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节的读音是:mò jié。
末节的拼音是:mò jié。 注音是:ㄇㄛˋㄐ一ㄝˊ。 词性是:名词。 简体是:末节。 繁体是:末節。 结构是:末(独体结构)节(上下结构)。
关于末节的单词
all the minor details trivial details
关于末节的反义词
大节
末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末节mòjié。(1)小节,细节。末节[mòjié]⒈小节,细节。例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记·乐记》英minordetails;基础解释:(名)小节:细枝~。
二、引证解释
⒈细节,小节。引《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孔颖达疏:“此等物所以饰礼,故云礼之末节也……以末节非贵,故有司掌之。”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公跡并伊皋,但有末节尚损盛德。”《元史·隐逸传·杜瑛》:“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清曾国藩《江宁府学记》:“圣人非不知浮文末节,无当於精义,特以礼之本於太一、起於微眇者,不能尽人而语之,则莫若就民生日用之常事为之制。”⒉卑下的品行。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⒊晚节。引《南史·袁湛传》:“虽末节不终,而始诚可録。”
三、网络解释
末节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综合释义:细节,小节。《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孔颖达疏:“此等物所以饰礼,故云礼之末节也……以末节非贵,故有司掌之。”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公跡并伊皋,但有末节尚损盛德。”《元史·隐逸传·杜瑛》:“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清曾国藩《江宁府学记》:“圣人非不知浮文末节,无当於精义,特以礼之本於太一、起於微眇者,不能尽人而语之,则莫若就民生日用之常事为之制。”卑下的品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晚节。《南史·袁湛传》:“虽末节不终,而始诚可録。”汉语大词典:(1).细节,小节。《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孔颖达疏:“此等物所以饰礼,故云礼之末节也……以末节非贵,故有司掌之。”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公迹并伊皋,但有末节尚损盛德。”《元史·隐逸传·杜瑛》:“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清曾国藩《江宁府学记》:“圣人非不知浮文末节,无当于精义,特以礼之本于太一、起于微眇者,不能尽人而语之,则莫若就民生日用之常事为之制。”(2).卑下的品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3).晚节。《南史·袁湛传》:“虽末节不终,而始诚可录。”国语辞典:细节、小事。末节[mòjié]⒈细节、小事。引《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近小节辞典修订版:细节、小事。《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其他释义:细节;小节: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细枝末节。
关于末节的词语
节节胜利 末节繁文 节末 笃笃末末 末节 晚节末路 节节高 节节失利 旁枝末节 细微末节
关于末节的成语
本深末茂 背本就末 末节细行 节中长节 本同末异 细枝末节 枝枝节节 细微末节 本末终始 本同末离
关于末节的造句
1、如田制,他能将西晋占田、北魏均田到唐代的租庸调,由租庸调到两税法,合成一个整体,且对别人不经意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体现出他的春秋笔法、史学精神。
2、在追求某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被那些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和毫无意义的杂事分散精力,忘记自己的初衷,甚至走到岔路上。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
3、嚼着口香糖漫不经心的,罪犯坦白了他的主要罪行,虽然遗漏了一些细微末节。
4、每天都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节假日和休假日。
5、好在那段细枝末节的日子,如今倒激发了她布置新家的灵感,不拘一格地设计自己的天地。
关于末节的近义词
小节
关于末节的诗词
《百尺楼·题彭立本先生竹石图。彭为岭南明末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