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最新判刑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破坏监管秩序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法定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就是我国机关的监押管理秩序。
一、破坏界碑、界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破坏界碑、界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边境界碑、界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中国人,也可以是外国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界碑、界桩而故意加以破坏。
二、什么是逃脱罪
法律上没有逃脱罪的说法,而是叫脱逃罪。即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或者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监押场所逃走,脱离监押的行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是指已决犯和未决犯两种,被行政拘留、劳动教养、取保候审、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因没有被关押,不发生脱逃行为。监押场所,指监狱、劳动队、少管所、看守所等关押罪犯的场所。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对罪犯进行监押管理的正常活动。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被关押的罪犯从被关押场所逃跑的行为,具体有如下方式:1、秘密从监押场所逃跑;2、在押解途中逃跑;3、使用暴力强行逃跑;4、使用威胁方式强行逃跑。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限于被依法关押的犯罪分子,包括已决罪犯和未决人犯。其他人不构成本罪。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是故意,即行为人从被监押的场所逃跑,脱离监管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什么是破坏界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破坏界碑、界桩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项: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边境界碑、界桩的行为;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殴打监管人员的;(二)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三)聚众,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四)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