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 从选留优良种墩、择田整地、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除杂定苗、田水管理、病虫草害的无害化控制、适期采收、老茭墩管理等方面介绍高山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从而为生产无公害高山茭白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高山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茭白属禾本科植物,别名茭瓜、茭笋、蒿芭等。在浙江省泰顺县高山栽培面积约有133.33hm2。品种可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高山茭白一般选择在泰顺县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水稻田或冷水田种植,夏秋季平均气温比平原地区低4~6℃,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高山茭白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平原地区也有较大的差别,二化螟的危害较轻,而锈病、纹枯病的发生相对较重。因此,针对高山茭白的生产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生产出无公害高山茭白。
1选留优良种墩
高山栽培茭白品种以单季茭为主,主要有吴岭茭白、孔丘茭白、一点红茭白和象牙茭等品种;如选用双季茭,要求是夏茭迟熟秋茭早熟的品种,如鄂茭二号、浙茭二号、梭子茭等。要求生长整齐,结茭早,菱形整齐,孕茭节位低,成熟一致,茭白白嫩粗壮,无雄茭和灰茭、无病虫危害的茭墩为种墩,并做好标记,在采茭结束后离地面高度20cm处割去老叶,以利抽生新叶。春季抽青后施好壮秧肥,一般施尿素150kg/hm2。
2择田整地
茭白是耗肥量很大的水生蔬菜,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块。一般在定植前15d,施腐熟有机肥45t/hm2作为基肥,深翻土壤,整细耙平,筑好田埂;冷水田应开好冷水排放沟;保持田水深2~3cm。定植前3~4d再施茭白专用复合肥750kg/hm2、硫酸锌15kg/hm2,施后翻耕耙平。
3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高山茭白一般以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前定植为主,也有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的。10月中旬,在选留好的优质种墩上,挖取健壮老茎苗,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一墩,留苗3~4株,采用宽窄行定植法,宽行行距1.1m,窄行行距60cm,株距45cm,栽植2.55~3.00万墩/hm2。定植时,以分蘖苗基部入泥深2cm为宜。春季定植可以使用老茎苗,也可用游茭苗。如使用游茭苗做种苗,必须保证周边没有雄茭和灰茭植株,苗高不超过40cm,每株苗以3苗为宜。
4平衡施肥
据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测定,一般一季茭白需纯氮450 kg/hm2、五氧化二磷180kg/hm2和氧化钾225kg/hm2。应根据土壤肥力不同,进行合理配比,做到平衡施肥。山区田块,土壤含钾较低,保肥性能也较差,以早熟高效为栽培目的的高山茭白,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受茭白自身营养个体、环境气候条件、黑粉菌生长发育和不同肥料种类的影响,其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也有较大的变化,特别体现在孕茭肥的使用技术上。施肥过重、过迟和偏施氮肥会导致茭白贪青徒长,病虫害加重,结茭推迟;供肥不足,会导致茭白营养个体较小,结茭瘦小,品质较差。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做到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追肥在谷雨前后,施茭白专用复合肥600kg/hm2或碳铵750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25kg/hm2,以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
5除杂定苗,科学管理
高山上春季气温较低,茭白抽青或栽后要灌水保温活棵,严防冻害,促进早发,一般水层保持在3~5cm左右。老茭白在清明前除杂定苗,保持健壮苗12~15万株/hm2,新栽田栽后15d,即茭白抽青成活后,结合追肥、耘田、除杂,促进早发。一般5月中旬到达分蘖高峰,此后必须进行控制无效分蘖苗,除掉在后期抽生的幼弱分蘖苗及植株下部的老黄叶,并踩入泥中。单季茭每墩控制在5~7苗左右,双季茭每墩控制在15苗左右。在控苗技术上,采用先搁田后灌深水的办法。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搁田,搁田程度以田开细裂为宜。搁田后,马上灌水深10~16cm控蘖。7月上旬后期加深水位至17~25cm。活水串灌,降温促进孕茭,深水护茭。
6田水管理
茭白在不同生育期对水位要求不同,但整个生长季节不能缺水断水,在分蘖前期保持3~5cm的浅水位,以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在分蘖后期,水位加深至10~12cm,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孕茭期保持15cm左右的深水位,有降温促进孕茭和护茭作用。使用除草剂和施肥后,田间只能保持2~3cm的浅水位,2d后逐渐恢复水位。在任何情况下,水位都不能超过“茭白眼”,遇大雨时要及时进行排水。
7病虫草害的无害化控制
(1)杂草控制。茭白作为宽行作物,并且一直以湿地为主,十分有利于杂草的生长,特别对水生和湿生杂草繁殖尤为有利。危害茭白的杂草包括禾本科、莎草科、阔叶杂草等,具体为稗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莎草、牛毛毡、节节菜等。控制以上杂草除了耘田外,还可用以下方法加以控制:①茭田养鸭。此方法对茭白杂草的控制可达到干净彻底的程度,并且具有减轻病虫害及肥田的作用。一般6月中旬将家养15d以上的鸭子以150~225只/hm2密度放养,鸭子品种以本地抗性强的水鸭为好,并做好鸭子的防疫。②化学除草。除草剂选用对人畜低毒、对环境污染轻的种类,一般在杂草萌芽时,选用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375g/hm2加50%乙草胺乳油1 500mL/hm2,对水525kg,拌肥、喷雾或撒施,也可在定植后1周用草克星300g/hm2或在返青后用72%都尔乳油225mL/hm2拌细土撒施。用药后注意保水2~3d。
(2)病害控制。高山茭白生长期间,病害主要有茭白锈病和纹枯病。纹枯病通过间苗定苗、增施钾肥、增加通风透光得到控制;锈病作为危害高山茭白的主要病害,从5月下旬至7月份,在山区高温高湿条件下,危害特别严重,除了加强肥水等栽培管理措施外,药剂防治做到抓准抓早,防治时间提前到5月20日前,与防治一代螟虫一起进行。药剂可选用25%茭锈清(如使用酮要注意孕茭期)加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入梅前抓晴天防治1次,发病田块每隔7~10d喷防1次,连续2次,连阴雨天抓晴防治,进入7月份(孕茭期),禁用杀菌剂防病。
(3)虫害控制。高山茭白虫害主要为长绿飞虱、稻飞虱和二化螟。二化螟在彻底抓好一代防治后,二代、三代基本不用防治。在高山环境下,二化螟一般5月15日左右开始孵化,比平原推迟10d左右。因此,防治适期掌握在5月15~
20日,药剂可选用锐劲特或植物源杀虫剂绿浪或苦参碱,用量各为750mL/hm2加水600~750kg喷雾。长绿飞虱在高山环境下有2个发生高峰。第一个高峰在7月15日前后,第二个高峰在8月15日前后。在防治上,一代长绿飞虱和稻飞虱可与一代螟虫一起防治。第二代防治适期在7月15~20日,药剂选用10%吡虫啉(一遍净)2 000倍液或扑虱灵1 000倍液,一般不选用对寄生蜂毒性较高的锐劲特。第三代长绿飞虱,因为进入采茭期,可不作防治。
8适期采收
茭白的一侧开裂时标志茭白成熟,是采收适期。不开裂则太嫩,影响产量,开裂大了,茭肉见光变青,影响商品性。采收时应保留2~3片叶包住茭肉,长度一般在26cm以内,因茭肉的长短而异。尾部薹管(茭把)和首部多余叶鞘、叶片一并剪除。
9老茭墩管理
茭白采收结束,应加强茭墩管理,为翌年早发高产打下基础。①将雄茭和灰茭茭墩全部挖除。②11月份应将老茭墩枯桩、枯叶齐泥割除,田外烧毁,可杀死病虫,促进早发壮苗。③冬季一定要保持田间湿润。④撒施人畜粪肥75t/hm2。⑤老茭墩上的新生茭苗多达80~100个,因此必须进行疏苗,一般在苗期高20cm时进行,清除弱苗和生长拥挤苗,每墩留苗20根,并注意查缺补苗。对于缺墩的要分切萌发的新苗补上。⑥除草时可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使分蘖散开,改善营养状况,将茭墩周围游茭铲除。⑦由于老茎基部高于新栽苗,所以翌年孕茭期水位要加深至15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