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仿像的解释

仿像的解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仿像的词语解释是:1.隐约貌。2.好象,似乎。3.模仿。仿像[fǎngxiàng]⒈隐约貌。⒉好象,似乎。⒊模仿。基础解释:隐约貌。好象,似乎。3.模仿。

仿像的词语解释是:1.隐约貌。2.好象,似乎。3.模仿。仿像[fǎngxiàng]⒈隐约貌。⒉好象,似乎。⒊模仿。基础解释:隐约貌。好象,似乎。3.模仿。 繁体是:仿像。 拼音是:fǎng xiàng。 简体是:仿像。 结构是:仿(左右结构)像(左右结构)。 注音是:ㄈㄤˇㄒ一ㄤˋ。

仿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隐约貌。引《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靆其形。”李善注:“仿像、靉靆,不审之貌。”南朝齐王融《巫山高》诗:“仿像巫山高,薄暮阳臺曲。”唐杜甫《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鮫人,空蒙辨鱼艇。”⒉好象,似乎。引《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邯郸张冏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⒊模仿。引《晋书·刘粲载记》:“﹝粲﹞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亦作“倣象”。模仿。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倣像。”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於闻见之狭,蔽於沿习之非,而依拟倣象於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

二、网络解释

仿像仿像是汉语词汇,拼音fǎngxiàng,指隐约貌。综合释义:隐约貌。《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靆其形。”李善注:“仿像、靉靆,不审之貌。”南朝齐王融《巫山高》诗:“仿像巫山高,薄暮阳臺曲。”唐杜甫《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鮫人,空蒙辨鱼艇。”好象,似乎。《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邯郸张冏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模仿。《晋书·刘粲载记》:“﹝粲﹞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亦作“倣象”。模仿。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倣像。”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於闻见之狭,蔽於沿习之非,而依拟倣象於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不审之貌也。《晋书·刘粲载记》:「相国之府,仿像紫宫。」;《昭明文选·木华·海赋》:「故可仿像其色,靉气其形。」善注:「仿像靉气,不审之貌。」铣注:「仿像、靉气,不明貌。」网友释义:仿像是汉语词汇,拼音fǎngxiàng,指隐约貌。汉语大词典:(1).隐约貌。《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叆叇其形。”李善注:“仿像、叆叇,不审之貌。”南朝齐王融《巫山高》诗:“仿像巫山高,薄暮阳台曲。”唐杜甫《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2).好象,似乎。《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邯郸张囧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3).模仿。《晋书·刘粲载记》:“﹝粲﹞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亦作“仿象”。模仿。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仿像。”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于闻见之狭,蔽于沿习之非,而依拟仿象于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其他解释:不审之貌也。《晋书·刘粲载记》:「相国之府,仿像紫宫。」;《昭明文选·木华·海赋》:「故可仿像其色,靉气其形。」善注:「仿像靉气,不审之貌。」铣注:「仿像、靉气,不明貌。」

关于仿像的词语

像心称意  徙倚仿佯  迷离徜仿  像心如意  趁心像意  四不像  水月镜像  射像止啼  

关于仿像的成语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像心如意  趁心像意  像心称意  像心像意  射像止啼  相仿相效  迷离徜仿  像模像样  仿徨失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