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感愤拼音

感愤拼音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感愤的读音是:gǎn fèn。

感愤的拼音是:gǎn fèn。 繁体是:感憤。 简体是:感愤。 结构是:感(上下结构)愤(左右结构)。 注音是:ㄍㄢˇㄈㄣˋ。

感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感愤gǎnfèn。(1)感到愤慨。感愤[gǎnfèn]⒈感到愤慨。例令人感愤痛切。英bemovedandindignant;基础解释:感到愤慨令人感愤痛切。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感忿”。愤慨。引《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后汉书·臧论》:“雍丘之围,臧洪之感愤壮矣!”宋曾巩《上欧蔡书》:“公然欺诬,骇天下之耳目,令人感愤痛切。”《红楼梦》第二二回:“黛玉看了,知是寳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又可笑又可嘆。”邹鲁《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我又亲自去看,见身首异处,碧血晶莹,同时围观的人很多,我大为感愤。”

三、网络解释

感愤(汉语词汇)感愤,指愤慨,亦作“感忿”汉语词汇。释义:愤慨综合释义:亦作“感忿”。愤慨。《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后汉书·臧论》:“雍丘之围,臧洪之感愤壮矣!”宋曾巩《上欧蔡书》:“公然欺诬,骇天下之耳目,令人感愤痛切。”《红楼梦》第二二回:“黛玉看了,知是寳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又可笑又可嘆。”邹鲁《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我又亲自去看,见身首异处,碧血晶莹,同时围观的人很多,我大为感愤。”感愤[gǎnfèn]内心有所感触而愤慨。如:「报上常有老人被子女遗弃的消息,他看了总是感愤不已。」网友释义:感愤,指愤慨,亦作“感忿”汉语词汇。拼音:gǎnfèn释义:愤慨语出《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汉语大词典:亦作“感忿”。愤慨。《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后汉书·臧论》:“雍丘之围,臧洪之感愤壮矣!”宋曾巩《上欧蔡书》:“公然欺诬,骇天下之耳目,令人感愤痛切。”《红楼梦》第二二回:“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又可笑又可叹。”邹鲁《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我又亲自去看,见身首异处,碧血晶莹,同时围观的人很多,我大为感愤。”国语辞典:内心有所感触而愤慨,如:「报上常有老人被子女遗弃的消息,他看了总是感愤不已。」感愤[gǎnfèn]⒈内心有所感触而愤慨。例如:「报上常有老人被子女遗弃的消息,他看了总是感愤不已。」其他释义:有所感触而愤慨。

关于感愤的造句

1、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2、这样一个行为怪异言语刻薄的人实在少见,旁观者虽感愤愤不平不以为然可又忍不住想听听他接下去会说出什么话来。  

3、在雅流专案指挥部基地里举行的对扎普才措和牺牲战士队员的简易追思会上,他象变了个人似的没有悲怀的悼词,没有感愤的壮言,依然沉默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4、对于那些碰瓷人的猖獗,我深感愤忿!  

5、须臾二人至,祎具言其事,二人感愤流泪,怨气冲天,誓杀。  

关于感愤的诗词

《感愤·今日犹为国有儒》  《感愤·鹰翻鸷击洒平芜》  《除夕感愤·敢以非忠解》  

关于感愤的单词

feel indignant  

关于感愤的词语

感今怀昔  愤不欲生  愤气填膺  悲愤欲绝  感慨万千  激起公愤  愤不顾身  满腔悲愤  感深肺腑  感激不尽  

关于感愤的成语

多情多感  愤世疾邪  愤不顾身  感今怀昔  哀感天地  感深肺腑  感激不尽  悲愤欲绝  感慨万千  愤不欲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