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斜爱 掳 V_01.Nl03. March 2009 LIBERAL ARTS FANS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郝春景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东苑小学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平等和 谐的教学氛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 的习惯.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氛围;创新;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 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3—0151—01 首先.抓住课题质疑。根据他们在本课中想知道什么,想学 些什么,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我在 课堂上灵活地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适时解决重难点,让 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满足欲望,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其次.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如本文是 谁写的?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先写什 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都能够回答,说明学生的 阅读能力不错了;如果不能回答,还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 学语文是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 础的一门重要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 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呢?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创新,才能顺利地应 对新的挑战.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 尝试: 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一、决.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 第三.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告诉学生文章中 哪些地方的词语和句子是关键词句。比如描写事物的定语和动 作的状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尤其 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议论文 过渡的段落等。对这些重点词句,要认真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第四,要教给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好的语文课, 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 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 生可以有的放矢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 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 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中学习,老师只在学生思 主导,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 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亲切、宽松、和谐的教学民主气氛,使学生心 情舒畅.思维活跃,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学生只有“亲其师”才 会“信其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就能获取自信和力量。教 师的亲切是来自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内心感情的自然 流露。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 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备课时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 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教 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学过程要实 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 生调适,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卖弄学问”的倾 向。善于营造情境、利用情境、促变情境,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 境机制:树立“双主体”观念,提倡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 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把自己当作学 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 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加以点拨,方法欠妥时给予指 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效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自主求 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民主和谐。教学 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激发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 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 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再者,不强迫 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往往也是独到的,便于 孩子理解的。宽松与和谐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与合作。宽 松与和谐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宽松和谐还表现在教师对每个学 生的人格、特长及思维方式的尊重,以平等心态善待每个学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民主的学习气氛中把学习当作自己必须 高度负责的事,才能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其学习的自发性、积极 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兴趣能使学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 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把枯燥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如何 让学生把学习语文看成快乐的享受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 计好课堂,要有一个好的导入。好的导人就像唱戏的开锣鼓,未 开场先叫座儿,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 欲,渲染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先让学 生们动手画春、夏、秋、冬时的树,让他们了解一年四季树都有什 么变化,以此来引入课题,用这样的开头方式来吸引学生,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渲染课堂气氛。为整堂课设定下一个 良好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环节如:学完课文后让学生 做小导游,向别人介绍小兴安岭。此时课堂活跃起来,学生都争 着做导游,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还训练了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有趣。 总之,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给足学生学习民主权;创新课堂提问设计、给足学生独 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 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 教师的角度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那 立思考的自由;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问和空 间;激发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 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我在教学设计上打破老师早 就设计好固定的教学模式圈让学生钻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尊 重学生 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 合自己的方法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才真正符合课改精神,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