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自相矛盾导学案金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自相矛盾导学案金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自相矛盾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3.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发挥想象,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成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提起成语,我想你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成语吧?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成语就出自古代典籍,比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自相矛盾》。(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释题)

2.简要介绍作者韩非子。(课件出示)

1、师:(左手拿钢笔,右手拿消字笔)孩子们,请大家看我手里的这支钢笔,写字特别的清晰,任凭什么样的消字笔都消不干净;我这只手里有一支消字笔,功能特别好,任凭什么笔写的字都能消得干干净净。

生:(七嘴八舌地议论)

2、师:聪明的同学马上就发现了我刚才那番话的毛病——自相矛盾,什么是“自相矛盾”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以前的一个学生马小虎胸前挂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小马虎,他一边哭一边说:“张老师,我又粗心大意了,同学们都笑话我……”大家愿不愿意帮助马小虎同学?

生:愿意!

2、师:请大家拿出《导学案》,看到第一题。哪位同学能又快又好的治好马小虎的病?

生1:“戳”是翘舌音。

生2:文中“矛盾”的“矛”没有草字头。

生3:文中“锐利”的“利”应该是“锋利”的“利”。 师:看来大家的医术都很高明,我替马小虎同学谢谢大家。 3、谁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一下第二题的三个词语? 生1:“夸口”是说大话的意思。

生2:“张口结舌”的意思是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生3:“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三、研习文本:

(一)、听录音,练习朗读

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听一下录音,比较一下录音读的和你读的有没有不同,并且思考《导学案》第三题的几个问题。

生:(用心聆听录音后自由练读)

(二)、分角色朗读师:录音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勇气和录音赛一赛?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引导学生做出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三)、分析课文内容

1、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师:(引导学生处理《导学案》中的第三题)请同学们分组思考一下《导案》第三题中的题目。

生:(分组讨论问题,派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四)提升认识: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对“自相矛盾”这个成语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那我们在说话或做事时有没有自相矛盾的现象?

生:(列举自己或同学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现象) 师: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还会让自己再自相矛盾吗? 生:(发表看法,表示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四、表演课本剧:

师:我知道咱班的同学不仅读书很棒,表演也很出色,听说有的同学还精心准备了

道具,愿不愿意上台来表演一下? 生:(分角色表演本剧) 师:(引导学生做出评价)

五、知识积累:

师:成语是我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瑰宝,它用简短的文字告诉了我们非常丰富的内涵,想要学好成语,需要平时用心积累。我这里准备了一些以“自”开头的成语,请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没见过的,你还能找出哪些以“自”开头的四字成语?(小黑板出示20个以“自”开头的四字成语)

生:(齐读后讨论成语的含义) 六、小结、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自相矛盾》则成语,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希望把这种学习的精神延续到课下,有没有信心?《导学案》第四题是自相矛盾的原文和作者韩子的简介,请大家课下认真阅读,并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另外,把你学习本文的收获写在《导学案》上。

教后记:

《自相矛盾》是一篇短小的成语故事,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成语的含义,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上,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学习热情很。说实话,我没有想到己的学生表演才能那么高,真的可以做小演员了!后来我引导学生积累成语,目的是让他们产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在《导学案》最后我又准备了韩非子的《难一》,目的是让五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一下文言文,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一点基础。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有一点多,有的环节进行得有点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调整一下时间安排。

附一:板书设计 相矛盾

矛 锐利 戳穿 ?

盾 坚固 戳不穿 附二:《自相矛盾》导学案 一、 争当“小神医”: 1、戳(cuō)

2、茅盾 楚国 锐力 买卖 二、解释词语的含义: 1、夸口: 2、张口结舌: 3、自相矛盾: 三、品读思考:

1、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3、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4、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为什么他会这样?这里的“张口结舌”还能换成别的词语吗?

5、那个人说话前后矛盾会造成什么后果? 四、拓展阅读:《韩非子·难一》 1、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 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2、原文:

楚人有鬻(yù,卖)盾与矛者,誉(称赞)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戳进)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不)能应也。

五、小小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寓言导入,激发兴趣。

激情导入,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让学生带着开头的激情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怎样去读好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还要教会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去理解寓言的大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