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信技术・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发展趋势 文/胡彩云 手机银行、移动银行门户等业务早已被各大银 行切入,各大银行已经开始角逐hpp活跃用 将呈现出至少3大特征:多场景终端适配、无 所不在的渗透、简单。 户量。银行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工作重 点,这需要积极开展外部营销、上门营销,并 以此实现不断扩大客户群体,因此CRM系统 2.2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发展趋势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级移 有助于银行提高客户粘性;移动OA对于银行 动应用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预计 来说,虽然刚刚起步,但也逐步发挥出应有 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6.3亿元,未来四年 的优势,加速了银行内部办公的效率,间接促 增长率达65.4%,客户需求旺盛的政务、交通、 进了业务的有效增长。 教育等细分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见图1)。 2企业移动应用发展趋势 2.1移动信息化将是所有企业的必然趋势 键词】移动应用安全移动支付移动架 随着IT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融合, 2.3企业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趋势 面对多样化智能移动设备和多个移动操 作系统共存的局面,同时“云”时代的来临 正在改变移动应用和运营团队之间的关系,一 场不能避免的技术变革正在进行。鉴于移动终 随之带来的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的空前 繁荣,PC将不可避免的逐渐被移动终端所取 端的局限性,移动终端上的APP由原生应用 代,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除了一些大型的计算 移动智能终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彻底 (NativeApp),到混合型应用(H:ybridAPP), 处理需求之外,绝大多数需要使用网络的工作 了移动应用的发展瓶颈。移动应用进 再到基于WEB的应用Webipp,这一连串的 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同时在未来部分大型 迅猛发展时期。移动办公管理、移动销售 变化都源于技术的更新和市场的需要。 (见表 的计算也可以在云端进行,然后将结果回传到 1)。 移动政务等移动信息化应用方式己被国 手机上。在经历个人应用爆发之后,未来很多 众多企业接收并积极发展。 NativeApp和Webipp技术开发APP存 企业应用会慢慢的转移到移动端,移动终端将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设备,移动办公将是未 在众多不足之处,比如用户体验差、开发成本 全业移动应用现状 高。而HybirdApp混合技术整合HTML5Web 来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应用与本地容器(native container),兼具“Native 根据调查显示(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移动信息化为企业带来办公方式变化的 App 研究院),移动智能终端自2007年起步 同时,更是深层次的业务、管理的变革。企业 hpp良好用户交互体验的优势”和“Web 跨平台开发的优势”。Hybrid ipp开发正在 I芒高歌猛进,在2010年末首次超过PC同 部署移动信息化将会从“不得不”的被动状态, B货量,其后进入高规模高增长阶段,至 走向“必须要”的主动要求。移动终端从硬件 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公司认同,已经成为企 、3年其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手机,约为PC 日出货量的3倍,以年出货1O亿部的市场 妻成为当今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子产品分支 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1。 2013年12月4日,我国为三个运营商发 到软件能力的加强,员工与客户的接触点从移 业移动开发的趋势,一方面是开发简单,另外 方面可以形成一种开发的标准。封装大量的 动端开始延伸,企业就必须要“移动”起来。 一『,TD.LTE牌照,标志着全球潜力最大的 市场正式启动。互联网服务移动化浪潮势 挡,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视频类应用以 ve Plugin(原生插件如支付功能插件)供 移动信息化带来新的办公创新价值、新的业务 NatiJavascript调用,并且可以在今后的项目中尽 逻辑价值将会逐渐体现,因此移动信息化是一 可能的复用,从而大幅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 个可以预见的既定路线。同时随着环境的推动 Hybrid App已经被众多企业所认可,市场上一 和企业关注度的提升,未来的企业级移动应用 i存储等大流量交互应用,曾受限于3G/2G 吕能力而无法得到开展的,目前随着移动通 支术的日趋成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另一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毛解决了移动应用的发展瓶颈。企业移 ,丁、公管理、移动销售、移动政务等移动信息 立用方式已被国内外众多企业接收并积极发 基于移动化办公方式的企业用户群,开始 司管理层向中下层普通员工扩展。 从目前企业移动应用情况来看,“十二五” I乇,“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 曼展”方针的提出为开展信息化以及移 言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一批重点工程 立用系统,如运用高科技手段结合我国增值 理实际设计的管理系统,即“金税”等项 三l经或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为 力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信息化基础。 出_行业同样迅速地开展了移动信息化建设, 图l:201O-2016年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发展趋势 8・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通信技术 表1:Native App、Web App、Hybrid App对比 特性 NmiveApp(原生应用) WebApp(网页应用) HybddApp(混合应用) 2014年可以说是移动支付大爆发的一年, 支付宝在北京一些超市推出了支付宝付款5折 优惠和快的打车支付宝付款免起步价的活动, 吸引了大批用户前往购买和使用快的打车服 开发语言 ObjObjecitve—C、java、 ective—C、java HTML5、javascript、CSS HTML5javascfipt、CSS 、务,超市每个结账台前都排起了超长队伍。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有很多变现的 方式,海量的用户支付数据,也可以细致的了 解到用户的消费习惯、能力和种类,这些,都 是精准营销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这些,企业 可以获得更高的营收。因此我们可以预见的是, 开发成本 跨平台 高 否 低 是 低 是 需要安装 实时增量更新 系统API调用 开发灵活度 是 支持 能 中 否 支持 否 中 首次安装 是 能 高 未来移动支付将成为各商家争夺的重点,现金 和银行卡的支付形式将逐步被取代。 此外,线上下单,线下享受服务,这就 是020,当下最时尚的消费方式。020的商 业模式也对移动支付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很 多行业巨头已经开始为这一领域推出各种形态 的支付方式,比如声波支付、手机刷卡器、二 维码和条码支付等等。 代码移植性和优化 用户体验 无 优 高 差 高 优 3结语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获得了巨大规模 之上的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驱动的经济和社 些主流移动应用都是基于Hybrid App的方式 开发,如工商银行、百度搜索、街旁、东方航 空等。其采用HTML 5技术开发移动应用, 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其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早期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安全市场,移动设 备厂商及移动应用供应商为满足用户简单的安 全需求,天然地成为移动安全技术供应商,提 供了附属于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的安全方案。 会生活变革正在拉开更大序幕,从第三产业向 第二产业甚至第一产业延伸,我们正处于这场 更大变革的起点之上。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大势 所趋,企业需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积极 加强了视觉感受;跨平台,适配多终端,对 终端设备管理(MDM)和移动安全接入(VPN) 发展移动应用产品,开拓移动应用市场。 开发者无疑是首选。传统移动终端上的Native 等功能单一技术受到推崇,但随着用户对移动 未来企业级移动应用的产业规模将进一 App,开发者的研发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操作 安全及移动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加深,功能单一 步夸大,且将收到更多的关注,然而也同样面 系统进行,成本相对较高。Native App对于用 的产品已难以支撑日益复杂化的移动信息化管 户还存在着管理成本、存储成本以及性能消耗 理需求,用户更加期待融合型的移动应用安全 成本。HTML/JavaScript/CSS语言所开发的应 解决方案,实现简单快速的部署和统一的管理。 用只要一次开发就能进入所有浏览器进行分 2.4.2技术手段从单一投入转向平台化趋势 临制约因素的挑战。市场不断活跃使得企业级 移动应用发展制约因素日趋严重,企业级开发 者对解决各自问题的需求大幅增加。 发。即使是走传统的App Store应用商店渠道, 只需要再将底层用HTML5开发的应用“封装” 移植。 在移动信息化建设初期,移动应用数量 参考文献 [1]祝石厚,侯世英,吕厚余.电力系统谐波 分析的有效方法一谐波状态估计技术综述 [J].现代电力,2007,24(3):6-10. 少,移动安全的技术手段往往针对某个应用单 全投入,因为重复投入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已 为App,从时间和资金成本上讲远小于跨系统 独设计和建设,针对单一移动应用进行移动安 经难以使用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创新需求,部分 移动信息化领先的企业已经提出包括移动安全 2.4移动应用安全发展趋势 [2]常小兵.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商机【J]. 现代国企研究,2011(05). 移动信息化打开了、企业内网与互 在内的移动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规划,联网通道,由于移动终端众多,移动互联在无 企业级移动安全的建设必然随之呈现平台化的 线接入网络、移动终端、应用服务器以及安全 趋势。 隐患上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病毒、 【3】戴建华,任锦鸾.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 商3G业务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移动通 信,2011(1 7). 2.4-3移动安全技术在纵向上开始向两端延伸 受各类攻击事件的影响,具有前瞻意识 的用户开始思考移动应用及操作系统存在的安 全隐患,这推动移动安全技术在纵向上开始向 两端延伸,一端是向下延伸进入操作系统内 核,一端是向上延伸进入应用内部及应用发布 途径。 [4】刘鹏,郝静丽.正在进行的变革一企业 移动信息化 .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 动通信委员会、IP应用与增强电信技术委 员会2007年度联合学术年会,2009. [5】任永杰.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探讨[EB/ OL].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 垃圾短信、黑客攻击等现象逐渐暴露出来,随 着移动应用带来便捷的同时,移动应用安全问 题也愈加的凸显出来,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人员 必须攻关的技术难点之一 同时随着移动信息 化运营的发展,及产业界研究的深入,用户对 移动安全的风险认识更加充分,己全面认识到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身份、设备、链路、数据、 应用及操作系统等引入的移动安全风险,认识 到移动信息化中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这直接推 2.4.4移动信息化中用户身份认证开始追求的 作者简介 胡彩云(1985),女,云南省昆明市人。学士 学位。现为云南云电同方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 统一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终端设备多样化是移动信息化带来的显 动用户在移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移动 安全的保障问题。企业移动应用安全呈现以下 趋势: 主要从事电力信息系统项目咨询工作。 著问题,现有的移动认证方式难以满足移动信 息化中用户身份认证追求的统一性、便利性和 安全性需求,这直接推动了身份认证设备和方 式的创新变革。 2.5移动支付方式将成为主流 作者单位 云南云电同方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06 2.4.1安全方案从功能单一性技术向融合型发 展。 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