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引导式教育在偏瘫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引导式教育在偏瘫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400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December 2007。Vo1.22 No.6 引导式教育在成人偏瘫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郭铁成,岳翔,夏燕萍,孟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偏瘫成人应用引导式教育(CE)训练的疗效。方法:脑损伤致偏瘫患者l2例,均接受CE治疗。 每日的功能活动训练与程序按CE的原理设计和实施。每天1次,共4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ADL 分别按Ashworth评分法、运动评定量表(MAS)及Barther(BI)指数进行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shworth、MAS及 BI评分,l2例患者均明显提高(P<0.05,0.01)。此外患者的运动及躯体、姿势控制意识和与人交流意识亦有所增 强。结论;CE对于成人偏瘫具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1引导式教育;偏瘫;功能活动 【中图分类号1 R49;R651.15;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1001—2001(2007)06-0400-03 Conductive Education Approach for the Retraining of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Adult Hemiplegic Patients GU0 Tie— cheng,YUE Xiang,xIA Yah—ping,et a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ngji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China [Abstractl Objective:To describe a pilot conductive education(CE)princip1es-bas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set up by the authors for adult hemiplegic patients and to report its effectiveness.Methods:Twelve hemiplegic patients caused b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r stroke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All the patients followed a highly structured daily session which included task series such as hand task series and sit—to—stand series.All involved a functiona1 task such as practicing eating,drinking and putting on socks.The muscle ton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the motor functions and dependence were evaluated with Ashworth Scale,Motor Assessment Scale and Barthelindex,respectively at admission and one month after entry to the program.Results:As indicated by the standardized evaluation,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as achieved in muscle tone(decreased from 2.75±1.14 to 1.83±0.72 in biceps,P<0.05,and from 3.17±0.83 to 1.67土0.65 in quadriceps,P<0.01),performance of motor skills(increased from 30.4±9.2 to 38.3±9.8,P<0.05)and funetiona1 activities(increased from 30.9±4.9 to 52.3土l6.3,P<0.01)was found.It was also found that al1 patients developed greater awareness of quality of movement as well as posture contro1.Conclusion:The CE approach is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the retraining of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hemiplegic patients an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xisting approaches. [Key wordsl conductive education;hemiplegia;functional performance 脑卒中和脑外伤致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种类繁 多口 ],均不同程度解决或改善患者的部分功能,但不 1资料与方法 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充分调动和利用患者的 1.1 一般资料经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及脑外 主观能动性,各个治疗师之间难于相互协调等,妨碍疗 伤偏瘫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24—6O岁,平均 效的进一步提高。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ea— (41.64-12.4)岁;脑外伤4例,脑卒中8例;左侧偏瘫 tion,CE)是一个全新体系_4]。其对患者的处理,不是 7例,右侧5例;病程2周~12个月;患者均无接受性 由多个治疗师分头进行,而是由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 失语,能理解指令,配合治疗。 身的引导员(conductor)进行。引导式教育强调患者 1.2方法①使用的器具:包括梯背椅,供患者抓握 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参与,强调功能性活动及言语在 以支撑行走;木条床,供患者坐于其前抓握和进行 功能训练中的作用。CE在成人偏瘫方面的应用,国 活动;木棒、水杯、皮球等,用于做各种不同类型的活 外报道很少[5],国内尚未见有关文献,本文将我科开办 动。②CE:12例患者均安排由2位经过CE培训的治 的成人偏瘫CE项目及其疗效作一报道。 疗师(分别担任第一和第二引导员)带领下进行。第一 引导员引导患者进行功能活动,将各种功能活动分解 【收稿日期】2007—11—3O 为一个一个小的步骤,然后再一步一步训练[6]。以手 【作者简介】郭铁成(1962一),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神经康复和电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功能活动为例,患者用杯子喝水可以分解为双足平放 中国康复·2007年l2月·第22卷第6期 于地面,身体坐直;伸直上肢,抓住水杯;弯曲肘部将杯 子送到嘴边。训练中充分利用言语对运动的调节作 用,由第一引导员根据要做的动作有节奏地给出指 令,并要求患者跟着复述,边说边做动作 ],此即所谓 的节律性意向(rhythmical intention);第二引导员则 起协助作用,必要时手把手帮助活动有困难的患者。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并指导其掌握正确的训练方 法,在家或病房中继续进行训练。治疗均每天1次。 1.3评定指标①肌肉张力评定:采用Ashworth评 分法 对上肢肱二头肌和下肢股四头肌张力进行评 定。②运动功能评定:采用Carr和Sheperd编制的运 动评定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_g 评定。 ③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l8 进行。 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采用 ± 表示,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周时,12例患者即显示出积极主动的参与 意识和进行活动的愿望,其姿势与躯体、运动控制 意识亦改善,患者间及与家属间均有较活跃的交流。 治疗4周后,12例患者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 较均显著降低,MAS及RI评分均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12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s Ashworth 时间… ———_———————————————一肱二头肌 股四头肌  MAS BI 治疗前 2.75士1.14 3.17士0.83 30.4±9.2 30.9±4.9 治疗后 1.834-0.72 ̄1.67±0.65 ̄38.3土9.8 52.3±16.3② 与治疗前比较①P<O.05,②P<O.01 3讨论 脑损伤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中多以神经发育学和 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如Bobath、Kabat、Vojta疗 法、运动再学习疗法等口 ,均具有治疗着眼于偏瘫侧 的特点。治疗时OT,PT及ST分别进行,各有侧重 点,且活动是按约定进行,与实际生活间甚少联系,疗 效取决于治疗师等。CE的特点,在于其以一个一专 多能的引导员取代以往的多个专业人员。根据Cot- tonl_】 的意见,引导员除了解医学知识外,还有教育、 心理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总体 负责几个方面:①对患者的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与治疗 小组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定。②安排患者全天的治疗 活动与活动节奏。③指导小组治疗。④制定活动系 列。⑤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这有利于排除患者每天 到不同部门进行治疗和面对不同治疗师各不相同甚至 是相互矛盾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积极参与与合作,提高 疗效。本文患者治疗后MAs与BI评分显著提高,证 401 明CE在成人偏瘫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与传统的一对一治疗方式相比,小组治疗是CE 的又一个特点,具有很多优点:Pothuma_1 认为,通过 小组活动,患者可以分享信息,获得希望,分担困难,互 相帮助,互相模仿和学习,发展新的行为,获得归属感; Cotton等口1]认为,小组能提高患者主动性,对患者的 学习与训练起到刺激与激励作用,促进运动技能的学 习,增强社会交往活动与能力。这是传统治疗无法达 到的。本文患者及其家属间的相互交谈与态度在CE 治疗1周时即已出现积极转变。 言语对人类的动作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已为许多 研究证实=1引。Chanl_1 指出,节律性意向的作用使患 者通过语言把运动与思维联系起来,并将思想转变为 运动,促进运动的再学习;通过有节奏的言语复述给患 者一个时间上的感觉,有助于发展其运动的节律性;增 强听觉反馈;有助于小组内的行动一致,加强协调;排 除干扰,使注意力集中。上述各项均有利于创造一个 良好的治疗环境与氛围,能较好促进患者参与程度与 获取效果。本文节律性意向的使用已达到上述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充分发挥节律性意向作用时,患者必须 理解引导员的指令,否则将影响其效用。 脑损伤患者所丧失的是其曾经具备的功能,康复 治疗的目的即是训练患者再次学会行使这些功能。根 据学习的原理,训练中应采用小步子的原则方能获得 好的效果。CE中的活动系列(task series)正是根据 这一原理所设计的l_】 。因此CE理应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本文的结果已初步显示这种苗头。 值得提出的是,按CE的要求,治疗小组应根据患 者的年龄、病程和功能等进行组合,以保持其同一 性l_1 ,但因条件所限,本文未考虑这一点,从结果观 察,效果尚可;此外在CE的发源地匈牙利,引导员是 项专门职业,经过4年的正规大学教育获取文凭后 上岗u 。而我国目前还无此职业及其专门培训机构。 现有的从事引,导式教育的工作人员均为在职的康复治 疗师经过CE短期培训后上岗,但实践证明也是行之 有效的。由于本文样本量小,结论是初步的,还需进行 大样本量的应用观察。至于CE联合其它方法应用的 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利平,焦伟国,刘立民,等.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 法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疗效比较I-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 践,2005,l1(6):461~462. E2]郑舒畅,朱士文,李义召,等.早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 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I-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l1 (6):463—464. 402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December 2007,Vo1.22 No.6 [3] 梁光霞,张向辉,史红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 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3):68—69. [4] HARI M,AK0S K.Conductive Education rM].Lon— don:Routledge,1988.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r J].Phys Ther (SO190—60l1),1985,65(2):l75一l8O. [10]南登昆,郭正成,译.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第3版.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r 1 1]C0TT0N E,KINSMAN R.Conductive Education for -Is] H0WARD R,VERRIER M.Conductive Education Ap— proach for Retraining Motor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Adult Hemiplegia[M].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 stone,l983. Long—standing Hemiparesis:Case Studiesl,J].Physiother Can(S0007—4470),l989,4l(4):204~208. [1 2]POTHUMA BW.Small Group in Therapy Settings:Process and Leadershipl,M].Boston:College-Hill Press,1989. -[13]JERNQVIST I .The Use of Speech Regulation of Motor Acts in Conductive Education.In Tatlow A.(ed).The veness and Expecta— [6] ()DMAN PE,OBERG BE.Effectitions of Intensive Training:A Comparison between Child and Youth Rehabilitation and Conductive Education[J_. Disabi1 Rehabi1(S0003—9993),2006,28(9):56l~567. Hong Kong Conductive Education Source BookI-M].Hong Kong:Star View Design&Printing Co.Ltd.。1993. I-7] 黄霞,黄惠芹.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I-J]. 中国康复,2004,l9(6):353—354. '114]CHAN E.Observation of the Different Uses of Rhythmical Intention at the Peto Institute.In Tatlow A(ed).The Hong I-8]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I-M].北京:华 夏出版社,1996. Kong onductCive education Source BookI-M].Hong Kong: Star View Design&Printing Co Ltd.。1993. [9] CARR J,SHEPERD R.Investigation of a New Motor 经验交流· 骶管注射与银质针软组织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韩真,杨晓颜,李曦光,王明俊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科,南京210008) 【关键词】骶管注射;银质针;软组织松解;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1 R49;R 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i001—2001(2007)06—0402—0l 2004年5月一2006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92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标_】],CT或MRI检查确诊,男 55例,女37例;年龄22—67岁,平均46.2岁;病程1周一2年, 平均3.2个月;突出部位为 —s ;排除外椎管狭窄,脊柱结 核、肿瘤、椎间盘突出物为巨大型及钙化的患者;92例分为A、B 3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腰椎功能评分¨9],包括自觉症状(腰 及下肢痛、麻木,步行能力)、临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感觉,肌 力)、日常生活动作(睡觉翻身、站立、洗脸、弯腰、持重物或上 举)等项目,总分29分。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 均有显著提高(P<0.01);与A、B组比较,c组提高最显著 (P<0.01);A、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给药可产生“液体解剖”“液压分 离髓核与分离神经根粘连”的效应[3]。利多卡因可阻断痛觉的 传导与产生,使神经纤维兴奋域增加,动作电位降低,传导速度 减慢,缓解腰肌痉挛;地塞米松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 组各3O例,c组32例,3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 意义。治疗方法①A组骶管注射: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下,屈髋 屈膝,触及骶骨角呈“V”形凹陷,即骶管裂孔,局部麻醉后针头 前倾3O一45。经骶管裂孔进针,有落空感回抽无血或积液时注 入1 ml空气无阻力,缓慢推注2 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 5 mg,VBl2i000 g及生理盐水20—30 ml的配制液,每周2次。 ②B组银质针针刺:一般布针区域有髂后上棘内侧缘与髂嵴后 1/3肌附着处、 —sz棘突旁椎板处、骶骨背面沿棘突旁、臀中 小肌、髂胫柬髂骨翼附着处、髂后下棘与骶髂关节外缘及腰臀 部压痛点等,共2O一3O枚针,针距1.5 cm,分2行,每次治疗选 神经根水肿,防止粘连,消除炎症;维生素B。z可促进神经纤维 的再生与修复,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银质针软组织松解主要 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腰骶、臀、腿痛或表现为下肢典 型的“坐骨神经痛”[4],通过针刺和艾球的温热效应,增加局部 血供,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肌细胞再生。本文c组患者 骶管注射与银质针软组织松解两者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择2—3个区域,在无菌操作下于每个进针点用1 利多卡因皮 内注射形成皮丘,选择长度合适的银质针刺入皮丘,对准深层 病变处作直或斜刺直达骨膜附着处(压痛点),有较强酸沉胀麻 达到本标兼治,从而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 [2]余维豪,霍速.介绍一种腰椎功能评定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1998,13(5):214—215. 针感,进针完毕后针间铺上隔热布条,在针炳各插上1.5 cm的 艾球点燃至燃尽,冷却后起针,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每周1 次。③c组:综合A、B组治疗方法。 【收稿日期1 2007—08—30 【作者简介】韩真(1972一),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康复方面 的研究。 [3]沈克菲.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 王福根.银质针疗法在临床疼痛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 杂志,2003,9(3):173—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