门交接出现问题而影响生产。
由于图纸量巨大,且工期紧急,部分不完整的图纸也需要下发至生产部,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每张下发到生产部的图纸上均盖有独特的图章,避免混淆。
4)材料和构件更新
由于变更繁多,为避免因材料影响施工进度,在每次因较大变更修改模型后,我们都会向生产部提供一份最新的材料表和构件位置清单,减轻了生产环节的工作压力。
5)现场服务
。由深化负责人将改正的信息用红笔标记到图纸上,并签字确认,处理问题的平均时间不宜过长,保证每位生产一线工人的疑问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避免工期延误。
6)设计管理
不同深化设计人出的图纸都不能完全相同,所以,在进行深化设计工作前,需要由设计负责人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交底,制定统一规则,制作统一模板并绘制标准图并要求各深化设计人严格执行。
下料
大型石油化工管架工程对构件质量精度要求较高,柱子上法兰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并且加劲板数量众多,再加上零件板的加工形状几乎各不相同,这就增加了对零件板的放样、号料与加工的难度。在生产中,应采用电脑放样,利用数控切割机进行零件板的下料,以数控钻床进行开孔,同时对尺寸相同的零件板进行套钻,这样能大大提高螺栓连接的通孔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质量。为了进一步将低消耗,在数控切割前,应认真进行排版,使成本降到最低,减小消耗。
在相同零件大批量切割时,由于操作人员或编程人员出现失误,极有可能出现大批量相同零件发生错误。所以,在大批量相同零件切割前,要严格执行首件检验制度,即对切割下的第一件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大批零件切割,避免避免造成大批量出错。
对零件板放样号料及精度要求如下:
3.1 号料前应先确认材料材质并熟悉工艺要求,然后根据图纸、零件草图和电脑放样实图进行号料。
3.2 钢卷尺必须经计量部门校核,标贴修正值后方可使用。
3.3 母材须平直,无损伤及其它缺陷,否则应先矫正或剔除。
3.4 钢管相贯线下料时:a)端部与管相贯,主管直径加大4mm;b)端部与法兰相接,中心长度减2mm。
装配
此类工程主材料一般为管型材,在装配时管中心线的确定极其重要,将会直接影响着构件装配的准确度。通常需要在钢管两端头确定4点,即 0°、90°、180°270°用以确定钢管两端是否同心。上述四条象限规线是装配的基础,也是后期检验人员进行复验的基准线,所以必须由有经验的划线工进行标记。
每层柱子均由法兰连接,因此在装配法兰时,要认真审图,法兰的正确装配直接影响着构件立体拼装的精确度。在安装好本节钢柱的法兰后,应注意与上一节钢柱进行对应,以便在焊接前发现其中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法兰与法兰的接触面需端铣,柱子的整体长度必须控制在公差范围内。由于构件制作完后要进行立体预拼装,要求主柱上连接板均焊死,支管上连接板与相贯线接头先进行点焊,以拼装结束后实际的尺寸为准,再进行焊接。
钢管梁的制作与钢柱类似,装配人员需要区分钢梁上连接耳板的偏移方向,在点焊固定后,需要对该连接板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由于构件需要镀锌,构件标识如按以前方法直接把构件号打在构件上,镀锌后不易分辨,故采用挂牌的方法进行标识。由于塔架结构构件铰多,且非常相似,因此挂牌的位置及钢印号是否清楚直接影响着现场安装时构件的正确位置,不能忽视这个问题。为确保镀锌质量,相贯线的支管处还应开设漏锌工艺孔,具体形式如图8所示:
焊接
为保证焊接质量,管与管之间的接料、管与法兰间焊接均采用氩弧焊打底,CO2气体保护焊盖面的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的焊接方法如表2所示:
开工前,应对所有参与该项工程的焊工进行考试,6GR合格的焊工比例不应低于30%,所有经考试合格的焊工应授予合格证,不同级别的焊工合格证的颜色应有区分。
焊接前,需要对焊接部位的铁锈及油污进行清理。用砂轮片去除较大的焊点后,方可进行氩弧焊打底。所有参与该工程的焊工应持证上岗,通过相应等级考试的焊工仅能进行考试范围内的焊接作业,不得向上越级操作。
焊接过程中,通过采取改变焊接顺序、反变形和火焰矫正等措施来控制管构件的焊接变形,主管与法兰的焊接过程中,氩弧焊打底结束后,先进行焊缝的继续填充,当管壁与法兰焊缝填平后,为防止法兰变形,停止焊接,装配法兰上的四块加劲板,焊好后进行火焰加热,致使法兰出现反变形。做完以上工序后,将其余加劲板焊到法兰上,根据工程的特殊性,所有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故加劲板焊接时包角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处理,同时将管子与法兰间的焊缝填充到规定要求的焊角高度。
拼装
在拼装过程中,构件上加劲板较多时,由于焊接变形的影响,构件长度方向上显负值,这就要求车间在制作构件时,严格控制构件的焊接变形,并及时采用火焰矫正法对构件进行矫正。
每两层构件进行拼装,当主柱拼装好后,要测量塔架每个法兰的四条中心线的高度,并计算出柱子的倾斜角度,以此来保证拼装柱与塔架主体角度一致。四根主柱上、下平面的对角长度必须进行测量,以此确保主柱倾斜方向的正确性。这样得出的数据有利于我们在整个拼装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保证工期和质量。
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拼装时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高空作业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时胎架必须牢固,吊运构件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与司机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起重机械十不吊的规定。
常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7.1焊孔不圆,有切割痕迹。焊缝拐角处:夹渣,没有包角。
控制措施:1)确保使用设备的精确度,由焊接操作熟练的焊工进行切割,总结切割经验;2)打磨尖锐的毛刺至光滑;3)清除夹渣和飞溅;4)在焊缝拐角处进行包角。
7.2 设计的过焊孔过小,并且不恰当的装配和焊接次序产生了夹渣和不可接受的起弧、收弧区域的缺陷。
控制措施:1)设计应结合装配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大过焊孔;2)装配工应正确装配筋板,为焊接创造有利条件;3)采用正确的焊接顺序。
7.3 连接板和钢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
控制措施:取出连接板,在连接板上,与钢管连接的区域进行堆焊,然后将连接板回到开口内,确保使间隙减小到2mm。
7.4 连接板和钢管之间较大的间隙,焊接区域的铁锈需要去除。
控制措施:管端的开槽口应该开的小一些,然后打磨到图纸要求的、适宜于装配的宽度。
7.5钢管与连接板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在焊接开始前,外加的焊缝没有清除--不清除的话会产生焊接缺陷。
控制措施:1)在槽口端部进行切割的时候,应该注意控制开槽口的宽度,使之稍微小于要求的宽度,然后打磨到要求的宽度来避免较大的间隙;2)在施焊前,焊接区域(包括切割面)必需打磨去除污渍和铁锈至基础金属。
7.6 起弧和收弧的区域需要重新填充。
控制措施:在完成加劲板焊缝焊接之前,处理好起弧和收弧区域的焊缝外观。
7.7焊缝上的流锌孔:开口处没有进行包角焊(打底焊时的密封焊即可)。
控制措施:清除夹渣和不光滑的表面,施加打底的密封焊即可。
7.8 焊缝本身的质量和外观达到要求,但是包角的封头焊缝有缺陷。
控制措施:在有可能先进行包角焊的区域,先进行包角焊,然后再开始整条焊缝的焊接。试验证明这个方法能够避免在焊缝拐角处和法兰与筋板的过焊孔产生过多的缺陷。
7.9过宽的对接焊缝,在完成的对接焊缝边缘有较大的焊馏存在。
控制措施:打磨至光滑,预防措施:应该应用多层多道焊焊接。
7.10起弧和收弧的区域需要重新填充。
控制措施:在完成加劲板焊缝焊接之前,处理好起弧和收弧区域的焊缝外观。
关键词:城市电网 无功优化补偿 控制策略 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M7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026-02
对城市电网进行无功优化补偿是改善供电电能质量、提高供电电压合格率、降低供电线损、节能降耗、提高供电企业电能运营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1]。当城市电网系统中出现无功功率不足现象时,轻者可引起电网系统供电电压发生下降,降低用户(尤其是电网终端用户)的用电质量水平和供电网络线损的增加,严重时则会引起电网系统中配电、用电电气设备其正常功能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出现电气设备烧损、系统崩溃瓦解等恶性故障发生,给供电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 城市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主要作用
1.1 无功补偿改善电网供电电压质量
电网系统中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可以有效改善电能输送和分配调度运行环境,确保供电电能具有较高质量水平。
1.2 无功补偿降低供电网络电能损耗
在电网系统中合理装设无功补偿装置,除了可以改善供电电压质量水平外,降低供电网络电能损耗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配置目的。通过在合理位置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有效降低供电网络中电能传输、调度、分配、用电等环节中的电能损耗,以达到节约降耗的目的。
2 城市电网常用无功补偿优化控制策略
无功补偿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就地分散无功补偿,以使整个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存在无功电流的流动。但在实际电网运行过程中,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无论是电力变压器、输电线路运行,还是各类电力负荷运行,均需要无功。电网系统无功补偿通常采用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来改善电网运行环境和提高电网供电功率因数。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实质就是在供电网络适当位置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以减少用电设备从电网系统中吸收的无功功率总量,确保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平衡[2]。
2.1 0.4kV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就地分散无功补偿的优点是对于用电负荷较为分散的场所,有利于实行无功区域的实时平衡,重点突出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从节电节能效果来看,设备就地无功补偿方式较其它补偿效果优越,尤其适用于长距离大负荷用电设备。根据0.4kV电动机运行工况合理切投就地并联无功电容器组,可以实时补偿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无功消耗,确保供电网络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网络电能损耗,对电力用户和供电公司均有较大经济效益。
2.2
对于用户终端配电系统而言,除了在电动机等负荷就地补偿外,还需要在配电变压器处集中进行无功补偿。。。
2.3 110kV及以上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优化控制策略
针对输电网中无功平衡问题,在变电站尤其是110kV及以上高压变电所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组、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等装置进行集中无功补偿,可有效改善110kV及以上变电所和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110kV及以上变压器的供电能力和变配电设备的利用效率,以确保110kV及以上电网具有较高供电电能质量水平和功率因素,减少系统母线、变配电变压器、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有功和无功损耗,同时可以和变压器分接头匹配运行以控制母线电压,提高供电电能质量水平。
2.4 35kV及以上输电网络分散无功补偿优化控制策略
在35kV及以上输电网络中合理选点进行无功补偿,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网络的整体传输容量、改善输电网络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按照不同无功控制量,中高压电网无功补偿控制方式包括: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无功电流控制方式、电网电压控制方式以及无功功率控制方式等。其中,无功电压控制方式其控制策略较为简单,比较适用于大容量电网系统的无功补偿控制,如在:35kV及以上变电站母线侧进行无功补偿,其补偿效果较为明显和控制较为成熟,在电力系统中仍在继续使用;无功电流补偿控制方式,其是单一控制量判别模式,容易受负荷波动和谐波的影响,导致其无功电流检测不准确,引起误动作;电网电压控制方式同无功电流控制方式相似,受三相电压不平衡、系统电压波动、谐波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也容易引起误动作;并联电容器组、SVC、SVG、APE等无功补偿装置均是基于2个及以上控制量的无功功率综合控制策略,其通过将电网实时运行电压、电流、无功功率等因素与设定值进行综合比较,形成对应的控制监测,完成对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实时切投,以维持电网节点处的无功功率处于最佳运行范围,同时其切投控制较为稳定,补偿效果也较为优越。
3 35kV配电网合理无功补偿经济效益探讨
从实际运行工作经验可知,在35kV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如在合理位置采用无功补偿有效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则其利用视在功率来提供给用户的有功功率就相对较大,在供电网络中的电能损耗也就相对较小。适当利用35kV的SVC、SVG等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配电网及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不仅可以确保电网系统中电气设备具有较高电能转换效率,减少供电网络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水平,同时还提高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资源。例如对于某条35kV供电线路而言(以该线路统计资料为准),其有功电力负荷约3200kW;线路总长4.1km;导线选用截面为120mm2,选用LGJ型钢芯铝绞线,其电阻率为0.35D/km。该线路在没有加装无功补偿装置时,其功率因数大约为0.79,线路运行电流平均值为335.6A,线路电阻消耗的电能功率约473kW,线损率为7.35%,线路压降为0.831kV,即母线出线电压需要在35.831kV才能确保电力负荷终端电压在35kV,才能满足供电电能电压水平要求。在加装了35kV的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后(以该线路统计资料为准),将该分支线路的功率因数从0.79有效提高到0.94,其线路运行电流平均值降低为287A,线路电阻消耗功率降低到247kW,线损率也降低到4.1%,线路压降降低为0.296kV。由此可以看出采用35kV配电网SVC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电网进行补偿后,线路运行电流、损耗、线损率均有明显降低,功率因素也得到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效益较为良好。
4 结语
通过上面分析和实例计算证明,对城市电网采取无功优化补偿,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电能质量降低线损创造较为突出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强供电企业的社会影响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向臣.电网无功补偿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关键词:供电公司;劳动组织;用工制度;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一、前言
地市级供电公司属于国有中型电网企业。电力系统有着极强的统整性,因此,供电企业垄断性较强。伴随着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全国电力改革的逐渐深入,供电公司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及人才结构与现代供电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明显不相适应。员工文化素质整体不高,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科技型的人才普遍缺乏,生产,经营一线骨干也较少,这些都已经严重影响了供电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审视并且要重新优化和规范供电公司的用工制度。
二、地市级供电公司用工制度的现状分析
与国家用工制度改革所经历的过程一样,地市级供电公司的用工制度同样经历了几个阶段:全民所有制固定工加少数的施工单位有临时工——统一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停止向社会招收合同制工人,改招技校以上的毕业生——实施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及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打破固定工制度,全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劳动用工的归口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参与编制劳动定员方案、年度用工计划,报上级公司审批后组织实施。办理直接用工的进入、异动和退出等相关手续。地市级供电公司在劳动用工方面的有它的优势,但仅仅立足于优势是不能使企业得到长远发展的,我们还需要正视所遇到的问题。
优势分析:
。最后,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近几年来,地市级供电公司也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团队精神的建设,注重员工集体优良作风的建设,注重员工队伍的培养,优化内外部环境,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
劣势分析:
1.用工有待突破,在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用工是比较僵化的,职工的积极性也不高,企业也缺乏活力。这种现象在新时期虽然已有明显改善,但现有的原全民身份的员工,仍旧有着那种稳定的安逸的态度。劳动合同偏形式化,人力资源结构不均衡,企业的组织管理上因循守旧,比较依赖于上级经验,不能及时对上级做出正确反馈。
2.劳动定员不科学,岗位管理缺失。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目前,供电公司在编制定员方案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现场调研与劳动测评,机械套用定员标准与依靠经验估算定员的现象,在机构与岗位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于岗位管理的基础工作,供电企业认识到工作分析是必要的,也清楚岗位说明书的作用,但编写出来的岗位说明书却未真正起作用。尤其是对任职人资格的界定缺乏客观的标准,岗位说明书无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3.用人需改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笔者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用工应该能使员工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并且能促进员工需求得到不断提升。而目前,公司只看重员工的实际能力,忽视员工的潜在能力。招人用人时也仅仅看重能否胜任当前工作,而忽视将来能否担当更重要的工作,忽视了企业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员工努力为企业贡献力量,激励是不可缺少的。。现行的分配制度,难以形成对员工的持续激励。另一方面,企业认为的激励过于局限,仅仅认为是物质上的奖励,忽视了精神上文化上的激励。
三、地市级供电公司用工制度的改进策略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延伸,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运用,供电公司的管理服务范围不断过大,这些都对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升供电公司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第一,用工制度的整体思路应该是稳定企业员工,提高素质能力,开发人才,注重岗位竞争,发挥激励机制,注重绩效提高。大力推进用工,用工机制的创新,深化供电公司内部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推进全员竞争上岗的活力局面,推进公司系统内部机构的改革。建设一支有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作表率,先进思想的经营管理人才为指引,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为支撑的团队。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第二,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破员工之间的身份差异。岗位竞争不是靠关系,而是靠能力,升降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业绩的机制,实现人才在公司,岗位上的合理流动。科学定员,进行合理的岗位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因事设岗,规范化,系统化,最少职位数的原则,形成公司人员结构与企业机构动态协调的新机制。落实劳动合同制,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在用工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环节中,贯通一些配套的措施。如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以岗位、职级、技能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为依据计算员工的工资。提高员工薪酬的浮动性,将公司目标,部门绩效与个人业绩相挂钩。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四个层面将绩效分解,一一进行考核。建立员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业绩,能力,态度各个维度上去衡量。
参考文献:
[1]孙波,金玉斌,徐向东.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J].人力资源,2009,10(下):44.
[2]宴岸.长沙供电公司劳动用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3]马亮.地市级供电公司用工制度改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关键词:新形势;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质量;有效措施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engineering, it not only the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ering can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surrounding the project safet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not only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project, but also to actively take all kinds of measures to solve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ojec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puts forward severa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lated measures.
Keywords: new situat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Engineering quality; Eff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整个工程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单位多,建设工期长,而且工程工序复杂。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加强施工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了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具有普通工程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在偏僻的水库附近进行的高难度的施工,由于受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而且一项工程的工期较长,各个专业需要紧密配合。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单位的相互配合,而且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水利水电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一)责任混乱,分工不明确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工程建设往往没有明确的分工,各个项目的管理工作常常呈现出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不明确,经常会出现有的问题无人管理,有的问题重复管理的现象,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混乱,这样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延长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与此同时,工程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懒散,最终导致工程的质量不合格,给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二)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符
要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高效的施工,在实际的施工中就必须以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图纸为基础,并且要符合相关文献。当前,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前,没有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往往图纸的设计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在施工中仍然按照图纸施工,这就给工程埋下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工程的图纸设计过程虽然很严格,但是在施工中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工程的图纸进行施工,为了缩短工期,建设方往往单独行动,擅自改变施工方案。这就导致了工程的设计与实际施工严重脱节,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不匹配,工程质量受到严峻的考验。
(三)施工与管理脱节
。在工程中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有的工程施工人员不按照图纸施工,而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随意建设;有的工作人员不同意图纸的设计,自行简化设计程序;还有这样的情况:在工程的施工现场,没有工程的试验,直接将各种建设材料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这些导致工程设计与施工脱节的原因都是导致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必须要有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施工中。而事实上,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不断增加,工程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工程现场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少,出现了一些工程的现场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工程其他的施工人员没有响应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只是凭借经验施工,这也严重影响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五)缺乏工程的施工试验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抽检,或者全检是非常有必要的,施工现场的试验不仅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的科学性进行检测,而且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及时返工,减少经济损失。
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措施
(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是一个由多个单位、多种技术合作的整体,要想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就必须加强对管理层整合。在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管理层不同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使各个管理人员积极落实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工作方向,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右图是在施工中实行了责任到位的某水力工程,其工程质量非常有保障:
(二)加强施工的科学化、标准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召开图纸的审查会议,及时发现图纸的不合理之处,及时解决,加强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使图纸设计的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使得施工人员提前了解施工方向,明确施工程序。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更改施工方案,则需要施工方与设计方相互沟通,然后确定科学合理的更改方案,而且施工方案的更改还需要与业主进行沟通。如果工程中发现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要及时更换,切不可将就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三)适当增加工程试验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进行施工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有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工程的试验,最好还要有监督人员,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上报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采取有效的措施补救不合理的施工,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分析审核,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同时要做好施工记录,以此防止留下安全隐患。上图是某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施工试验 :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好能够定期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供一些特定培训班,通过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的专业技术,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的安全建设。左图为某水电水电工程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在招聘相关工作人员时要提高招聘的条件,对于没有相关专业认证证书的应聘者,坚决不予录用,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培训力度的加强,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
总结:
质量是任何一项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如此。水利水电工程的的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要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积极落实责任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之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度提高,同时要加大科学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韦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勘察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2]王涛.莫亮.马雷.重视现场管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J].桥视野.2010(11)
[3]田方方.王存.李留阵.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