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13、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应用) ①正确的的选材(豌豆);
②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 ③统计学应用; ④科学的实验程序 。 【巩固训练】
1、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 A.正交实验 B.反交实验 C.自交实验 D.测交实验
2、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测交实验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4、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了解)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 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巩固训练】
1、科学家对人群的某一基因位点进行调查,发现等位基因A对基因a为显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A与Aa表现型相同 B.Aa与aa表现型一定相同 C.基因A由基因a突变产生 D.纯合体aa一定会导致遗传病 2、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直毛与卷毛 B.人的酒窝与雀斑
C.西瓜的红瓤与黑色种皮 D.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
15、遗传的分离定律(应用)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I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解)
①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图解见课本P10 规律:F2: 黄圆 : 黄皱 :绿圆 :绿皱=9:3:3:1 四种表现型:黄圆 : 黄皱 :绿圆 :绿皱
九种基因型: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 (黄皱)
1yyRR 2yyRr (绿圆) 1yyrr (绿皱)
在每一种表现型中均有一个纯合体,共有4个纯合体,4个双杂合体,8个单杂合体;且黄皱和绿圆是新组合类型占6/16;纯合体占F2中4/16 ②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巩固训练】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D.①是黄色皱粒,④是绿色皱粒
2、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对白花显性。现有两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杂交,其后代红花与白花的比例可能是( )
A.2:1 B.3:1 C.4:1 D.8:1
3、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一株黄色非糯的玉米自交,子代中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
A.yybb B.YYBB C.Yybb D.YYbb
4、豌豆圆粒(R)对皱缩(r)为显性,孟德尔将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皱缩豌豆,说明( ) A.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用于自交的圆粒豌豆为杂合子
C.自交后代出现的皱缩豌豆为杂合子 D.自交后代中圆粒:皱缩的比例应为l:3
5、番茄中,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从图6可推出,Ⅰ的表现型为( )
A.缺刻叶紫茎 B.缺刻叶绿茎 C.马铃薯叶紫茎 D.马铃薯叶绿茎
6、西葫芦果皮黄色 (Y)对绿色(y)为显性。若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WwYy 的个体与wwyy 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7、番茄高蔓(H)对矮蔓(h)显性,红色果实(R)对黄色果实(r)显性,这两对基因遗传。纯合高蔓红果番茄和矮蔓黄果番茄杂交,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其基因型及比例为( )
A.HHrr,1/16 B.Hhrr,1/8 C.hhRR,1/16 D.hhrr,1/8
17、基因对性状控制(理解)
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病;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注: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的着生物体的性状。 【巩固训练】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右图为该病病因的图解。根据此图可知( ) 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不会改变
C.生物的性状不由基因决定 D.生物的性状与DNA碱基序列无关 2、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C.性状由基因决定 D.基因不能决定性状 3、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见图11,据图判断( )
A.酶①参与黑色素的合成 B.黑色素的合成只与酶②有关
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18、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了解)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DNA的载体。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