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图书馆》说课设计
先锋小学 :栾贵敏
一、教材分析:
《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的内容。在“小小图书馆”的情境中主要解决百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问题,它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做好铺垫。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十分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因此,如果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聪明、活泼,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参与精神,喜欢数学活动,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在研究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又有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来突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设计好各种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地学习。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书中的《小小图书馆》这一生活情景,又增加了“小医生”“帮小动物找车”等生动有趣的情境,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
中玩,从而感受数学的美,数学的乐,数学的无穷魅力。
2、 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我鼓励、尊重学生的思考,允许多种计算方法的存在,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互教互学互长,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提供思考讨论的平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合作交流,一是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的算法,二是小组同学一起 “帮小动物找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课堂评价,使评价成为推动教学的“加油站”。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教学中我注重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用一颗爱心使课堂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流程设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源泉。依据这节课的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首先,我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是否喜欢读书?通过评价自然地渗透情感教育。然后展示课件,图中的王阿姨在图书馆工作,她可忙了,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借书、还书,还要统计借书情况的数据的画面,创设到图书馆帮助王阿姨工作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勤于读书,乐于助人的品质。然后我引导学生利用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说:(1)故事书还剩多少本?(2)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3)儿童画报比故事书多了几本?等问题,我小结,给学生鼓励性评价,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结果是多少呢?首先让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本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讨论——发现”的过程,让学生有效的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建模的过程。这种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原因,首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故
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学生完成,全班交流。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利用学具进行自主探索,使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得以巩固。
2.请你当当森林医生,给大树伯伯治治病。(治好后大树伯伯露出了笑脸) (设计意图:通过把竖式计算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以错误的形式留给学生,给他们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
3、看,你们这些小医生帮大树伯伯治好了病,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今天它们特意来邀请我们去郊外游玩,不过要请你们帮忙“对号入车”哦。(每个小动物身上都有一个算式,车上贴有一个数。) 4(爱心小行动)学生给小动物找车,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只要车上的数字卡片和小动物手上的算式得数相同,小动物就可以乘车回家了。这一开放有趣的练习不仅使计算方法得到灵活运用,同时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四)愉快地与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最后提出希望,愿每一个小朋友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在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掀起了高潮,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情绪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唤起了学生对下一次数学课的企盼。
纵观全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